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直肠穿孔1例

范月波;纪伟;许传礼;李德广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64岁.因突发下腹痛7h急症入院.患者于2014年2月22日9时突然出现腹痛,以下腹部为著,呈持续性,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测体温,无腹胀,未行诊治,腹痛加剧,并弥漫至全腹.患者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无剧烈运动史及腹泻史,排便不规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洗坐浴加红外线理疗在肛周疾病术后的应用

    2013~2014年,我院对96例肛周疾病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坐浴加局部红外线理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14~58岁,平均46岁.治疗方法:应用中药熏洗坐浴加局部红外线理疗.中药组方为金银花10 g,地榆10 g,败酱草10g,上药水煎取汁200ml.每天清洁肛周,用加热过的药液熏洗坐浴20~30 min;卧床休息15 min,局部再用红外线理疗15~20 min.早晚各1次,5d为一疗程.如果创面较大较深,可持续治疗2个疗程.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肛门坠胀的病因概述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以自觉肛门坠胀不适为主,或伴有肛门异物感、阻塞感、便意频频等症状,可伴有多疑、烦躁、焦虑等精神症状.肛门坠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伴发于肛管直肠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科疾病、手术刺激等,精神类疾病亦可导致.肛门坠胀在中医学中没有明确的病名,与“后重”相类同,也称为“肛门痛”、“魄门疼痛”、“大肠胀”[1].该病症多缠绵难愈,轻则数周,重则数年,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相关临床研究数据表明,15%肛肠科患者有肛门坠胀症状[2],而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一病症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对肛门坠胀这一病症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亦逐渐增多.兹概述如下.

    作者:魏淑娥;韩克舜;于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伪膜性肠炎1例

    患者女,73岁.因反复腹泻、腹痛30 d余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50 d前于外院行左膝关节置换术,连续应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20 d,住院期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日行3~4次,稀糊便,腹胀、腹痛,便后痛减.出院后病情加重,大便日行8~10次,质稀溏,自觉肛门内有黄绿色粪水流出,纳眠差,小便调.患者来我科就诊.门诊肛门指检:直肠下段未触及明显肿物;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示大便潜血阳性.

    作者:赵庚;梅笑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TST STARR+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TST STARR+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此法治疗的20例重度环状脱垂性痔患者资料,就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组2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 min.切除组织质量10~15 g,平均12.1 g;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d;住院费用12 327~16108元,平均13 185元.术后需要辅助止痛治疗7例;尿潴留需导尿处理1例;排尿不畅6例,经治疗很快缓解;无大出血发生.术后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顽固性肛门直肠痛、直肠阴道瘘、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TST STARR+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痔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翁立平;季利江;周建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累及阴囊的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47岁.因“反复肛旁肿痛、流脓6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6个月前患者进食辛辣食物、饮酒后,肛门左后侧出现红肿疼痛,并流异常分泌物,呈脓性,量少,无出血,无畏寒发热,患者未予重视,自行使用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2个月前患者饮酒后,肛周红肿疼痛加重,流异常分泌物,呈脓性,量不多,无畏寒发热,患者自行使用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复杂性肛瘘”收入院.

    作者:王芳;廖行忠;张川;洪敦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PH加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425例疗效观察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425例,取得显著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3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讨论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其中男227例,女198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岁;病程1~30年;混合痔之内痔Ⅲ期312例,Ⅳ期113例;合并血栓性外痔61例,将脱垂内痔还纳后肛周仍有明显外痔者72例;痔出血导致重度贫血35例.

    作者:茆成祥;严理奇;岳海岭;刘宙;陈业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探讨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应用效果,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前一天口服磷酸钠盐(90 ml)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袋,137.5 g),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即在口服磷酸钠盐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基础上,于术前晚及术日晨给予清洁灌肠.对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显示,两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均因反复如厕而影响睡眠,较痛苦.结果表明,单纯口服磷酸钠盐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可取得与常规术前准备相同的效果,而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琳;杜斌斌;王小英;陈玲娟;李德芳;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肛门直肠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肛门直肠疾病,尤其是一些重症患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肛门直肠血管、淋巴和神经丰富,而且与尿道、前列腺、膀胱颈等器官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术后出血、尿潴留、疼痛、水肿等,患者痛苦大,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本文总结肛门直肠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龙;邓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肛周脓肿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外治法综述

    肛周脓肿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1].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口服药物和局部使用抗生素的保守治疗往往很难取得效果,外科手术方法是其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创面愈合的迁延,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经过医学界学者的不断总结与创新,一些安全有效,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处理方法也不断问世,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笔者就近年来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陈植;李忠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口服配合直肠滴注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6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直肠滴注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8~76岁,平均42岁;病程3~12年,平均7年.治疗方法: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直肠滴注法治疗.

