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人血灌注猪肾的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试验研究

熊大芾;贾英斌;关晓东;张百萌

关键词: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肾脏
摘要:目的 体外人血灌注猪肾,初步探讨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机理.方法 将猪肾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3例)采用猪自体血灌注,试验组分别采用人全血(2组,5例)、补体去活化人血(3组,5例)和去除天然抗体人血(4组,5例),灌注离体猪肾30 min,计算每5min肾血流率和肾血管阻力,灌注结束后肾组织样本行免疫组化病理检查.结果 2组猪肾出现HAR,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率下降,无泌尿.余三组猪肾未出现HAR,血管阻力及血流量维持稳定,持续有泌尿.结论 人血补体去活化或天然抗体廓清可避免灌注猪肾时的HAR.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场MRI诊断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低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膝关节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准确性,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因膝关节外伤来本院就诊接受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分析比较患者的MRI检查和手术探查结果.结果 186例患者MRI检查显示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69例(90.7%)、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9例(64.0%),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灵敏度为100%;MRI诊断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严重度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93.8%和94.1%.结论 MRI可以准确地诊断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并能准确诊断其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尹雪军;张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人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约1/3的癫痫是脑血管病引起.因此研究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出血早期癫痫发作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出血部位,发病情况和脑电图改变进行探讨.

    作者:李卫媛;阮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衍伟;尹强;迟玉华;丁兆军;王丰松;安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TS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用Kap lan-Meier法分析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TS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晚期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病例;低分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织;2年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S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S可以作为判断直肠癌恶性程度、对5-FU耐药情况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邹劲林;孙华宾;殷放;吕宝军;莫湘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不仅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而且受患者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避免义齿过早再修复.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患者采用囊腔内注射氯丙嗪治疗,注射剂量一般0.1~0.3 ml.结果 总治愈率达90%.结论 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可靠,治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关锡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卒中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例脑卒中合并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本组PV并发脑梗死14例(14/19,73.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2例(12/14,85.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2/15,13.3%);脑出血2例(2/19,10.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1/19,5.3%).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13/19,68.4%),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的出血灶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③本组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脑卒中痊愈7例,显著进步11例,无效1例.结论 脑卒中合并PV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和SAH较少,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子斌;宋彦峰;陶伟;张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阑尾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阑尾原发性腺癌进行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其中1例大体观察呈急性阑尾炎改变,光镜观察黏膜大部分被破坏,黏膜下及肌层内肿瘤呈腺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另1例阑尾切面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浸润性生长,外侵现象明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光镜观察为粘液腺癌并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两例免疫组化结果相同,表达广谱角蛋白(Ckpan)、低分子量角蛋白CK8/18、CK20、癌胚抗原(CEA),神经内分泌标记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CgA)、突触素(Syn)不表达.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十分少见,症状无特异性,通过病理仔细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及鉴别诊断方可确诊,值得临床与病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亚;张冉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胫骨侧固定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移植物的固定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中已是公认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的环节.不同的移植替代物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符合移植替代物生物力学的固定方式才是理想的.目前,固定的器械已经从金属发展到生物可降解物质,固定方式从远离原始韧带的附着点到接近解剖位置的固定.这里将移植物分别以骨栓移植物(移植物一端或两端带有骨块)和软组织移植物进行讨论.

    作者:张生海;白希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或住院160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 160例患者标本支原体阳性84标本例,阳性检出率52.50%.解脲脲原体(UU)阳性标本37例(44.04%),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标本4例(4.76%),U U+M H混合阳性标本47例(51.20%).结论 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2.50%.说明支原体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所占份额较大.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较为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逐渐增高,指导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孟红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HCV NS3蛋白是否通过调节survivin的表达来参与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进而参与HC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CV NS3蛋白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survivin表达降低,HCV NS3蛋白亦表现出促进survivin表达的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HCV NS3蛋白抑制凋亡.结论 HCV NS3蛋白可能通过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对HCV相关性肝癌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作者:孙树艳;梁粉花;胡宗江;戴翠华;沈培花;王玉;冯德云;刘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目的 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 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金龙;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0)于创面涂0.5%达克罗宁SD-Ag霜、B组于创面涂1%达克罗宁SD-Ag霜、C组于创面涂SD-Ag霜约1 mm.结果 A组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副反应.结论 磺胺嘧啶银(SD-Ag)霜中加入达克罗宁,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缓解烧伤患者的痛苦.

    作者:麦亚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内侧副韧带加强重建后桡骨小头切除治疗青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报告应用侧副韧带修补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手术方式治疗青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自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共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损伤3例.桡骨小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Ⅲ型.3例患者均行冠状突固定、肘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内侧副韧带加强、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术,术后克氏针辅助固定肱尺关节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固定3周,然后拔除克氏针,去除石膏,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结果 3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有桡骨小头粉碎骨折的青年患者,韧带及关节囊的重建异常重要,桡骨小头置换应当审慎,在确保韧带重建满意的情况下切除桡骨小头并未造成肘关节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张骞;吕凌燕;尚博;张劼;都芳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4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结果 4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5年,平均2.2年.X线片提示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到3°,畸形得到纠正,植骨均已融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4.5%,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A级2例,B级2例,C级4例,D组10例,E组8例(x2=16.327 P<0.01).结论 对于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Ⅰ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端云;杨小军;周哲;漆文华;陈炜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本科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245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58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7.99%,发生阴道残端感染69例,切口愈合不良200例,泌尿道感染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53,呼吸道感染37例,不完全肠梗阻14例,慢性下腹疼痛164例.结论 对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原发疾病为肿瘤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患者,所以对待年龄>60岁,营养状况差,原发疾病为肿瘤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庆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外伤监护期临床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重型颅脑外伤急救监护中护理方法路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抢救患者42例为对照组,44例按快捷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抢救为急诊抢救阶段试验组,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方法后,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合理支付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等.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急救监护中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快捷护理路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知识、控制血糖和血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的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148例,无明显好转9例,加重5例.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莺;孔梅;张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纳多对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抗凋亡剂金纳多(EGb761)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RCS大鼠出生后腹腔内注射EGb761,从感光细胞开始凋亡时观察EGb761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Gb761的作用机制.结果 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EGb761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EGb761是通过抑制FasL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对视网膜变性有保护作用.结论 EGB761能抑制感光细胞早期神经元的凋亡,可作为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何俊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 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丁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