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天更得多漱口

岳金凤

关键词:冬天, 呼吸系统疾病, 系统保健, 防护方法, 漱口, 季节, 冬季
摘要:冬季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需格外注意呼吸系统保健,但在常规防护方法之外,人们往往会忽略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漱口。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姚贝娜之死说乳腺癌

    2015年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贝娜由于乳腺癌复发而病逝,年仅33岁。近年来,娱乐界因患乳腺癌病逝的女星已有多人,她们都病逝于30、40岁左右,正是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年龄。当今,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女性健康杀手”,然而我国女性对乳腺普查的认识十分不足,缺乏对乳房自检与体检的知识。姚贝娜之死再一次为女性朋友敲响了警钟:活着一定要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气大伤身!化解争吵4招

    一旦发现你们的谈话变得有些白热化,就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图一时口快就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实际上,是自尊在驱使着你做出过激的反应,并不是真想出口伤人。当发现自己生气的时候,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深呼吸几下,感受一下此刻你身体和心理反应。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别让心衰和房颤“狼狈为奸”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房颤则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也是多种心脏病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约为0.7%~1.0%。可以说,两者都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危重病。

    作者:曾春雨;杨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警惕嗅觉失灵

    嗅觉,是人体五大外部感觉之一(其他4个为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人的嗅觉可辨别成千上万种气味,但也会受到如温度、年龄、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温度低嗅觉灵敏度较高,所以人在冬季比夏季嗅觉要灵敏些;年轻人的嗅觉比老年人的嗅觉灵敏;如果长时间接触某一种气味,就会形成嗅觉的适应性,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作者:匡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好医生难当

    我从医20年,看了至少有10万人次的糖尿病患者。面对每一位焦急求治的患者,我会认真思考,帮他们制定出一套较全面的治疗方案。每当患者在1~3个月后复诊时,把他们的治疗效果反馈给我,告诉我已经如何如何好转,我的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作者:李文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是对手还是帮手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衰老,循环系统功能衰退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脂血糖的代谢异常。在许多因素的诱导下,如血压升高、动脉硬化等,会引起血管内皮发生损伤,造成局部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从而形成血栓,诱发心肌缺血、梗死以及脑梗塞等疾病。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家中常备“4大养生神器”轻松防病

    平时梳头用的梳子可以有很多种用法,一般以梳齿圆润的牛角梳为佳。

    作者:张一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久坐背痛推推门框

    久坐背痛怎么办?临床实践表明,可采用“推门框扩胸法”防治。

    作者:槿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治慢病好不要频换医生

    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等特点,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昂贵。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认为,一用药,血压、血糖就立刻降下来,说明开处方的医生水平高;如果降压药、降糖药效果不理想,就会对医生产生不信任并迫切希望更换医生。

    作者:官立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爬着走练心肺

    爬行时,由于头和心脏失去了部分地心引力的作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由于内脏向下压迫胸、腹腔前壁,使呼吸肌得到锻炼,改善呼吸器官功能,血液中的氧容量增多,从而增强了新陈代谢功能。爬行时,颈项及背部肌肉也得到了锻炼,改善了脊柱的生理曲线和体态,减轻了四肢和骨盆的负担。

    作者:汪宇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试管婴儿,不孕不育的福音?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引起世界轰动,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开创了胚胎研究和生殖控制的新纪元,也为治疗不孕不育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罗光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碳酸饮料为什么儿童不宜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委曾发布通知,禁止在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

    作者:云无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冬练结束后不宜吃过烫食物

    冬季清晨天气寒冷,冷空气会对鼻腔、气管和咽、食管产生暂时的降温作用,使机体出现“冷适应”。锻炼结束后,若不稍事休息就马上吞食刚刚烧好的稀饭、汤圆等过烫食物极容易发生出血、便血等症状。

    作者:刘光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治心脏病先管好情绪

    情绪不光对预防心脏病很重要,对本身已有心脏病的患者来说,情绪管理同样非常不可缺少。北京朝阳医院心脏科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综合评分,情绪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5%,而且情绪障碍评分越高的患者病变越重。

    作者:赵文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合理用药,降伏高血压晨峰

    一般来说,人清晨睡醒后在床上不活动,血压是比较平稳的,这时测得的血压,又称为“基础血压”。随着下床活动,血压就会逐渐增高。若是起床活动后,血压呈现迅速飚升,则称之为“清晨高血压”或“高血压晨峰”。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旅游带药六选二

    旅游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益心身、强身健体的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腰包越来越鼓,文化需求的愿望不断上升,观光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春节长假临近,您可能己经在打理行囊,准备到观光地旅游一番,度过一段愉快、舒心、美好的时光。为了让您高兴而去、健康而归,全家皆大欢喜,现仅就旅游期间防病治病需要带点什么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作一简介,方便您需要时及时使用。

    作者:张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名人与牙病的故事

    龋齿(蛀牙)与牙周病,都是危害人类口腔的古老疾病,甲骨文中即有记载,可见它的起源之早。疾病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人们的声名财富地位而另眼相待,和普通人会患牙病一样,名人也不能幸免,历史上不少名人与牙病之间还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作者:李剑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肌缺血怎么办

    有时做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如出现典型的ST-T改变),但患者的症状却未必明显,于是人们会好奇:什么是心肌缺血,本病是否严重?

    作者:牛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容忽视的“假感冒”

    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剧烈,患感冒是常事儿。于是,有些人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就认为是感冒而自己买药治疗。可是,有的疾病貌似感冒,其实不是感冒,如流行性脑膜炎、急性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若不留心区别而自我治疗,往往贻误病情。

    作者:于汉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防静电9招

    下面这些生活场景我们都很熟悉:晚上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到亮光和听到啪啪的声响;白天梳头时,头发会突然“飘”起来,越梳越乱;手接触到各种家电,或者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疼痛……这些都是人体的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冬季天干物燥,更容易产生静电。

    作者:曾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