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用黑倍膏治疗肛瘘术后瘢痕

张复堂

关键词:外用, 治疗, 肛瘘, 五倍子粉, 蜈蚣, 术后瘢痕, 方药组成, 充分搅拌, 冰片, 冷却, 烘干, 锅内, 蜂蜜
摘要:自1991年至今,笔者用黑倍膏治疗肛瘘术后瘢痕20例,效果好,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制法:老黑醋1 250ml,五倍子420g,蜈蚣5条,冰片3g,蜂蜜90g.先将蜈蚣、五倍子烘干研极细末,并过80目筛,把老黑醋放入锅内烧沸,加入蜈蚣、五倍子粉,待熬成浓汁时加入冰片充分搅拌均匀,离火冷却,待其自然成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开洞置管根治骨盆直肠等间隙脓肿33例

    3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直肠后间隙脓肿,男21例,女12例;年龄23~56岁;病程1周至5年.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呈半环形者12例,其中位于一侧6例,呈环形18例.内口位于后正中29例,前正中1例,左后2例,右后1例. 治疗方法:取左侧卧位,骶管麻醉,直肠指诊配合探针寻找内口,内口位置低者,可一次性切开,内口位置较高,且与外口距离较远者可采用切开挂线,主切口一般设在内口处,应足够大,肛外呈V形,长度应超过脓腔1cm左右,探查脓腔走行,清理脓腔内纤维纵隔,若脓腔为直行者,于脓腔内置引流管至距顶部1cm处,皮外固定.若脓腔呈半环形或环形者,于脓腔远端相对应处皮肤切一小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穿透肛提肌,将引流管置入脓腔内,皮外固定引流管.

    作者:崔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60例临床观察

    总结60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治疗经验,介绍常见肛周脓肿类型,阐述诊断要点,强调直肠指诊的重要性,详述治疗方法.治疗上要准确寻找内口,了解脓腔范围,引流通畅,不留死腔,支管开窗引流,粘膜下脓肿不能直接做粘膜切开,保护好肛门括约肌功能,掌握好肛腺感染学说,内口的处理避免挂线治疗,强调了换药的重要性.西药控制感染,中药托里透脓、益气生肌,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吴丹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改良一期缝合法治疗低位肛瘘30例

    采用一期皮下不完全缝合法治疗肛瘘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0岁,病程2~4个月.低位单纯性肛瘘26例,低位复杂性肛瘘4例.所有病例均可在外口至肛门之间皮下扪及索条样瘢痕增生的瘘管,外口至齿状线距离2~5cm,外口位置在坐骨结节连线前方12例,后方18例.

    作者:许建华;顾伏平;孙红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巨大肛周脓肿合并腹会阴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36岁.右侧肛旁轻度红肿10天,后病情逐渐加重,疼痛剧烈,并出现畏寒、发热.入院检查:体温39.2 C,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腹部未发现明显异常.局部检查:膝胸位肛旁1~6点15cm×10cm及阴囊根部大面积红肿,压痛,有波动感,局部皮温增高.诊断:肛周脓肿.急诊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开脓腔,引流出暗红色、恶臭味脓液约200ml.清除坏死组织,1~5点作对口引流.术后以菌必治、灭滴灵静脉点滴,局部换药治疗.术后第1天体温降至38℃以下,第2天体温39.6℃,阴囊至右中腹红肿明显,有波动感.

    作者:汪郑芳;刘长;俞立民;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用黑倍膏治疗肛瘘术后瘢痕

    自1991年至今,笔者用黑倍膏治疗肛瘘术后瘢痕20例,效果好,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制法:老黑醋1 250ml,五倍子420g,蜈蚣5条,冰片3g,蜂蜜90g.先将蜈蚣、五倍子烘干研极细末,并过80目筛,把老黑醋放入锅内烧沸,加入蜈蚣、五倍子粉,待熬成浓汁时加入冰片充分搅拌均匀,离火冷却,待其自然成膏.

    作者:张复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Fournier综合征1例

    患者男,35岁.入院前因长期服用乙双吗啉而致头晕、乏力,伴鼻衄及牙龈出血,出血量不多,能自行控制,但反复发作,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予以COAP方案化疗5天.化疗后双下肢出现出血点及皮肤银屑病复发.入院体查:贫血貌,精神差,全身皮肤可见片状大小不等的银白色鳞屑,以躯干为主,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查外周血:HGB 69g/L,WBC 4.2×109/L,BPC 90×109/L.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给予DA方案巩固化疗.

    作者:杨维建;易学军;马力;周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急性脓肿

    肛门直肠周围急性脓肿129例,男115例,女14例;年龄18~58岁.肛周皮下脓肿10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肛肠科医源性疾病

    肛肠科医源性疾病不容忽视,否则将给患者造成痛苦,今将其常见原因介绍如下.1因语言文字使用不当所致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和事物的工具,是传达信息的符号.医生问诊、解释病情、书写病历,用之不当也会致病.如医生初学指诊时触到直肠前壁有肿物,未能确诊说是肿瘤,患者听后惊恐不安,后经会诊是子宫后倾直肠综合征,患者反而不信,到处求医要手术切除,造成神经官能症、恐癌症.书写病历、用词不当病人也能产生疑虑,所以医生用文字语言必须规范,要用专业术语,解释不能含糊其词.

