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施伟军

关键词:甲状腺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TcmO4-,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分子核医学诊断,并经穿刺和病理诊断确诊,分析分子核医学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结果:甲状腺癌显像主要表现为冷结节,而冷结节的数量显著高于凉结节、温结节、热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中甲状腺疾病的分子核医学检出人数为44例,准确率为88.0%,其中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7.5%,结节性甲状脓肿的诊断准确率94.1%,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7.8%,甲状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甲状腺囊肿的准确率为83.3%.结论:对于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分子核医学联合CT、MRI检查,可提高疾病的准确率,减低误诊漏诊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龙血竭联合喜辽妥治疗淤积性皮炎在皮肤科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龙血竭联合喜辽妥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0例淤积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喜辽妥涂敷患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龙血竭胶囊内的粉末涂敷患处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皮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14,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6.7%,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20,P<0.05).结论:龙血竭联合喜辽妥治疗淤积性皮炎,短期疗效显著,长期复发率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焕俊;钱昇;吴韵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胆红素和低密度脂蛋白检测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中检测血清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35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设为分析组,于同期在我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群中选择35名设为参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分析组TBIL、DBIL、IBIL水平明显较参照组低,LDL-C水平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冠状病变数量越多,TBIL水平越低,LDL-C水平越高.结论:血清胆红素、LDL-C异常与老年冠心病有紧密联系性,对血清胆红素、LDL-C进行检测能够为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美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及依那普利用于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SBP、DBP控制情况及HCV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3年观察组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常规依那普利治疗,还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就目前来看,传统教学方式应用于中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教学中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后总结式案例、注解型案例以及导入式案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相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66例.给予治疗组患者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尼群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冠心病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快速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体征,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蔺刘亚;马会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院前急诊急救的临床有效性及住院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院前急诊急救的临床有效性及住院时间.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3月我院救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一比一纳入,即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各50例,第一组未实施院前急救措施,第二组进行实施院前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及住院时间.结果:第一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22%、56%,第二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0%、40%,第二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 0±0.7)h、(24.8±3.0)d,第二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0.2)h、(15.7±2.2)d,第二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急诊院前急救措施,可有助于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双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内科护士压力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人员的压力原因分析,了解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方式,采取不用的措施来引导护士适当应对,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及专业水平.方法:对医院护士在工作及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压力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对策予以应对.结果:护士的身心健康得到关心与理解.结论: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作者:杨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77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登记健康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筛选高脂血症患者,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7.9%,50-60岁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高(P<0.05),各型高脂血症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50-60岁、体质指数≥25kg/m2、饮酒、吸烟是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恽景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后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产生不良后果,而对此类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也极为重要.现本文简述一下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

    作者:王霞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它们主要是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在肝脏内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也测不到酮体.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酮体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1].

    作者:唐瑞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综合性疗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中医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表达水平,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E2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大于对照组的75.56%,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疗法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对于提高FSH、E2表达水平,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熊华;向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论性伦理道德教育在性传播疾病综合防控措施中的主导作用

    性传播疾病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而发生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受多种性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性传播疾病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医学问题.多年来,我国在性传播疾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为给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伦理道德教育在性传播疾病综合防控措施中的主导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杨兆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后身体情况的改变,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大大降低,相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亚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开颅组(n=45)给予开颅血胂清除术治疗,钻孔组(n=45)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56%,钻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78%,开颅组明显比钻孔组高.开颅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钻孔组的治愈率为71.11%,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钻孔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不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盲目的选用钻孔引流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廖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产科胎儿异常状况B超诊断现状

    B超诊断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超声声束扫查方式,探测人体,并以超声脉冲回声进行显示.B超诊断可做静态、动态检查,即可对器官、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又可对心脏、胎儿进行观察.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诊断以其高诊断率、操作简单、无创伤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产科胎儿异常状况的诊断.临床对产科胎儿异常状况的诊断,有效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质量,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韦自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74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的另37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以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秦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

    抗凝治疗是心血管领域药物治疗中极为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因其疗效显著和院外使用方便[1],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做好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郁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后,不良情绪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6个月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水颜;林凯丹;黄燕刁;蔡昊;方燕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