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评价

沈达明;李亿程;黄春锦

关键词:直肠癌, 术前放疗, 生存率, 复发再手术, 无瘤生存期, 回顾性研究, 癌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 文献分析, 局部, 辅助治疗, 病人, 选择性, 复发率, 人行, 病例
摘要:通过对20年来直肠癌病例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前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约20%,对5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其中未放疗组6例病人行近TME术,无瘤生存期均超过5年,另有3例未放疗组病人早期发现复发再手术均已存活5年.结合文献分析认为直肠癌早期诊断、TME手术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术前放疗目前仅可作为一种选择性辅助治疗.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25例

    我院1988~1998年收治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25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金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癌性急性结肠梗阻78例分析

    自1991年以来我们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癌性结肠梗阻78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安仁;刘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阑尾造口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为探讨阑尾造口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实施一期切除吻合中的作用,对52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肠腔减压、阑尾造口、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并保留造口管14~21天.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吻合口漏.结果提示: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阑尾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崔佳森;李实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26例

    直肠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药26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明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癌放疗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

    报告33例大肠癌放射治疗并发小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30例恢复顺利,2例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亡.讨论了肠道放射损伤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强调对放疗引起的肠梗阻应积极进行外科处理.提出了大肠癌放疗需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原则,重视对放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贵阳;金国祥;李实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肠梗阻治疗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附56例报告)

    为观察肠梗阻治疗管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对56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梗阻治疗管进行非手术治疗,以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第1日平均引流量增加74%,梗阻缓解时间缩短(2.1±0.4)天,但中转手术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肠梗阻治疗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低位小肠梗阻.

    作者:曹雪源;姜晶;张德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25例体会

    总结25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介绍梗阻近段肠管的减压灌洗方法,即游离拟切除段肠管后,先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下端,将近段肠管移出腹腔外,接减压盆,紧靠近梗阻处切开肠壁或切除肿瘤,利用游离段肠管作为通道进行减压,减压灌洗干净后再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上端,然后再作远近段肠管的灌洗消毒.提出了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肠道减压和灌洗消毒彻底,良好的吻合技术,保证吻合口良好的血运和无张力,放置肛管,加强围手术期抗炎治疗、支持治疗是一期吻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福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以急腹症就诊的大肠癌20例分析

    为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肿瘤性急腹症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例大肠癌所致急腹症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增安;罗宁;杨国山;秦春和;黄庆荣;许建林;蒋艺;杨俊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癌的内分泌治疗

    1 大肠癌的内分泌型癌细胞及其内分泌性研究表明,部分不同分化类型的普通型大肠腺癌中含有内分泌型癌细胞(endocrine cancer cell,EC),与其它癌细胞在组织起源上一致,共同起源于内胚层多潜能干细胞,它不同于来源于神经嵴以神经内分泌细胞为主体的APUD肿瘤[1].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肛管静息压研究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不同体位下肛管静息压的变化情况,检测11例肛门功能正常的非直肠癌病人肛管静息压.结果表明:在胸膝位、侧卧位、仰卧位(双腿伸直)和仰卧位(屈双腿外展)时,肛管静息压平均值分别为7.78,8.35,7.21,6.28kPa,每1例病人均以仰卧位(屈双腿外展)的肛管静息压处于低值,影像学检测证实了此结果.结果显示:肛管静息压随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病人术后体位选择有指导意义,可避免不必要的术中扩肛,以免损伤肛门括约肌.

    作者:陈万源;陈贤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低位直肠癌脱出肛门外切除吻合的体会

    我院1994~1999年对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肿瘤脱出直肠外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炯;张庆选;赵北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老年癌性结肠梗阻78例分析

    急性老年癌性结肠梗阻发病率居结肠癌性梗阻首位,病情复杂,处理困难.我们对近3年来78例癌性结肠梗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毕恩旭;毕守君;张建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多模式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为了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结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以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35例,其中术中同时切除结肠肿瘤及肝转移病灶3例,结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再切除2例,术中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化疗8例,术后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10例,常规化疗12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为切除组>置泵组>介入化疗组>常规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0%,25%,20%和0.结果显示:切除肝转移组优于置泵组和介入化疗组,后两者又优于单纯化疗组.

    作者:陈建民;陈书昌;任飞;李运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术前放疗加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附20例报告)

    回顾分析20例低位直肠癌治疗效果,经术前放疗加经骶局部切除,获得了良好效果,术后随访3~44个月,中位随访19个月,无1例复发.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适应症:(1)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3cm;(2)高~中分化腺癌;(3)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

    作者:邵万金;周建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后转移的CT所见(附60例报告)

    为探讨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转移平扫和增强的CT表现.结果表明:骶尾椎前肿块35例(58.3%),淋巴结肿大34例(56.7%),肌肉受侵15例(25.0%),肝转移14例(23.3%),膀胱受侵9例(15.0%),骨转移6例(10.0%),肺转移5例(8.3%),其它表现11例.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大文;曹长贵;詹芳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癌肝转移27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0~2000年共收治大肠癌肝转移2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杰;李同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诊治

    收集结肠癌所致肠梗阻47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克银;周海涛;于绍军;刘达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根治术的化疗方法

    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率高达26%~30%[1,2],且治疗困难,疗效差,预后不佳.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除提高手术质量外,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直肠癌的化疗方法主要有静脉化疗、肠腔化疗、动脉化疗.

    作者:董德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腔管治疗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大出血3例

    对3例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大出血者,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