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娥;韩克舜;于志敏
肛周脓肿又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1].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口服药物和局部使用抗生素的保守治疗往往很难取得效果,外科手术方法是其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创面愈合的迁延,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经过医学界学者的不断总结与创新,一些安全有效,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处理方法也不断问世,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笔者就近年来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陈植;李忠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加味四物汤口服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将33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以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四物汤口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加味四物汤能够改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邓泽潭;邓萍萍;王健;邓卫卫;嵇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我院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48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疗效肯定,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绍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TST STARR+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此法治疗的20例重度环状脱垂性痔患者资料,就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组2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 min.切除组织质量10~15 g,平均12.1 g;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d;住院费用12 327~16108元,平均13 185元.术后需要辅助止痛治疗7例;尿潴留需导尿处理1例;排尿不畅6例,经治疗很快缓解;无大出血发生.术后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顽固性肛门直肠痛、直肠阴道瘘、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TST STARR+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痔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翁立平;季利江;周建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425例,取得显著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3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讨论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其中男227例,女198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岁;病程1~30年;混合痔之内痔Ⅲ期312例,Ⅳ期113例;合并血栓性外痔61例,将脱垂内痔还纳后肛周仍有明显外痔者72例;痔出血导致重度贫血35例.
作者:茆成祥;严理奇;岳海岭;刘宙;陈业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4年1~12月,对112例痔患者在阴部管局麻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morrhoids,PPH),临床观察发现,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2例患者中,男74例,女38例;年龄16~73岁,平均45.0岁;病程1~15年,平均5.6年;混合痔64例,内痔48例.患者均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确诊.
作者:李立;邢惟俊;贺彩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双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我科采用双环切术治疗的31例重度混合痔(观察组)患者资料,并与采用改良Milligan-Morgan术治疗的33例重度混合痔(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术后肛周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口全部一期愈合,对照组3例创口未能一期愈合.观察组术后1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扩肛后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均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严重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双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轻,创面愈合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但术后有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可能,应注意扩肛.
作者:赵义瑞;史路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肛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肠道恶性肿瘤,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在肛管癌中75%~80%是鳞状细胞癌,其他为腺癌、腺鳞癌,另有发病率更低的黑色素瘤等.张小龙等[1]认为,我国肛管癌所占比例在15年内无明显变化.国内在肛管癌研究方面文献资料不多,我国肛管癌与欧美国家相比发病率低,在有限的肿瘤统计资料中[2],多未将肛管癌单独列出而是将其放在结直肠肿瘤中.
作者:方锡才;应月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陈旧性会阴撕裂伤主要是由于分娩时会阴损伤未及时缝合或者缝合后创口未愈所致.Ⅲ度会阴撕裂是指撕伤包括阴道黏膜、会阴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会阴浅深横肌、肛提肌以及肛门括约肌.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采用会阴修补术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撕裂伤9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余萍;陈敏;黄德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回顾单纯应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经胃管给予中药汤剂,神阙穴外敷中药散)治疗的直肠癌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43例)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41/43),平均治愈时间为11.0d;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27/34),平均治愈时间为22.3 d.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而且疗程短.
作者:梁建斌;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女,73岁.因反复腹泻、腹痛30 d余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50 d前于外院行左膝关节置换术,连续应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20 d,住院期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日行3~4次,稀糊便,腹胀、腹痛,便后痛减.出院后病情加重,大便日行8~10次,质稀溏,自觉肛门内有黄绿色粪水流出,纳眠差,小便调.患者来我科就诊.门诊肛门指检:直肠下段未触及明显肿物;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示大便潜血阳性.
作者:赵庚;梅笑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直肠滴注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8~76岁,平均42岁;病程3~12年,平均7年.治疗方法:采用中药口服配合直肠滴注法治疗.
作者:史树勋;张小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究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的30例高位肛瘘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患者均一期手术治愈.住院时间15~53 d,平均25 d;平均创面愈合时间50 d.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前术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大缩榨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主管病灶碟状切除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对肛门功能影响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冯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齿状线上黏膜套扎并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回顾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于我科行齿状线上黏膜套扎并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134例)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102例)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痔核脱落时间及出血、尿潴留、水肿、疼痛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齿状线上黏膜套扎并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守月;闫秋芳;吕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盆底结构对维持盆底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妊娠、分娩、年龄等因素均可引起盆底结构改变,同时,盆底结构改变又是导致盆底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超声检查已逐渐成为诊断盆底疾病的首选工具.其能同时在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清晰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并动态观察盆底器官的形态功能的变化.本文就三维超声在评估盆底结构(如肛提肌、盆膈裂孔)中的应用做一简述.
作者:王双垚;杨环月;孙洪军;王志民;高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外痔弧形切除联合内痔胶圈套扎术(R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外痔弧形切除联合R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均为1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痔弧形切除联合RPH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锋;赵立明;陈勇;潘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们采用部分剥离缝扎结合局部硬化剂注射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1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1岁,病程2~10年,均合并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混合痔和肛乳头肥大.
作者:郑晓敏;郑桂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观察大黄消痔栓用于混合痔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凡士林纱条外敷创面换药,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换药基础上每日给予大黄消痔栓1枚纳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皮疹、恶心呕吐、肛门瘙痒、成瘾性、多汗、嗜睡、感觉性肛门失禁等不良反应.2)观察组术后48 h内不同时点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术后第3、5、7天肛缘水肿程度亦轻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大黄消痔栓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换药,可减轻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霞;赵高斯;张小元;谷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探讨保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25例结直肠癌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患者资料.结果显示,2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果表明,保守治疗术后炎症性肠梗阻安全有效.
作者:王景新;王君华;宁志远;王乃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女,64岁.因突发下腹痛7h急症入院.患者于2014年2月22日9时突然出现腹痛,以下腹部为著,呈持续性,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测体温,无腹胀,未行诊治,腹痛加剧,并弥漫至全腹.患者既往无外伤、手术史,无剧烈运动史及腹泻史,排便不规律.
作者:范月波;纪伟;许传礼;李德广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