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酮体、肌醇含量变化与胎儿畸形的相关性

秦庆新;肖正华;谢晓斌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酮体, 肌醇, 胎儿畸形
摘要:目的 对孕早期孕妇酮体含量及肌醇代谢水平进行分析,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酮体与肌醇含量的变化与胎儿出现畸形的相关性,从而达到在孕早期对胎儿畸形进行预防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确诊为GDM孕妇并在我院分娩产出畸形胎儿的患者19例,设为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并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19例设为对照组.分别于两组研究对象怀孕3个月内时测定其体内酮体、肌醇和空腹血糖含量,并追踪统计畸形胎儿的类型,分析GDM孕妇酮体与肌醇含量的变化对胎儿出现畸形的影响.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孕周、BMI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各项检测指标的分析发现,GDM组的孕妇酮体和空腹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肌醇的含量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孕妇娩出的畸形胎儿主要有无脑儿、脊柱裂、肾脏畸形及其他神经中枢缺损.结论 GDM孕妇酮体的含量和腓醇的代谢水平能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在孕早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以此为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时的进行补救或终止妊娠,减少畸形胎儿的发生率.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手术器械包装人员配置方案的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对住院手术器械包装流程中两种人员配置方案员工满意率、包装缺陷率的对比,分析两种人员配置的差异.方法 研究按不同的人员配置方案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以2014年2~7月间的人员配置设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1月的人员配置为实验组.每组人员均为4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各组员工对人员配置方案满意度以及器械包装缺陷率对比,比较两种不同人员配置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人员配置满意率为61.5%,实验组为96.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包装缺陷率为23/万,实验组为8.4/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践中优化人员配置可有效降低包装缺陷概率和提高员工岗位满意度,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林英;郭记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钆对比剂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成为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发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影像诊断手段,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是通过静脉注射小分子顺磁性对比剂无创地评价组织血流灌注、渗透性等血管特性的功能性成像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全身多系统良恶性病变、动态监测肿瘤放化疗治疗效果、评估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在本研究中作者主要对钆对比剂在DCE-MRI中的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陈仲良;江治民;刘洁;章玉凤;张遇乐;蔡亮;刘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浆生长素释放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及其营养不良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营养不良COPD组42例,非营养不良COPD组38例)及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Ghreli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并测定身高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肤皱厚度、上臂中部臂围、血清白蛋白.计算分析血浆Ghrelin水平与营养参数、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COPD组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营养不良COPD组(P<0.01),营养不良COPD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营养不良COPD组(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与绝大多数营养参数呈负相关(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Ghrelin水平升高;病情越重,营养状况越差,Ghrelin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

    作者:张秀珍;罗健平;黄景培;黄小杏;何润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窗体顶端瘦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与初诊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检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与瘦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60例未经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和6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病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 同正常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瘦素水平、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升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游离脂肪酸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正相关(均P<0.05);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负相关(P<0.05).结论 瘦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或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进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林天浩;杨培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0%,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2.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卓少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对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对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10个重点手术科室12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进行管理,比较两组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晓率,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手卫生执行率83.3%、手卫生知晓率81.7%与对照组66.7%、65.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5);观察组客户护理满意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 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有效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知晓率,并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熙乔;黄杰;陈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天枢穴与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 、CD8+ CD28-调节性T细胞和TGF-β、IL-10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IBS 30例患者随机分成天枢组、足三里组合配伍组,分别予天枢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天枢穴针刺治疗7d,另设置健康对照组10例.结果 针刺治疗后与未治疗前IBS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健康组与配伍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除天枢组CD8+CD28-T(%)指标外,均与健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内部互相比较:与足三里组比较,除天枢组的CD4+CD25+T(%)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余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组与天枢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天枢和足三里能明显的调节Treg细胞百分比与TGF-β1和IL-10,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机能.

