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观察

陈刚;谷玉辉

关键词:大柴胡汤, 西药,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资料,根据入院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通过研究来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和中医症候积分比研究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究性分析60例初产妇产后护理资料,根据护理理念与方法的差异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门诊选取6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为优质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后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Ⅰ级疼痛14例,Ⅱ级疼痛11例,Ⅲ级疼痛3例,Ⅳ级疼痛1例,Ⅴ级疼痛1例;对照组Ⅰ级疼痛10例,Ⅱ级疼痛8例,Ⅲ级疼痛7例,Ⅳ级疼痛3例,Ⅴ级疼痛2例.结论: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疼痛指数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淑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常规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为护理组,每组3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0.54±1.65)分,SDS评分为(42.04±2.12)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8%(3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03%(10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帮助疏解患者情绪,缓解术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可在甲状腺手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研究

    目的:针对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每组100例随机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服用氯沙坦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服用复方制剂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都治疗10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学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临床治疗效果显示,将氯沙坦与氢氯噻嗪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春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11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口腔康复科接收的口腔修复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服务方法将11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护理服务能力.

    作者:郑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超声特征.方法:选取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超声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在形态、边界、与包膜关系、钙化、血流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癌结节的超声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曾俊杰;杜友红;林能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136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栓脑梗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苗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和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价值和临床价值,提升我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研究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法对上述三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IL-18指标进行检查,对研究组患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进行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比较,研究其指标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查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血清IL-1β和IL-18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重症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显著升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判断、诊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对策与独一味胶囊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方法与独一味胶囊对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以及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术后护理组(对照组)、专项护理管理组(护理组)与中药组,每组患者各30例.手术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CRP、IL-6、D-dimer、FIB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护理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以中药组低,其次为专项护理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与联合治疗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作者:李娟;刘建柱;魏月梅;周玲;刘坤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佳搭配剂量.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患者主要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0.5微克芬太尼;B组的患者主要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1微克芬太尼;C组患者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1.5微克芬太尼;D组的患者单纯服用丙泊酚来进行麻醉.结果:各组手术患者的SBP、HR和SpO2和手术之前相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下降的数据并不多,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意识消失、恢复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上,A组和D组没有明显差异,B组和C组的时间要比D组低,在患者手术之后的宫缩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的宫缩痛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D组.结论:丙泊酚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联合适当剂量的芬太尼是一种比较值得推荐使用的安全并且有效的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式.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腹症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观察.结果: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出血患者10例,包括右子宫角部妊娠1例、左侧输卵管妊娠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7例;行绝育术2例,包括输卵管药物粘堵1例,输卵管手术结扎1例;盆腔肿瘤8例,右侧卵巢破裂2例,左侧卵巢破裂2例,右侧卵巢内出血1例,右侧蒂扭转1例,左侧卵巢囊肿2例.1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妊娠中后期合并胆囊炎3例,妊娠期胰腺炎3例,妊娠期阑尾炎2例,黄体破裂1例,盆腔腹膜炎1例.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25±1.50)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5)分,可见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3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临床上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开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工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比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

    目的:分析对比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同时间段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殷传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甚至调节免疫的作用.该药物对于治疗顽固性皮肤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近几年来,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治愈率高,同时患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肤性疾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皮肤病性疾病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唐万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气胸患者采用VATS下缝合器与VATS下缝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VATS下缝合器与VATS下缝扎术对气胸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2018年01月01日时间段本院收治气胸患者中抽出100例进行治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常规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VATS下缝扎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取VATS下缝合器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实验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结论:VATS下缝合器、VATS下缝扎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用VATS下缝合器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秦毅;宫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肾疏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疏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心烦易怒、潮热盗汗的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热出汗、烦躁易怒等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62例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和42例的接受静滴更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消失、咽峡炎消退、ALT恢复正常以及淋巴结缩小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参照组为76.0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案,临床症状恢复快,病程缩短明显,获取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覃艺;邓燕艺;陈虹伊;马晓红;甘宁;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治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n=45例,借助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和实验组(n=45例,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实验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性脓胸的患者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齐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5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超声诊断;对照组——采取C T诊断,对2组诊断符合率以及漏诊、误诊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胆囊结石患者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胆囊结石患者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为2.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虽然较好,但仍有漏诊和误诊现象,应不断完善.

    作者:支春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通过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治疗从而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过程中可以将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对病症进行缓解和改善.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7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再次出血6例患者均存活,存活患者根据GOS评定预后效果,其中良好患者5例,中残患者3例,重残患者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或(伴)脑挫裂伤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类型患者,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70例患者中64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再出血发生例数1例,发生率1.56%;6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再出血发生例数5例,发生率83.33%,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或(伴)脑挫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异常均属于再出血相关因素,术中止血效果不理想属于发生再出血的直接因素.在临床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工作,及时发现相关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大程度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金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82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患者在围术期实行个性化护理的总结作报告.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1例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个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82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对82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之后的围术期中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患者,病情康复程度和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余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