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裂切除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张志群;吴秀生;徐利远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 切除, 内括约肌切断, 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断治疗, 疗效
摘要:我们采用肛裂切除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1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的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浅插管滴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的临床疗效,将14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浅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75.8%,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浅插管滴注保留灌肠,减轻了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患者对痔的刺激,提高了疗效.

    作者:李铭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12例

    1997~2005年我科采用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2.5岁.其中汉族9例,维族2例,回族1例.临床表现:骶尾部反复肿痛流脓,病史2个月至3年.其中1例窦道长达15cm(自尾骨尖至腰骶关节处).12例均经临床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尾部藏毛窦.

    作者:单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枯痔钉治疗内痔40例

    自拟组方制作枯痔钉治疗血管肿型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荆防洗剂加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30例

    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荆防洗剂加LC型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其恒;张淑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凝酶在肛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观察血凝酶在肛肠外科手术中及术后的止血效果,将240例肛肠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血凝酶组120例,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血凝酶;对照组120例,术后应用氨基苯酸(止血芳酸)和酚磺乙酸(止血敏).定时记录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以及术后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病人例数.结果显示,术前、术后3h和术后1d,血凝酶组PT、FIB、APTT无显著变化,对照组PT、APTT高于术前(P<0.05).血凝酶组术后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病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果表明,在肛肠外科术前、术中、术后使用血凝酶对于肛肠病手术有较好的预防出血及止血作用.

    作者:韩旭;李霜;方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常见肛肠病的过度治疗问题

    肛肠病过度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常致并发症,现就这一问题与同道们商榷.常见肛肠病-痔、肛瘘、肛裂、肛周尖锐湿疣等的过度治疗包括矫枉过正的治疗、重复治疗、繁琐治疗,现将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高彦明;张庆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联合方法镇痛在痔病术后的临床应用

    为了探讨硬膜外缓释镇痛联合局部应用长效止痛剂用于痔病术后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将10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联合方法镇痛组33例)术后采用硬膜外缓释镇痛泵(PCEA泵)联合术后局部应用复方亚甲蓝液镇痛;B组(硬膜外缓释镇痛组32例)术后应用PCEA泵镇痛;C组(局部长效麻醉镇痛组35例)手术后局部应用复方亚甲蓝液镇痛.观察指标包括:生理指标,疼痛,镇痛治疗的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各时点疼痛评分结果,说明手术后早期(24h内)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术后24~72h联合方法镇痛效果明显,而单纯应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效果差,局部应用长效镇痛剂镇痛效果尚可.结果表明,联合方法镇痛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模式的镇痛方法,且具有安全性.实施镇痛时应注意加强护理监测,重视术后的疼痛评估,预防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一步提高镇痛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李贵信;辛学知;夏建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加内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865例临床观察

    为了提高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后口服中药加痔核内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865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有效率100%.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黏膜外翻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作者:雷雨;周忆;李凌琳;王才刚;李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肛裂切除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我们采用肛裂切除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1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群;吴秀生;徐利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两种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为了比较线形剥扎法与V形外剥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40例环状混合痔分为两组各20例.结果显示,两组创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线形剥扎法各临床疗效指标明显优于V形外剥内扎法组,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梅;王华;白金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点缝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痔35例

    我院2003~2004年对Ⅱ,Ⅲ期内痔、混合痔采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分点位结扎,结扎点下注射1:1消痔灵液,现将术后疗效、疗程及并发症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树勋;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注射结扎电容场侧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36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重度混合痔一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对治疗组360例和对照组350例重度混合痔分别进行了注射、结扎、电容场、侧切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随访5年.结果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100%和68.6%;5年复发率分别为3.1%和33.4%;5年肛裂发生率分别为2.5%和12.0%;术后大出血分别为1.1%和4.9%;肛门狭窄分别为0和9.1%;口服止痛药分别为3.3%和47.4%.结果表明,重度混合痔采用注射、结扎、电容场、侧切一期综合手术治疗是可行的,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付彦春;刘克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40例

    我院外科肛肠组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采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治疗各种类型的痔共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铁强;何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肛垫悬吊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肛垫悬吊钳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价值,依据痔的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学说,参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操作原理,自行设计了肛垫悬吊钳.通过悬吊肛垫切除痔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为研究组,并以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创口疼痛、尿潴留、创口水肿、肛门坠胀、创口愈合时间和随访(痔突出或脱出、便血)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创口疼痛程度、创口水肿和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肛垫悬吊钳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能使肛垫及肛管黏膜上移,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及结构,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作者:林国强;池伟;蔡丽群;张学淼;倪跃忠;夏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单纯主腔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53例

    我科采用单纯主管切开一次性治愈肛周多间隙脓肿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20~56岁;病程5d至半年.肛门后深间隙脓肿并一侧坐骨直肠窝脓肿33例,并直肠后间隙脓肿及直肠黏膜下脓肿10例,并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8例,肛门前浅间隙脓肿并一侧坐骨直肠窝脓肿1例,并黏膜下脓肿1例.本组51例内口均在肛门后位肛窦附近.

    作者:缪红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为了更好地解决肛肠病手术后镇痛问题,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长强穴及局部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126例.术后第1天Ⅲ级疼痛1例(0.8%),术后第7天已无Ⅲ级疼痛,术后止痛效果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亚甲蓝浓度不应超过0.33%,一次局部用量不超过30mg.

    作者:莫立显;宋林娅;林毅;陈茂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不同浓度亚甲蓝混合液对痔切除术后止痛效果的观察

    我们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蓝混合液用于缓解痔术后疼痛,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亚甲蓝混合液低浓度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15~76岁.Ⅲ期内痔7例,Ⅳ期内痔16例,静脉曲张性混合痔9例,结缔组织性混合痔11例,环状混合痔9例.亚甲蓝混合液高浓度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16~74岁.Ⅲ期内痔6例,Ⅳ期内痔12例,静脉曲张性混合痔9例,结缔组织性混合痔4例,环状混合痔18例.

    作者:高春波;张俊萍;樊红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PPH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

    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痔切闭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少宏;王秀成;吴文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痔血胶囊联合太宁栓治疗痔出血45例

    对痔出血患者在口服痔血胶囊的同时,联合使用太宁栓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注外切皮肤留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采用内注外切皮肤留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治愈率97.5%,随访1~2年未见复发.该手术方法既能切除所有混合痔之静脉曲张组织,又能保留正常肛管皮肤黏膜组织,且对肛垫的完整性无较大损害,达到环状混合痔手术一次性成功,无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作者:吕灵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