    作者:史树勋;张小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味四物汤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加味四物汤口服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将33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以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四物汤口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加味四物汤能够改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邓泽潭;邓萍萍;王健;邓卫卫;嵇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成年人肛乳头形态、大小及分布观察

    为观察健康成年人肛乳头形态、大小及分布,我们对890名健康成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肛乳头出现率为29.55%(263/890).肛乳头分布:1~2点位165枚(29.46%),5点位72枚(12.86%),9~11点位164枚(29.29%),12点位36枚(6.43%),6点位10枚(1.79%).肛乳头基底宽度为(5.26±1.29) mm,高度为(3.59±0.97) mm,基底宽度大于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乳头以胸膝位1~2点位、5点位、9~11点位为密集.正常成年人肛乳头基底宽度大于高度.

    作者:刘百羽;田玉芹;齐光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肠运输试验联合排粪造影在慢性便秘进一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为评估结肠运输试验联合排粪造影检查对慢性便秘进一步诊断的价值,对14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便秘的患者采用数字胃肠机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检查(检查前给予结肠灌洗).结果显示,1)结肠运输试验结果:结肠运输正常35例,运输异常105例.2)动态排粪造影结果:正常24例,异常116例.116例异常者中,直肠前突29例,直肠前突+会阴下降30例,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16例,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17例,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4例,乙状结肠冗长+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盆底)肠疝+会阴下降6例,会阴下降5例,盆底痉挛综合征4例,内脏下垂+会阴下降5例.3)综合结果:81例同时有结肠运输异常和出口梗阻.结果表明,结肠运输试验联合排粪造影检查在慢性便秘患者进一步诊断中应用价值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廖建伟;王文献;李松山;王珂;田力;刘佃温;李超;舒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Fox O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为探讨Fox O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48例大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 O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HC检测结果显示,Fox O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5.00%,12/4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8.75%,33/48),P<0.05.FISH检测结果显示,48例大肠腺癌组织中32例显示阳性.IHC与FISH检测结果基本一致,r=0.340,P<0.05.结果表明,Fox O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这可能是导致结肠腺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凤辉;蔡玮;梁小芹;王卓;王玲;王金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为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回顾2014年1~6月我院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135例患者资料,对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采用辅助通气情况、麻醉后出院评分(PADSS)和检查整体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检查前相比,患者检查中、检查后SBP、DBP和HR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下降幅度均不超过20%;SPO2术中下降明显,2例患者出现呼吸暂停,SPO2<90%,需给予辅助通气,术后SPO2无降低;患者PADSS评分均达到9分.结果表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可以满足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要,且安全,起效快,但是仍有发生呼吸暂停的可能,检查前需准备好辅助通气设备.

    作者:云海利;张俊峰;张鸭娥;赵克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子结肠镜联合肛门镜取出大肠异物1例

    患者男,30岁.因“大肠内异物26 h”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诉26 h前将1个长约20 cm、直径2.3 cm的圆型玻璃试管塞入肛内,无法自行取出,来我院就诊.患者肛门胀痛、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腹痛,小便不畅.查体:神志清,腹平坦,无压痛,叩鼓音,肠鸣音4次/min,指诊未触及异物.

    作者:朱林存;李婷;于红燕;牟冬平;张红艳;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会阴修补术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撕裂伤9例临床分析

    陈旧性会阴撕裂伤主要是由于分娩时会阴损伤未及时缝合或者缝合后创口未愈所致.Ⅲ度会阴撕裂是指撕伤包括阴道黏膜、会阴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会阴浅深横肌、肛提肌以及肛门括约肌.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采用会阴修补术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撕裂伤9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余萍;陈敏;黄德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鞠应东教授中药药线炮制及肛肠疾病治疗经验

    鞠应东,主任医师,教授,泰山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首都中医健康中心客座教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肛肠联盟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指导老师,山东省发明协会会员,聊城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聊城市发明协会常务理事,聊城名中医药专家.

    作者:李强;宋伟;邵洪锦;杨政;夏超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肛管癌治疗概况

    肛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肠道恶性肿瘤,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在肛管癌中75%~80%是鳞状细胞癌,其他为腺癌、腺鳞癌,另有发病率更低的黑色素瘤等.张小龙等[1]认为,我国肛管癌所占比例在15年内无明显变化.国内在肛管癌研究方面文献资料不多,我国肛管癌与欧美国家相比发病率低,在有限的肿瘤统计资料中[2],多未将肛管癌单独列出而是将其放在结直肠肿瘤中.

    作者:方锡才;应月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为探究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的30例高位肛瘘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患者均一期手术治愈.住院时间15~53 d,平均25 d;平均创面愈合时间50 d.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前术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大缩榨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对肛门功能影响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冯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