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观察与保健指导

周春凤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保健指导, 药物治疗
摘要:婴幼儿是包括婴儿和幼儿指出生后1个月至36月年龄段的小儿.我们社区服务中心辖区现阶段管理3岁以下儿童2868人其中贫血有210人,占7.32%,其中中度贫血10人重度以上贫血没有发现.以6-24月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为多见.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痛经方口服配合痛经贴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痛经方口服配合痛经贴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意义.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5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止痛治疗,药物选择为布洛芬.研究组采取口服痛经方配合痛经贴外敷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是当前困扰女性较多的一类痛经,采取常规西药止痛效果欠佳,采取痛经方口服配合痛经贴外敷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某血站首次献血者未能再次献血一年调查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某献血站首次献血者未能再次献血结果,指导血站的管理.方法:2017年1月~12月,血站共采集初次献血者血液17972例,重复采血对象5016例,固定献血者7983例.2016年则为15306例、9936例、5942例.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年再次献血、复献血率占比低于2016年,2017年固定献血率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7年较2016年的重复采血数量明显下降.

    作者:梁颖;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同时也是对放化疗极为敏感的实体肿瘤.目前,广泛期SCLC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方案,但多数患者在一线化疗缓解后很快复发,预后极差.本研究拟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化疗后广泛期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5年6月间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5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行化疗治疗的患者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时序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全组中位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3个月,全组中位OS(overall survival,OS)为15.0个月,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9% 、20.00% 、5.8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化疗广泛期SCLC的PFS与年龄(P<0.001)、化疗效果(P=0.003)、脑转移(P=0.045)、骨转移(P=0.014)相关.一线化疗广泛期SCLC的OS与年龄(P<0.001)、ECOG评分(P=0.041)、化疗周期(P=0.030)、化疗效果(P=0.004)、是否胸部放疗(P=0.004)、肝转移(P=0.001)、骨转移(P<0.001)相关.结论:年龄、ECOG评分、化疗周期、化疗效果、是否胸部放疗、肝转移、骨转移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周万才;张忠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64%,高于对照组67.27%(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熊菊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试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骨科科室进行治疗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终比较两种引流技术治疗下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33例,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5例,73.5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科室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其治疗有效率提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徐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了2017年1月至4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2名作为实验组;选取2017年5月至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开展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之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董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气虚血瘀型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气虚血瘀型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进行中医护理,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气虚血瘀型盆腔炎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振动排痰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振动排痰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5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临床中采用振动排痰护理措施,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丛羽;张宝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对行为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护理的方法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一护理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作者:焦丽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9361例急诊留观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管理对策建议

    目的:研究与分析急诊留观患者的特点,同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急诊科留观的9361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这9361例留观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的排名前10名的疾病进行研究与统计,随后根据相关情况制定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我院急诊患者的留观人数高达683例,留观率为7.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15±3.65)岁,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为(5.5±1.3)h,急诊科的床位使用人数高达20004例,床位使用率为213.7%.留观的患者所患疾病种类高的为上呼吸道感染.结论:急诊科的医师需要根据留观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病种等情况来制定为合适的护理管理对策,以此来提升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杨文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法.记录患者手术详情,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和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而言采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比单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手术效果显著,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短、安全性高,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

    作者:赵晓宇;张玉梅;褚金芳;王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方法相结合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方法相结合对治疗胆结石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72例胆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中西医方法进行结合.每组均有86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过程中可以对中西医的方法相结合,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时庆;李亚彬;苏伟;韩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采取内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体会

    目的:了解内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和患者体验.方法:对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接诊的3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93例接受传统的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实验组193例接受内痔套扎术与外痔剥切术配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85、好转10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8.4%;实验组治愈129例、好转64例,有效率为100%.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痔套扎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痛感小、伤口小、恢复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要点以及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以及观察组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随访半年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17/25)68.0%,观察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24/25)9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新生儿29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为肘部静脉置入的对照组(n=13)以及头部颞浅静脉置入的观察组(n=16),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置入情况.结果:(1)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一次成功率高达93.75%(1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9/13),渗血量(5.7±1.6ml)低于对照组的(17.3±2.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置管障碍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5%,静脉炎发生率仅为6.25%,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颞浅静脉置入PICC导管成功率更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芳;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缩泉丸合茯菟丹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 Ⅲ 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缩泉丸合茯菟丹加减疗法在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05.02日-2018.02.02日在本院治疗的80例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2组(40例/组).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西医对症治疗+缩泉丸合茯菟丹治疗.对比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和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三项实验室指标数据都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值<0.05).结论:缩泉丸合茯菟丹加减疗法在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效果可靠.

    作者:郑斯玉;王宇;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口服,初始给药剂量为10~30mg,每12h给药一次,给药24h后行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逐步增加羟考酮缓释片剂量,用药1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将20~30ml加入250ml、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滴注1周,比较两组癌痛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8%(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照组的2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郝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40)与参考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40),观察两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1、6h、12h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快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预后良好且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吴大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气胸患者采用VATS下缝合器与VATS下缝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VATS下缝合器与VATS下缝扎术对气胸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2018年01月01日时间段本院收治气胸患者中抽出100例进行治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常规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VATS下缝扎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取VATS下缝合器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实验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结论:VATS下缝合器、VATS下缝扎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用VATS下缝合器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秦毅;宫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