    作者:邓海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宽QRS波及心脏运动不同步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宽QRS波和心脏运动不同步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1例心电图检查为QRS波增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两组,即LVEF≤45%、LVFS≤25%(心衰组)25例和LVEF>45%、LVFS>25%(心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46例,分析两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与心脏运动不同步及QRS时长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心衰组(LVEF≤45%、LVFS≤25%)心脏运动不同步及QRS时限与心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LVEF>45%、LVFS>25%)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心脏运动不同步及QRS>140 ms同时存在时可以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良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成礼;龙亚雯;朱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酮体、肌醇含量变化与胎儿畸形的相关性

    目的 对孕早期孕妇酮体含量及肌醇代谢水平进行分析,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酮体与肌醇含量的变化与胎儿出现畸形的相关性,从而达到在孕早期对胎儿畸形进行预防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确诊为GDM孕妇并在我院分娩产出畸形胎儿的患者19例,设为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并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19例设为对照组.分别于两组研究对象怀孕3个月内时测定其体内酮体、肌醇和空腹血糖含量,并追踪统计畸形胎儿的类型,分析GDM孕妇酮体与肌醇含量的变化对胎儿出现畸形的影响.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孕周、BMI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各项检测指标的分析发现,GDM组的孕妇酮体和空腹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肌醇的含量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孕妇娩出的畸形胎儿主要有无脑儿、脊柱裂、肾脏畸形及其他神经中枢缺损.结论 GDM孕妇酮体的含量和腓醇的代谢水平能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在孕早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以此为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时的进行补救或终止妊娠,减少畸形胎儿的发生率.

    作者:秦庆新;肖正华;谢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易预测方法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评价

    目的 评价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U)3者在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方法 以29例VAP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未发生VAP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PIS、CRP及NEU预测VAP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VAP组患者CPIS、CRP及NEU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3、0.039及0.031).CPIS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可信区间(CI)为(0.507,0.830);CRP对应的AUC为0.643,95% CI为(0.487,0.798);NEU对应的AUC为0.661,95%CI为(0.507,0.815).CPIS与NEU两者均与VAP存在显著相关性(P=0.034、0.043),而CRP与VAP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74).当CPIS取值为7分时,其预测VAP的敏感度(阳性率)为89.66%,特异度为93.26%;当CRP取值为14 mg/L时,其预测VAP的敏感度为79.31%,特异度为87.74%;当NEU取值为83%时,其预测VAP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91.45%.结论 综合CPIS>7分、CRP> 14 mg/L及NEU>83%,可显著提高预测VAP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作者:华县龙;陈新玉;赖汝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血清中miR-409-3p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HIPEC)治疗后血清miR-409-3P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后血清miR-409-3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精度腹腔灌注化疗后血清miR-409-3p低表达量组中位生存期低于高表达量组中位生存期,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miR-409-3p可能成为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素冰;张相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治疗前后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TPSA的浓度变化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治疗前后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对68例不同类型ⅢA CP及38例非CP病例进行TPSA检测.对ⅢACP患者治疗前后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直肠指检前的TPSA浓度,分析各组TPSA的表达水平及组间差异.结果 6例失随访,49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TPSA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13例治疗无效者,血清TPSA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前血清TPSA浓度升高,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随着炎症的消失,TPSA浓度可逐渐恢复正常,PSA浓度可作为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作者:程态英;张泽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通过潜在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DCD)案例的访谈工作,探讨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为制定临床上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应对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参与本移植医学中心协调的潜在DCD案例62例,对潜在DCD者的家属通过专业调查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对DCD案例成败分析、访谈时机、调查人员专业度、家属对器官捐献接受程度、家庭成员构造、家庭成员对DCD决定的影响等调查,探索家属对亲属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结果 捐献成功的主要因素:(1)与家属访谈的时机均为家属放弃治疗之后;(2)家属接受临床DCD的概念及流程,对DCD体制和使用情况不会质疑;(3)调查人员通过DCD访谈技巧培训;(4)患者家庭构造是核心家庭,DCD讨论参与者只有核心的家庭成员.结论 家属对亲属DCD的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与医疗机构需要规范DCD体制,加强调查人员的专业培训,宣传DCD知识,改良DCD的社会舆论,建立国家级DCD登记与分配平台,进而缓解器官供应紧缺的难题,提高我国DCD数量和捐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翠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 9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PTCD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减轻.97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道感染,发生率2.06%;1例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03%;上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2周内痊愈.PTCD治疗后总胆红索、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PTCD治疗,不仅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而且具有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蒋殿虎;温浩茂;朱文雁;温顺前;廖冠群;巫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干扰RNA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对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CNE1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HIF-1αsiRNA转染入CNE13细胞中.WB法测定CNE1细胞内HIF-1α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B法测定CNE1细胞内BCL-2的表达.结果 干扰HIF-1α能有效地促进CNE1细胞的凋亡,同时可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证明HIF-1α因在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来诱导凋亡.

