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玉;徐子鹏
高位肛周脓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先切开引流,待脓肿好转形成瘘道后再予以切开,或一次切开结合挂线法.其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处理不当可引起肛门畸形,影响肛门正常功能.近年来,我院对4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直肠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 muscle syndrome,PMS)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厚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治疗主要以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为主,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外科手术治疗PMS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并且并发症较多.为提高PMS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手术治疗PMS的有效方法,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改良设计了“经肛尾缝旁入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并应用该术式治疗PMS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刚;付景发;赵志辉;赵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PH操作简单,治疗痔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但随着PPH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如何避免及更有效地无创松解PPH术后直肠狭窄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6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行PPH治疗痔患者1036例,随访1~2年,成功随访803例,经肛门指诊确诊直肠狭窄23例.现将23例痔PPH术后发生直肠狭窄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本腾;赵燕;苏学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总结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体会,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对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单纯切开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近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远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开窗加切开挂线法治疗,蹄铁型肛瘘采用皮桥旷置法或切开缝合法治疗,术后给予全面护理.结果显示,1次手术治愈63例(98.4%),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和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复杂性肛瘘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术后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柳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多年龄较大、全身机能减退,心肺功能较差,行切开排脓或换药时的巨大疼痛,极有可能诱发各种意外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甲硝唑液冲洗脓腔治疗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取得满意疗效,与予传统切开排脓处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安国;梅荣;王文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05年7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对856例肛门病术后患者给予自制优泰洗剂熏洗坐浴,以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经观察发现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56例患者中,男442例,女414例;年龄16~71岁;病程6个月至30年;痔术后336例,肛瘘术后291例,肛裂术后198例,肛门尖锐湿疣术后31例.
作者:刘鸿飞;曹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观察复方苦参洗剂对家兔及豚鼠皮肤的毒性作用,本研究用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显示,用复方苦参洗剂外涂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发生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豚鼠皮肤也未发生过敏性反应.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洗剂是安全的外用制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左进;赵景文;甄熙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将218例肛裂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及伴有的并发症等情况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Ⅰ期肛裂为发病15d以内,裂口为完整新鲜的单纯梭形溃疡,给予保守治疗;Ⅱ期肛裂为发病15d至1个月,溃疡边缘增厚,括约肌外露,剧烈疼痛,无裂痔或裂痔很小,给予侧位切断括约肌扩肛缝合术治疗;Ⅲ期肛裂为发病1个月以上,形成慢性溃疡,并发裂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裂口感染、皮下瘘等,给予后侧位切断括约肌加扩肛治疗.各期肛裂治疗时均配合内服中药调理,中药局部熏洗坐浴.结果显示,Ⅰ期肛裂22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d;随访半年复发2例(9.1%).Ⅱ期肛裂65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3d;随访半年复发3例(4.6%).Ⅲ期肛裂131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8d;随访半年复发2例(1.5%).总治愈率为96.8%(211/218).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肛裂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德霞;张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外Paget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容易误诊误治,我院误诊肛周Paget病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70岁.因“肛周出现新生物伴潮湿、瘙痒6个月余”于2010年9月21日入院.患者有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手术史伴骨转移病史1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无消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肛门周围皮肤颜色加深,潮湿,可见散在分布丘疹状、蕈状新生物,直径0.5~1.5cm不等,质脆,易出血.肛门指检:进指7cm未扪及直肠包块,指套无血染.胸部X线片和腹部B超检查未见转移灶.
作者:贾承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观察高效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行性,我院应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M组)、他克莫司胶囊(T组)、环孢素软胶囊(C组)口服治疗UC患者各100例,并对患者的耐受性、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疾病活动指数(DAI)、内镜下肠黏膜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示,3组患者中因药物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等而退出研究49例,其中M组9例(9.0%),T组30例(30.0%),C组10例(10.0%).3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都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均很快恢复.3组患者治疗后DA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M组、T组和C组内镜下肠黏膜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0.4%(55/91)、51.4%(36/70)和45.6% (41/90).结果表明,高效免疫抑制剂治疗UC疗效肯定,而且安全性高,为UC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又一途径.
作者:胡金玉;徐子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将24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8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8%(109/120);对照组治愈65例,有效2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7.5%(93/12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肛窦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政佐;周秀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对照组予思密达口服或保留灌肠、抗病毒药静脉滴注等,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7例,有效3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6例.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为3~5d,平均3.5d;对照组疗程为5~7d,平均5.6d.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余永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环状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但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水肿、疼痛等并发症.为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促进创口愈合,我科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大黄甘遂汤坐浴,取得满意疗效,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成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比较痔手术创面缝扎止血与填塞止血的效果,回顾2008~2010年我科经手术治疗的368例混合痔患者资料,其中183例患者痔手术创面采用缝扎法止血(治疗组),185例患者采用填塞法止血(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痔创面出血2例(1.09%),对照组术后痔创面出血10例(5.40%),治疗组痔创面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痔手术创面缝扎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填塞止血.
作者:邹平峻;陈晓平;许文彬;赵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痔是指肛垫的异常移位或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改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原因并不完全明了,一般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及认为其与遗传、饮食及地理环境等有关的理论.妊娠期女性腹内压力增加及激素水平升高,故孕妇易患痔病.国外文献报道,有25%~30%的孕妇患有痔病,到妊娠后期甚至有高达85%孕妇受此困扰[1,2].
作者:戴秋安;谢小兰;朱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保留肛垫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本研究对比分析采用保留肛垫外痔组织切除方法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男32例,女3例;年龄21~58岁.对照组男28例,女7例;年龄2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海燕;乌荣格根;王占华;王爱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将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疼痛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天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徐益霞;巩曼华;苏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11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于H2O2造影下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行普通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主瘘管、支瘘管及内口的显影情况,将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主瘘管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7%(51/55)和90.9%(50/55),P>0.05;支瘘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4%(35/41)和63.2%(24/38),P<0.05;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4%(47/52)和55.1%(27/49),P<0.05.结果表明,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可清晰地对肛瘘主瘘管、支瘘管、内口显影,在肛瘘的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潇潇;徐敏;杨峰;陈小岚;刘民生;王满;田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将576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8例.观察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剧烈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和PPH治疗重度内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TST明显优于PPH.
作者:王剑峰;于广秋;郭旭;徐孟;闫序波;孙旭;赵德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已成为病死率增速快的一类肿瘤.据2012年6月举行的第八届上海国际结直肠癌高峰论坛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每年上升速度约为4.2%,远高于2%的国际上升速度.在结直肠癌中,30%~40%源自直肠,即距肛缘15cm以内的肿瘤[1].虽然根治性手术目前仍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随着个体化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使得多元化治疗必将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作者:臧健;俞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