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快速石蜡切片诊断在基层医院的术中应用

陈新妹;丘耿娴;周冠同;陈丽青;王龙英

关键词:超声快速石蜡切片, 快速诊断, 基层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快速石蜡切片诊断在基层医院的术中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超声快速石蜡切片诊断的340例标本.制片过程是固定、脱水兼透明、浸蜡、包埋,快速切片、烤片、染色、封闭,共需5 min左右.结果 恶性肿瘤检出157例,占46.2%(157/340),可疑7例,占2.1%(7/340),良性肿瘤176例,占51.8%(176/340).结论 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设备价格适中,满足了手术快速诊断(30~32分钟)要求和非手术病人急诊的需要,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截石位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膀胱截石位术后不良反应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室从2005年6月-2006年5月间45例膀胱截石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术后情况良好,没有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膀胱截石位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方金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靶控输注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ICU的联合应用

    目的 观察ICU病人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 (TCI )镇静时镇静深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的变化.探讨TCI和BIS是否适合国人ICU的镇静监测.方法 收集15例65~78岁的ICU危重病人,进行丙泊酚分步TCI镇静.靶浓度(Ct由0.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l,平衡15分钟后观察BIS、Ramsay评分.结果 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镇静时BIS随着Ct增加而下降.BIS与c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638.Ramsay评分与BI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60.Ramsay评分与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3(P<0.01).结论 TCI和BIS联合进行镇静可以体现监测的数字化、规范化.TCI和BIS联合进行镇静的实施和监测在国人ICU中使用证实有l临床意义.

    作者:邓丽冰;陈艳;谭锦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及其应用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图像配准原理,然后从图像特征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常用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后对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的研究难点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展望.

    作者:隋美蓉;胡俊峰;唐鹤云;巩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2月通过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病例分析.采用Sander分型法.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可塑形接骨板、植骨.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18.2(6~25)个月,按Maryland法评定,优10例(83.3%),良1例(8.35%),可1例(8.35%).优良率91.7%.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治疗,能大限度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术后配合合理康复锻炼,能使跟骨关节内骨折达到大的恢复.

    作者:康建华;黄崇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护理干预在肠道清洁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462例住院期间需行肠镜检查治疗患者纳入护理研究,随机分2组,干预组术前口服137.15 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术前口服137.15 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两组进行对比.术中观察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肠道清洁效果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间接有效地提高结肠镜检查的诊治率.

    作者:卢东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瘫康复病区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脑瘫康复病区院内感染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住院治疗且明确为院内感染的157例脑瘫惠儿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率为15.87%(157/989);157例院内感染脑瘫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占93.63%(147/157),其中细茵感染占71.43%(105/147),支原体感染占5.44%(8/147).消化道感染占6.37%(10/157).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90%(9/10);共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57例,占54.28%,按构成比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茵、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革兰氏阳性球茵(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占6.66%,革兰氏阴性球菌(卡他布兰汉茵)41例,占39.05%.药敏试验显示:复方新诺明对球茵的耐药率达100%;苯唑西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为100%,头孢噻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对卡他布兰汉茵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的敏感率达1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率达70%以上.氨苄西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达60%;头孢他定对铜绿假单胞茵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脑瘫康复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儿科病房,且以呼吸道感染占绝大多数,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茵占优势,卡他布兰汉茵为脑瘫康复病房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作者:钱旭光;林青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0例进展期胃癌术中缓释5-氟尿嘧啶腹腔化疗的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缓释5-氟尿嘧啶腹腔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手术中放置缓释5-氟尿嘧啶进行腹腔化疗.观察术后腹腔相关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例病人均无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裂开、早期肠粘连发生,无严重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不良和骨髓抑制发生,仅1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不良.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缓释5-氟尿嘧啶腹腔化疗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局部化疗方法.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范瑞强教授从肝论治带状疱疹经验

