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回血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钱萍;蔡小琴;殷淑宜

关键词:回血法,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灌流器
摘要:目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比较两种回血法的不同效果,寻求安全、有效,简便的回血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HD+HP治疗的10名患者,共120例次卸载灌流器,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观察灌流器溢血情况,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卸载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卸载灌流器过程中发生凝血明显高于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式空气回血法操作简单,能减少对凝血的影响,减少患者的血液损失;避免增加回水量,防止过多液体进入体内引起心衰;能减少透析器凝血,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胃病三联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老胃病三联疗法治疗,疗程60天,有效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老胃病三联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程显著。

    作者:吴汝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针灸疗法对其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有21例针灸治疗效果为痊愈,占本次颈椎病患者的30.00%;有23例针灸治疗效果为显效,占本次颈椎病患者的32.86%;有19例针灸治疗效果为好转,占本次颈椎病患者的27.14%;有7例针灸治疗效果为无效,占本次颈椎病患者的10.00%;本次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有着较高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配合正骨手法与单纯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正骨与单纯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9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其中针灸配合手法正骨为治疗组,单纯针灸疗法为对照组,两组各取48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禄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

    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5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后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在肱骨干骨折属于骨不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6例患者的手术进行的基本顺利,但在患者的治疗后期,出现3例患者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2例患者的桡神经损伤,但骨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其他患者的骨折均顺利愈合,整体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较高。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治疗期间,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应用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探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氨溴特罗口服液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支气管患儿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效率,此外在患儿治疗改善时间上,实验组治疗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支气管患儿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不仅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与体会

    神经内科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二是起病急、易致残,甚至病死率较高;三是多数患者有家属陪伴。因此,针对这些特点,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致死、致残和复发,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应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改变观念,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是现代医院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能否满足健康教育需求,取决于护士有无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的职责能力。要认识到护士对病人的直接帮助,并不能完全解决健康问题,重要是指导病人进行自身护理,正确理解健康的定义。

    作者:郭芝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4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郭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肠内营养支持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24例确诊为A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于入院72小时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62例入院后经中心静脉置管给予肠外营养。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并发症、感染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对比血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钙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蛋白及血钙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5.511,4.332,8.612,9.631,3.942,均P <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福春;刘新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英;胡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文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护理措施。方法:将96例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合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冯梦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进行检查,分析其使用价值。方法:研究所选对象为子宫疤痕妊娠患者46例,在本院就诊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行彩超影像学检查,以途径的不同分组,经阴道为研究组,经腹部为对照组,分析两种途径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查符合率(95.65%)高于对照组(82.61%),X2=4.0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分型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部彩超相比,阴道彩超确诊情况较好,适合在子宫疤痕妊娠诊断中普及。

    作者: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辉;付作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分析

    目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研究,探讨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胃肠科发生的9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结论:在对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才能有效控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方晓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眼虹膜萎缩,1例眼角膜轻度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矫正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的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A、B、C三组患者各36例,在对患者使用口服雌激素治疗21d后,其中对A组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黄体酮胶囊以及黄体酮栓剂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以及经济负担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A、B、C三组患者当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分别为33、31和34例,其中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是8例、4例和1例,从三组数据结果对比,使用黄体酮栓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药物副作用低的优势。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黄体酮栓剂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把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的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神经内科中的一些基础护理,研究组的55例脑卒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这样的护理进行4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高达92.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1%;在在生活自理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舒适与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水仙;毛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朝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以找出小儿麻醉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接受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110例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并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麻醉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方面,虽然这两种麻醉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这一麻醉方法操作方法较为简单,麻醉效果相对来说较好,药物用量较小,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何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手术出血情况、S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改善更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无痛人流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祥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195例病残儿鉴定结果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