    作者:张有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肛周脓肿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肛周脓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5天至8岁;病程5天至1个月.全部病例均为单个脓肿,首次发病.脓肿大者3cm×2cm,小者0.5cm×1cm,距肛缘0.3~1cm,将30例分为传统式切开术和蝶形切除术2组,各15例. 手术方法及疗效:蝶形切除术,在麻醉下,脓肿处沿肛缘作放射状切口,切除皮肤贯穿脓腔内口,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创口敞开呈蝶形状.传统式手术,在脓肿波动处单纯切开皮肤,放出浓液,创口呈线状.术后用抗生素.传统式切开术组痊愈10例(66.7%),并发肛瘘5例(33.3%),平均住院(11±4)天.蝶形切除术组痊愈14例(93.3%),并发肛瘘1例(6.7%),平均住院(9±2)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田永志;程东水;孙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丹赤汤治疗血栓外痔与嵌顿性混合痔386例

    采用自拟丹赤汤治疗血栓外痔与嵌顿性混合痔386例,男349例,女37例;年龄18~72岁.其中血栓外痔275例,嵌顿性混合痔111例.

    作者:宋炳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18例

    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11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次治愈91例,2次治愈27例,治愈率100%.治愈时间19~45天,平均28.1天.术后随访半年至8年,无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移位、肛门畸形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

    作者:李春雨;聂敏;黄闯;田振国;翟云起;金国祥;喻德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切断括约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高位肛瘘

    采取不切断括约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高位肛瘘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7~56岁;病程0.5~3年.手术证实均为主管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单纯性肛瘘19例,复杂性肛瘘5例.

    作者:李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丝锯并药捻法治疗肛瘘40例疗效观察

    采用丝锯并药捻法治疗肛瘘40例,治愈率100%,其中1次性治愈37例(92.5%).治愈时间12~35天.详细介绍了丝锯与药捻的应用.该法损伤肛周组织少,不影响肛门正常生理功能,且治疗彻底不复发.

    作者:汪草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槐花煎剂治疗痔出血337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运用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复方槐花煎剂治疗痔出血,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随机选择痔出血病例337例,男195例,女142例;年龄16~68岁;病程3天至11年.

    作者:郭树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42例

    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肛窦炎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25~55岁;病程3个月至5年.

    作者:彭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巨大肛门直肠横襞1例

    患者女,26岁.大便时滴鲜血4天,量约50ml,无疼痛,无肿物脱出,诊断为“内痔”给予对症处理,未见好转,每次小便时均有鲜血从肛门内滴下.专科检查:肛门内约7cm处右侧壁可触及一3cm×2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基底部活动度差,指套退出染少许鲜血.乙状结肠镜检查:距肛门7cm处,肠腔右前壁可见一3.5cm×2.2cm×1.5cm肿物,呈淡红色,表面可见血管充血,有多个点状出血灶,基底广泛.病理报告:纤维素炎症.诊断:直肠横襞出血.服致康胶囊.2天后大便时血止.

    作者:赵江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近端造口治疗肛瘘106例

    采用近端人造外口治疗肛瘘106例,男78例,女28例;年龄12~71岁;病程5年以内81例,6~10年19例,11~20年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66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5例.所有病例主管道长度均>5cm. 治疗方法:将亚甲蓝染液从肛瘘外口注入,使瘘道着色,查明瘘道内口,用探针从外口穿入,探明瘘道走向,并在探至距肛缘约2cm处做标记,作一上宽下窄切口,切口深达瘘道,以此为人造外口.高位肛瘘,可用止血钳在造口处循瘘道通向肛内,从内口穿出,引出橡皮筋条,完成挂线;低位肛瘘,可在造口处循瘘道切开至内口,并向上延伸0.5cm;管道部分有脓者可作对口引流,无脓者可由外口伸入刮匙,刮除腐

    作者:邵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脓腔罕见异物2例

    [例1]男,44岁.肛周胀痛,进行性加重12天,静滴青霉素7天无效.肛门检查:肛门左侧有肿物约5cm× 5cm,高出皮肤1.5cm,质软,波动不明显.体温>37.4℃,WBC 8.2×109/L,N 0.78,E 0.03.诊断为肛周脓肿(左).沿肿物突起明显处行放射状切开2cm,立即有少量脓液伴近百条蛲虫自脓腔涌出,扩大切口,见腔内有一罕见虫团,由大量活体蛲虫相互缠绕聚集,直径约2cm,即用药膏匙沿脓腔一侧伸入腔底,挖出虫团,清除其余散在蛲虫,用双氧水、甲硝唑液反复冲洗脓腔,再行内口切开.给肠虫清400mg顿服,10天再服400mg,住院半月而愈.

    作者:张连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比观察

    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22~63岁,其中37例在40岁以下,占82.2%.分一期根治术组24例,切开引流术组21例.肛提肌以下浅部脓肿36例,其中皮下脓肿23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3例;肛提肌以上深部脓肿9例,其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4例.

    作者:刘晨;周方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肛瘘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为了提高肛瘘的诊疗质量,选取肛瘘病人7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7MHz浅表小器官探头与5~7.5MHz直肠腔内探头(EUS)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方法,并经临床手术或病理验证,其中43例肛周脓肿之部位、范围、大小、形态等诊断准确;8例肛周囊肿有3例合并肛瘘;25例肛瘘管道走向可确定,但内口位置则较难观察.认为超声检查特别是EUS在肛瘘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为;杨光;令狐庆;赵跃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