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血液动力学及BIS的影响

戚志超;吴论;刘志群;郭能起;郑伟

关键词: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血液动力学, 脑电双频谱指数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对血液动力学和BIS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1、R2、R3、R4组)即0 ng/mL、1 ng/mL、2 ng/mL、3 ng/mL、4 ng/mL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从1μg/mL开始,每2min观察一次OAA/S评分,如OAA/S评分未达到0分,则每次将丙泊酚浓度增加1μg/mL;当病人OAA/S评分达0级时,则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完成气管插管.结果 麻醉诱导后,各组病人的MAP均降低,R0、R1和R2三组病人在气管插管后MAP升高,其升高幅度较R3和R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病人的HR在气管插管后均增快,R0、R1和R2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BIS值随OAA/S评分降低而降低,气管插管后R0、R1和R2组BIS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而以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 ng/mL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稳定.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麻醉前采用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照组注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输液后MAP和CVP均较输液前升高,且CV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液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行老年脊柱手术,有助于改善血液动力学,对凝血功能无抑制作用.

    作者:欧阳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7例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透析前后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及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23例)与非左心室肥厚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透析后左心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高容量负荷、高血压、贫血、透析是否充分及营养不良情况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容量负荷(β=1.624,OR=5.073)、贫血(β=1.519,OR=4.568)、透析不充分(β=1.213,OR=3.364)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容量负荷、贫血、透析不充分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进行早期的预防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凌志雄;刘肖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6例缺失后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翻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不翻瓣口腔种植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术后种植体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及药物应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不翻瓣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以及缩短用药时间.

    作者:胡秋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照射区,执行同期小野加量治疗,第二段计划只针对肿瘤区进行缩野推量.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用一例鼻咽癌病例做演示.结果 对于鼻咽癌,分段优化方法的调强计划设计相对传统同期小野加量调强计划设计可以提高高危区和预防区单次剂量,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少重要器官受量,同时减少计划投射跳数.结论 分段优化方法可以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应用.

    作者:袁军;郭海亮;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DR双能量减影检查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在肋骨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和DR双能量减影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DR双能量减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为1.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肋骨骨折临床中,相比DR双能量减影检查,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误诊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121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12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61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6%、78.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病程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高,病程及退热时间短,复发频率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汉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RARβ和Nur77相互调控在芬维A胺及HDACi抗肝癌中的作用

    目的 前期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 Scriptaid、TSA分别联合芬维A胺能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RARβ和Nur77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探讨RARβ和Nur77在芬维A胺及HDACi对肝癌作用中的相互调控.方法 利用RNA干扰技术人为敲低肝癌细胞Huh-7 RARβ或Nur77基因表达,用芬维A胺(10μM)、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μM)、TSA(1μM)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ur77 mRNA及RARβ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人为敲低RARβ基因表达,对HDACi及芬维A胺处理Huh-7细胞后Nur77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同样,人为敲低Nur77基因表达,对HDACi及芬维A胺处理Huh-7细胞后RARβ mRNA表达亦无影响(P>0.05).结论 在HDACi及芬维A胺对肝癌细胞作用中,未发现RARβ和Nur77之间存在基因转录水平的相互调控.

    作者:杨辉;吴小琴;钟赟;魏宜胜;苏杭;丁元伟;林漫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顺行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复杂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干复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肱骨干复杂型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实验组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实验组的并发症总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NEER评定后,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骨干复杂型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相比较,顺行交锁髓内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巫培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镜检查在接触性出血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在接触性出血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行阴道镜检查、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病史的308例患者的阴道镜、细胞学、阴道镜定位下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08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假阳性率14.3%,假阴性率16.9%;阴道镜检查假阳性率13.5%,假阴性率10.3%;细胞学与阴道镜结果比较,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者135例,符合率为88.2%.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提高接触性阴道出血宫颈病变检出率中有重要价值,效果优于细胞学检查.

    作者:王焕;李文薇;刘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前后物品重复处理消毒所需时间和器械损耗率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前,复用性器械重复处理消毒环节需要的时间为(41.37±4.28)min,物品重复处理损坏率降为52次,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后复用性器械重复处理消毒环节需要的时间为(9.33±2.25) min,物品重复处理损坏率降为26次,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合理使用电子热力恒温水箱,能加速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循环速度,减少器械损耗.