    范瑞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反复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认为应发挥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传统优势,从肝经论治,正本清源,疏肝理气,肝郁散湿热清瘀血得化,从而按治未病的理论有效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陈玉莲;范黎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8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63.79%,手术组有效率43.1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郑义亮;陈宇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后出血处理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术后出血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问在我院接受 PPH术的术后出血患者18例进行分析.总结PPH术后出血的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405例中术后18例发生出血,其中6例患者重新 用油纱布团填压:4例患者给予1:2 000肾上腺素冰盐水肛管、直肠内注入,局部使用太宁栓止血;3例患者重新检查吻合口,未见 活动性出血.故用纱布团压迫:3例患者出血部给予4号丝线缝扎止血;1例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的胃囊压迫直肠下段的吻合口止血; 1例患者在骶麻下间断缝合吻合口上下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一周.所有术后出血患者经处理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 临床应采用多种止 血方法.以达到准确、快速止血的目的 .

    作者:磨鹏诗;万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和现代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探讨,对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血液透析、高脂血症、营养支持等的研究.对AHNP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感染清除、引流方法等认识的进展,对提高AHNP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周有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注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 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 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

    作者:陈星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尿微量自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和尿微量白蛋白、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测定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产妇的血浆BN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压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浆BNP、UAER.、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产妇(P<0.05),血浆BNP与UAER(r=0.522)和收缩压(r=0.387)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NP可作为该类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

    作者:谢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美容教学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美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当今美容市场的需求,也是中医美容教育者应着力培养的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更适合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探究式思维教学法和科研思路训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已初步受到学生的赞誉,也为中医美容教学法的改革带来了经验和希望.

    作者:吴慧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项目实施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探索和体会

    目的 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积极发现治疗传染性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大限度地减少结核感染、发病和死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法 在总结阐述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自2002年在我市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结核病防治对策.结果 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我市结核病防治科共就诊各类疑似结核患者23 280例,登记活动性结核患者6 377例,其中痰茵阳性患者3 186例,DOTS覆盖率100%,2月末痰茵阴转率97.45%,正规服用药率98.5%,治愈率92%.综合医疗单位存在 漏诊漏转现象,督导质量不高,公众防病意识缺乏,流动人口增加、耐药、TB/HⅣ等,仍是影响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因素.结论 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是结核病防治的有效对策.

    作者:谢立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式选择

    目的 探讨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我院2003~2008年收治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150例.结果 单纯穿孔修补术86例,胃大部分切除(毕Ⅱ式)60例,溃疡穿孔修补+胃空肠吻合术4例.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黄楚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慈航散中士的宁含量

    目的 使用RP-HPLC测定制慈航散中士的宁含量.方法 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采用RP-HPLc方法.结果 加样回收率考察中平均回收率为97.94%,TSD=0.65%(n=6).结论 此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比较高.能够较好地测定士的宁含量.

    作者:麦少霞;蔡锡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拇指掌骨应力松驰实验研究

    研究拇指掌骨的应力松驰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粘弹性力学参数.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拇指掌骨以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应力松驰试验,得出了应力松驰实验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数据和曲线.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拇指掌骨的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张忠君;李鹏;马洪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横纹肌溶解症引起急性肾衰竭13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M)引起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RM-ARF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13例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均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Scr>177/μmol/L.给予综合治疗、血液透析、肢体筋膜切开减压术等治疗后,存活10例(76.92%),死亡3例(23.08%).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高钾血症1例.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血肌酐和血清酶恢复正常.结论 RM-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检测可提高RM并ARF诊断率;早期综合治疗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作者:甘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尾气中的残留含量

    目的 建立生产尾气中阿莫西林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用真空泵抽取尾气;以磷酸盐缓冲液(pH5.0)为吸收液;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nlln×4.6 ram,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5.0)-乙腈(96: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阿莫西林在0.215~1.07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低检测限为:0.05/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7.81%.结论 方法准确性好、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阿莫西林制剂生产排放尾气的监控.

    作者:毛秋兰;容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