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威
目的:观察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 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单纯服氯氮平的对照组和舒血宁并用氯氮平的研究组各 30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服氯氮平剂量不变动.选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动态观察治疗 4、8、12、16周的病情变化.结果:加用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疗效,SANS降分显著(P<0.05). 2组 NOSIE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并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舒血宁并用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较单一氯氮平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舒血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新药.
作者:吕红艳;杨旭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 CT扫描在临床广泛应用及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髋臼骨折的诊断、分类、治疗已受到重视. 1993年 3月~2000年 12月我们收治髋臼骨折 3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对该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秦科子息;张家荣;蒙仁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化学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疗效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特别对骨髓的抑制是普遍存在的.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自 1981~1999年用耳体针结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江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 2组;观察组 90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 60ml加入 0.9% N.S或 5% G.S500ml中静滴;对照组 90例,给予脉络宁 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中静滴,均为每日 1次,疗程 14天;结果:表明观察组有效 67例,有效率 74.4%,对照组有效 65例,有效率 72.2%,显示刺五加对脑梗死的疗效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脉络宁对脑梗死的疗效相似,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圣洪平;陆庆生;许敏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劳损性疾病,其中食道性颈椎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颈椎病类型 [1],关于这类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见,现将笔者自 1998年 7月~2001年 1月间,运用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2]治疗该类型颈椎病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高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由基对人体有强大的破坏作用 [1,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密切关系,其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是临床上主要监测指标 [3,4,5],但针对颈椎病的相关实验研究尚有待深入,为此,我们在 1998~2000年期间运用颈椎病动物模型进行了此方面的对比探讨.
作者:周红海;沈培芝;徐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国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中药资源大规模普查后的统计,我国中药资源共有 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 11 146种、药用动物 1 581种、药用矿物 80种 [1,2]. 收载入 1999年 9月出版的当代本草代表作 < 中华本草 > 的药物共有 8 980种. 广西是拥有丰富中药资源的排前省份,收载入 < 广西中药资源名录 > 的药物共有 4 623种(其中药用植物 4 064种、药用动物 509种、药用矿物 50种)[3],但国内各地的药材公司(或各地的药材站)所收购经销的中药品种大约是 500~1 100种 [1]. 中药品种繁多,中药习用品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谢崇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肺炎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由于目前耐药现象增加,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需较长时间,为缩短治疗时间,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 1995年 5月~2001年 6月,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治疗各型肺炎 8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冠新;黄邕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 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或血管在短暂时间内闭塞,血流中断后因自然开放或药物作用,机械再通等,使血流重新灌注心肌而发生新的生理、生化改变造成的心律失常,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广泛的研究,其中,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实验性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兹就有关文献资料作综述如下.
作者:张以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便秘是骨伤科常见的伴发病症,它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病情恢复,中医学对便秘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2000年在我科住院的骨伤患者中有 86例发生便秘,经合理辨证施护,均在 1~3天内解除便秘. 现将辨证施护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柯家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急诊住院病例,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5例,年龄大的 80岁,小的 4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中的中风诊断标准. 1.2 出血部位左基底节区 4例,右基底节区 5例,丘脑区 3例,颞叶区 2例,左额叶区 1例,内囊区 2例,外囊 2例,脑干 1例.
作者:宫照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脊柱损伤并发内科疾病,在骨伤科或内科尚未引起重视. 笔者在骨科临床中发现,通过治疗脊柱损伤,可以治愈因此而致的内科疑难病,现举典型病案加以讨论.
作者:李建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性,62岁,2000年 6月 3日初诊. 因反复头痛、目眩 1月余,再发并加重 3天入院. 自诉于入院前 1月因劳累后自觉头痛,以头顶部刺痛为甚,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偶觉目眩,闭目休息时好转. 曾在我院内科门诊经复方丹参针活血化瘀,谷维素、维生素 B1调节植物神经,以及止痛等治疗后,病情稍缓解. 3天前又出现头顶部刺痛、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夜寐不安,面色晦暗,活动迟钝,目无精彩,神疲懒言,饮食减少,曾在院外私人诊所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无好转而入院. 查体 : 血压 20/13kPa,神清,形体消瘦,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锥体束征(+). 既往曾患颈椎病病史.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示 : 左枕顶叶脑肿瘤.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9年1月以来,我科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自拟中经Ⅱ号,并用于临床治疗 100例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雍胜海;谢涛;何旭明;周义杰;吴子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 1998年 6月~2001年 6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癌性骨痛患者 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洪波;肖跃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李锡光教授,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广西中医内科学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胸痹的发病机理有着独到的见解;精通心电图知识,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更能融汇中西. 笔者从师近 3年,收获颇丰. 兹就李老师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特色作如下撮要.
作者:张振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 63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 2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免煎中药颗粒,每日 1剂,以 200ml开水冲后分 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大黄虫丸,每次 6g,每日 2次.2组根据不同病情加用复合维生素 B、维生素 C、强力宁等.3个月为 1疗程,2组均观察 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HA、LN、IVC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采用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寿宁;黄彬;朱永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风偏瘫的肢体痉挛影响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为提高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笔者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学习到的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肌痉挛的方法运用于临床,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