    作者:郭丽琼;孙佩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SCT诊断成人肠套叠3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患者CT检查资料.结果 小肠套叠8例,回盲部套叠10例,结肠套叠14例.31例为顺行性肠套叠,1例为复杂性小肠逆套叠.32例手术发现原发病灶,良性病变15例(46.9%),恶性病变17例(53.1%),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为37.5% (12/32).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明确诊断成人肠套叠,对成人肠套叠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王承光;冉慕光;陈建初;邓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调理体质对痰湿质青春期PCOS患者BMI及睾酮改变的分析

    目的 探讨调理体质对痰湿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指标的改变.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40例青春期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健脾燥湿化痰法调理体质组(二陈汤+穴位按摩+达英-35),对照组仅采用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睾酮(T)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BMI、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调理体质纠正偏颇体质,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法,运用二陈汤及“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位按摩治疗痰湿体质青春期PCOS患者,可以使机体恢复到阴阳气血平和状况,有效改善痰湿体质青春期PCOS患者月经及内分泌紊乱,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降低远期并发症的目的,且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且廉价.

    作者:李倩;谈海东;余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枢重症并发肺部感染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或脑卒中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中枢重症患者30例,分析与总结他们各自患肺部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治疗经验.结果 30例患者除2例死亡外(死亡原因系颅内感染),均临床治愈.结论 中枢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早期预防及早期干预可以治愈.

    作者:张继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山市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为探索出生缺陷一级干预中宣传教育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3年中山市户籍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的待孕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1 025个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出生缺陷预防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如“女性佳生育年龄”、“第1胎孩子有出生缺陷,第2胎是否有必要做产前诊断”等.但是对一些较为专业的优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如“正确补充叶酸”等.绝大多数待孕者希望得到优生知识,获取途径以通过医生获取比率高,不同文化程度者所需求的优生知识内容随文化程度的上升而增加.结论 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达不到中山市制定的干预目标(待孕夫妇优生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有少数人存在迷信思想.针对不同优生知识内容、不同对象,开展多元化的优生教育,使人们知道出生缺陷的危害,从而主动参与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桂珍;熊付兴;史妙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rPA组和UK组各32例,分别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和尿激酶(UK)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开通率和死亡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PA组患者在溶栓60 min、90 min、120 min内的血管开通率显著多于UK组患者,P<0.05; rPA组患者无死亡病例,UK组死亡率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低于UK组,P<0.05; rPA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UK组患者34.37%,P<0.05.结论 r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血管开通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吉伟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2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发病原因以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胃大部切除术功能性排空延迟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当中,经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之后,进行综合性非手术治疗,20患者均能够在术后32天左右恢复胃动力,2例患者疑似空肠周围出现粘连梗阻,再行手术,并进行剖腹检查,延迟25天左右恢复胃动力.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明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黛力新组(常规治疗加用黛力新)各59例,3月后复查肠镜,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黛力新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溃疡愈合率方面,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黛力新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炜;窦玉勤;朱丽群;霍晓灵;朱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围绝经期心血管疾病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19例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中选择与观察组同龄的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 219例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共44例(20.09%).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E2含量分别为(11.97±2.31) pmol/L和(44.92±3.76) p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并发1种、2种和3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之间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相关.

    作者:卞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睡眠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年龄>60岁的70例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病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定及影响原因分析.结果 70例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病人PSQI平均得分(9.34±2.98)分,睡眠不良者有54例,占总体的77.14%.组成PSQI量表7个因子,得分高的是睡眠效率(1.66±1.10)分,得分低的是催眠药物的应用(0.11±0.55)分.结论 老年性非急性期脑卒中住院病人睡眠不良发生率高,患者存在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等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应采取个性化、多元化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江婉明;雷丽芳;王妙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6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重症肺炎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评价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5.0%;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有15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9例患者有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在停止灌洗或暂停灌洗后自我恢复.结论 虽然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容易引发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是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情况,灵活使用肺泡灌洗.

    作者:胡华元;陈静波;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