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学;范运金;陈鲜华;王秀成;黄勇
采用切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2例;年龄38~70岁.男性中有6例合并Ⅲ期内痔,女性中合并直肠前突21例,并直肠黏膜内脱垂26例.经过注射(封闭)、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18例.
作者:胡志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完全性直肠脱垂简便实用术式,采用经肛直肠黏膜、黏膜下多点缝扎加肛门外括约肌缩短成形术治疗20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20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19例随访6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果表明,使用经肛直肠黏膜、黏膜下多点缝扎加肛门外括约肌缩短成形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方法简便、有效,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李兆德;赵迎春;王立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耻骨直肠肌断离加直肠黏膜、部分直肠肌缝合治疗直肠前突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8例均系非经期经产妇;年龄29~61岁;病史1~27年.生育1~4胎,均系自然分娩.部分患者合并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或套叠等.直肠指诊在肛管上方的直肠前壁可扪及突入阴道的薄弱区,个别严重者将阴道后壁推至阴道外口.
作者:任天华;丁少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改善直肠前突的疗效,减少复发率,寻找治疗直肠前突的合理方法,将传统的Block术式改良,对直肠前突囊袋分区,通过分区进行闭合式修补,使直肠前壁形成3个平行排列柱状结构.结果:痊愈18例,显效3例,有效率100%.随访2~4年,无复发.结果表明,经直肠排列柱状闭合式修补对女性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无并发症.
作者:徐永强;吴庆平;孟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观察改良荷包式缩肛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选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下潜行波纹状环肛缝合,并行肛尾缝的强固缝合,达到缩肛固脱直肠的目的.该法施治6例,全部治愈,住院6~14d,平均8.7d.结果表明,该术式环肛荷包式潜行缝合,皮面无切口,无外露线段,创伤小,术后不需拆线,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作者:胡志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有效的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并防治术后便秘,对20例病人采用改良盆腔紧固术.术后随访1~6年无复发,无便秘.结果表明,改良盆腔紧固术能很好地解决直肠脱垂和便秘两大问题.
作者:孙军席;郭澎;王海霞;杨建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吻合器治疗直肠内脱垂的适应症、方法、疗效及安全性和实用性,经肛用33mm吻合器环状切除直肠黏膜术治疗直肠内脱垂46例,手术时间平均10min,术后住院时间2~5d.术后症状消失,效果满意.结果表明,吻合器治疗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任翔英;丁智勇;汤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采用肠管脱出后注射法治疗小儿脱肛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12岁.
作者:张荣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用自拟升提汤治疗35例盆底松弛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平均59.5岁,病程0.5~11个月.药物组成及用法:炙黄芪30g,升麻5g,炒白术30g,肉苁蓉30g,生首乌20g,桑椹子20g,杜仲15g,桃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15d为1疗程.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0~2003年收治直肠前突患者102例,均为女性,年龄40~74岁,平均56岁,入院后行直肠前突修补术,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对7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直肠前切除术.7例随访3个月至4年,无复发、便秘,无术后近期死亡、并发症.结果表明,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卢庆华;蒋干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采用注射方法治疗直肠脱垂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2例,女78例;年龄18~75岁,其中18~20岁5例,21~30岁15例,31~40岁25例,41~50岁50例,51~60岁45例,61~70岁7例,71~75岁3例.其中直肠内脱垂110例,Ⅰ度脱垂25例,Ⅱ度脱垂13例,Ⅲ度脱垂2例;病程1~10年125例,11~20年14例,21~30年9例,31~40年2例.
作者:王朝友;李洪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大黄和金银花二味中药泡服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0例,女80例;年龄18~50岁125例,50岁以上75例.内痔15例,外痔20例,混合痔80例,肛裂50例,肛周脓肿15例,肛瘘20例,均伴术后便秘.
作者:王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40岁.排便困难2年,5~7d排便1次,为干硬粪块,每天需服果导3~8片.粪嵌顿前2d行排粪造影检查,经肛门灌入钡剂.临床诊断为:(1)直肠前突;(2)耻骨直肠肌痉挛;(3)陈旧性肛裂.来院就诊前肛门憋胀伴下坠感,多次排便未能排出粪便及钡剂,局部使用通便栓、开塞露无效,腰背部、双胯疼痛,坐立不安,来院就诊.直肠指诊:肛管内有一约4.0cm×4.5cm大小之硬块堵塞肛门.
作者:海燕;郑嘉荣;魏卿;谢继庆;李华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寻求一种简单、方便、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方法,在常规球囊逼出试验基础上,对测试阳性者,加用拉力将球囊拉出,记录拉出力量.结果50例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球囊逼出试验阳性者27例,占84.4%,阳性者大多需加200~500g拉力拉出球囊.结果表明,球囊逼出试验对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有辅助诊断价值,并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加拉力的测试方法可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秦兵芬;汤献忠;陈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加消痔灵注射及肛门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27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2例,女141例;年龄9~86岁;病程6个月至12年.直肠黏膜脱垂Ⅰ度34例,Ⅱ度62例,Ⅲ度88例,内脱垂89例.采用单纯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73例,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术103例,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加消痔灵注射术加肛门紧缩术68例.
作者:赵海静;茹金霞;杨秀丽;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采用莫沙必利加麻仁滋脾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60~80岁;病程1~10年.治疗方法及疗效:口服莫沙必利(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5mg,每日3次,加服麻仁滋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1周疗效不明显,2周有效,4周疗效显著,8周与4周相似.总有效率98.3%.
作者:白士丁;吴晓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采用经直肠入路,以四边法(边牵、边切、边缝、边扎)治疗直肠前突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1~67岁,病程0.5~20年.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平均约30min,有手助排便史者6例.直肠指诊:于直肠前壁齿状线上触及一圆形或卵圆形凹陷的薄弱区.直肠排粪造影:中度前突10例,重度前突13例.23例均于排粪终末有钡剂滞留.
作者:张志强;孙广亮;刘国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1:1消痔灵液对直肠黏膜脱垂者行黏膜下点状注射,对完全性直肠脱垂行直肠周围注射.结果:儿童7例均一次治愈,成人19例中,一次治愈12例,二次治愈4例,3例明显好转.有效率100%,治愈率88.5%.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注射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治疗直肠脱垂的有效方法.
作者:邢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穴位埋线加后位扩肛法治疗习惯性便秘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39例;年龄18~70岁;病程2~3年.10d以上排便1次5例,3~5d排便1次40例,隔天或每日排便1次7例.伴有肛裂24例,痔22例.全部患者都有长期依赖泻药史.
作者:周文华;王立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