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卵巢脓肿56例临床分析

赵建月

关键词:输卵管卵巢脓肿, 原因,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对56例输卵管卵巢脓肿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发病诱因、治疗及诊断.方法 本院1987年8月至2008年7月收治输卵管卵巢脓肿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均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输卵管卵巢脓肿.结论 输卵管卵巢脓肿(简称TOA)是盆腔炎严重的病理类型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TOA可为一侧或两侧病变,约半数是在可识别的急性盆腔炎初次发病后形成,另一部分是在慢性盆腔炎屡次急性发作期或重复感染而形成[1].根据症状及体征多数术前能确诊,少数被误诊为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结合患者做一些必要检查可以早发现,避免手术治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形态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CHF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

    作者:彭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本科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245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58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7.99%,发生阴道残端感染69例,切口愈合不良200例,泌尿道感染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53,呼吸道感染37例,不完全肠梗阻14例,慢性下腹疼痛164例.结论 对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原发疾病为肿瘤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患者,所以对待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原发疾病为肿瘤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庆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应用复合耳周带蒂软组织瓣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患者的护理

    目的 复合耳周带蒂软组织瓣在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了探讨修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笔者做了相关的总结.方法 对8例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在乳突根治术的同期采用耳后Palva瓣、带蒂颞肌筋膜瓣及外耳道皮瓣复合转移乳突术腔填塞术后行针对性的专科护理.结果 5耳获得干耳(62.5%),无死骨再形成;2耳(25%)症状改善,术腔仍有感染,局限肉芽组织生长,无死骨再形成;1耳(12.5%)术腔填塞筋膜局部坏死及局灶游离死骨形成,定期换药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治疗困难,应用耳周复合带蒂软组织瓣转移行术腔填塞术对解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水、死骨再形成等术腔问题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加强专科护理,落实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林海燕;陶朵;许耀东;刘和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大黄粉代替硫酸镁在中毒患者导泻中的临床观察

    导泻是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重要手.目前,大多还应用传统的硫酸镁导泻.但由于硫酸镁经肠道吸收易引起镁中毒,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自1998年以来本科急性中毒洗胃的患者部分采用生大黄粉用温开水融开后从胃管内注入,操作简单,导泻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丽;李永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病灶发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增强CT/MRI证实86例转移性肝癌的常规超声及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的声像学特点、对新发现的病灶部位、大小等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新发现病灶109个,其中位于膈下、肝圆韧带旁的新病灶36个,占39.2%;直径<10 mm的新病灶44个,占48%;转移性肝癌的特征性造影表现为团块周边门脉相环状增强.结论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可大大提高肝脏转移癌病灶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常规超声扫查盲区及直径<10 mm的病灶的检出有所助益,并可对患者的转归、进一步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

    作者:高传江;杨海云;罗葆明;李红;赵冬平;白洁茹;王玉玲;谢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选择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qn总疗程1年,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6~12个月后,TC、LDL-C、TG降低(P<0.05),HDL-C升高(P<0.01);颈动脉的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尤以12个月后改变显著(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减少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耿桂玲;李忠梅;李以菊;常玉婷;杨延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ET/CT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用18F-FDG-PET/CT评价的早期代谢疗效与常规CT评价的客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入组初治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 31例,行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在第一周期化疗前后行全身PET/CT检查,第二周期化疗后行胸部增强CT检查.按RECIST标准和Wolfgang的SUV值标准分别评价肿瘤客观疗效和代谢缓解率.将第一周期后的代谢缓解率分别与第一周期后和第二周期后的客观疗效进行统计比较,判断二者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 第一周期化疗后客观有效率为29.0%,代谢缓解率为58%,两者之间并无一致性(P<0.05).第二周期化疗后客观有效率为41.9%,与第一周期化疗后的代谢缓解率是一致的(P>0.05).结论 18F-FDG-PET/CT可以较早的,准确的评价NSCLC的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CT.

    作者:曹永新;彭玉龙;何国荣;黄连涛;罗小勇;庞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按年龄、症状、体征相似原则分别置于三个不同治疗组.第一组给予基础治疗即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静脉输入5~7 d后口服2~3个疗程.第二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空压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5~7 d.第三组给予第二组治疗的同时雾化吸入特布他林3~5 d.观察三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随访1个月,记录出院后咳嗽持续时间及病情反复情况.结果 在咳嗽好转、喘息消失时间、干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后咳嗽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湿哕音消失、出院1个月内再次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更好地改善咳喘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但能否远期控制病情反复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郝爱珍;张翠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在细菌培养条件不成熟时总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法 将11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观察组60例,给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400 mg/次,1次/d,7~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57例,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点滴,2 g/次,2次/d,7~14 d为一疗程,分别统计有效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89.9%、84.1%、P=0.001),两组的有效率差别不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2例(8.3%、3.5%);表现为恶心、腹胀、谷丙转氨酶增高,程度较轻,呈一过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慢性气管炎急性复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好可选择使用.

    作者:朵永寿;李松霞;张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症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治疗已成为趋势,但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时机仍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6年9月到2009年8月本院胆源性胰腺炎行LC治疗58例的临床资料,就病例的选择和手术时机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鼠关节组织硝酸、EDTA脱钙对石蜡制片的影响及比较

    骨组织脱钙技术是病理实验室常用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使难以切片或不能完整制片的骨或软骨组织达到完整制片的目的.适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技术的染色.大鼠关节组织制片的关键步骤是脱钙,其直接影响到制片的成败.现在大鼠关节组织石蜡制片实验中,分别用10%硝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复合液进行脱钙处理后,石蜡包埋、制片、染色.对用两种方法脱钙处理的大鼠关节组织石蜡制片后染色,镜下观察形态及着色效果.

    作者:王晓鸿;肖佐环;林宇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体外人血灌注猪肾的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试验研究

    目的 体外人血灌注猪肾,初步探讨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机理.方法 将猪肾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3例)采用猪自体血灌注,试验组分别采用人全血(2组,5例)、补体去活化人血(3组,5例)和去除天然抗体人血(4组,5例),灌注离体猪肾30 min,计算每5min肾血流率和肾血管阻力,灌注结束后肾组织样本行免疫组化病理检查.结果 2组猪肾出现HAR,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率下降,无泌尿.余三组猪肾未出现HAR,血管阻力及血流量维持稳定,持续有泌尿.结论 人血补体去活化或天然抗体廓清可避免灌注猪肾时的HAR.

    作者:熊大芾;贾英斌;关晓东;张百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穿心莲内酯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低氧可以诱发肺动脉高压,低氧环境下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导致的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发生的原因、进程、以及如何抑制平滑肌的增生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NF-κB为研究目标,采用药物干预及基因敲除策略证明了NF-κB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被活化,而且NF-κB的抑制剂-穿心莲内酯具有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导乐陪伴配合自控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分娩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自控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导乐陪伴和自控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87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条件相当的1084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自控腰硬膜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珂;陈妙霞;陈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长脉冲1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目的 探讨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85例,对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根据皮损的不同性质选定不同能量的光束进行照射,视情况重复治疗1~5次.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85例中,有效245例,有效率为85.9%,治愈153例,治愈率为53.7%,出现色素性改变52例(18.2%),均在数月至半年后恢复,遗留浅表性瘢痕10例(3.51%),增生性瘢痕2例(0.7%).结论 长脉冲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不稳定斑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VHP积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血流循环,且安全性好.

    作者:尤群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外侧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以及切口长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入路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志丹;吴春辉;肖彦燊;肖俊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2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访1~3年无复发、恶变,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定期观察5例.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作者:周全;李康;刘鲁东;卢洪凯;苏顺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微创小骨窗法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2~3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均在80%以上.随访6个月,ADL分级:Ⅱ级21例(32.81%),Ⅱ级24例(37.50%),Ⅲ级8例(12.50%),Ⅳ级2例(3.12%),Ⅴ级3例(4.69%),死亡6例(9.38%).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焦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脑出血和新生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例(附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英文全称,SLE)的神经系统受累临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精神异常、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但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罕见.本文报告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的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1例.

    作者:李海燕;陆正齐;胡学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