    作者:詹建东;邱前辉;张水兴;陈少华;苏小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优势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经超声诊断而临床触诊阴性病灶的341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旋切并对其中164例患者进行了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回顾分析了相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麦默通旋切系统较BARD活检穿刺针的诊治优势,同时对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 341例麦默通旋切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164例BARD活检穿刺针患者穿刺成功率为82.19%,麦默通旋切组标本病检阳性率为100%,而BARD活检穿刺针组阳性率仅为76.1%.341例患者中仅5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瘀斑,3例患者出现术后血肿.结论 针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具有微创、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术峰;翟伟林;李盈赢;欧阳蕴瑜;钟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18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AO骨折分型,其中C1型7例,C2型5例,C3型6例;18例患者均采用肱骨远端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并均用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采用Cassebaum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采用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完成手术,均获得定期随访12~48(18±1.1)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连或创伤性关节炎情况发生;随访采用Cassebaum方法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3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9.0%.结论 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应该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李少龙;吴章林;曾参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芩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腱骨愈合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大鼠腱骨愈合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取40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动物均行大鼠腱骨愈合模型造模.实验组大鼠灌胃黄芩素1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3周、6周各处死10只大鼠并取材,通过生物力学、组织学观察各组腱骨愈合的程度.此外,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肌腱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1、1、10 μmol/L)的黄芩素处理,14d后分别进行ALP、茜素红染色.Q-PCR、Western Blot检测Runx2、OSX、OCN、一型胶原以及β-catenin的变化.随后,在肌腱干细胞中加入10 μmol/L的黄芩素,并且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1共培养,14d后收集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β-catenin、Runx2以及OC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3周和术后6周时实验组的腱骨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3周和6周时腱骨界面细胞成熟程度更高,sharpey纤维生长密集度与间质钙化程度更高.ALP、茜素红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芩素均能提高肌腱干细胞的ALP活性,增加矿化结节形成、提高Runx2、OSX、OCN、一型胶原和β-catenin的表达.而β-catenin抑制剂DKK-1后能显著降低黄芩素的这种促成骨作用.结论 黄芩素可以有效促进腱骨界面细胞成熟与腱骨界面的胶原分泌,加速腱骨愈合并提高腱骨愈合质量,这种促进作用呈现WNT/β-catenin信号依赖性.

    作者:江华基;江小成;贺飞林;廖小卿;张文涛;张新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检验医学原则指导多项检测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能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检验医学原则指导下对多项检测在胸腔积液性能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光学比色法、固相酶免疫法、皮试法、血沉按国际标准法分别对已确诊的肺癌、肺结核、肺部感染胸腔积液100例患者的血清及胸腔积液同时进行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鳞癌相关抗原、可溶性细胞角质蛋白片断19和神经原特异烯醇化酶、腺苷脱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免疫球蛋白G、红细胞沉降率等10项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及LDH:肺癌组明显高于结核组和感染组,胸腔积液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ADA:结核组阳性率达92%,肺癌组及感染组则正常;PPD:结核组阳性率为62%,感染组为50%,肺癌组为19.2%;TBAb-IgG:结核组仅为4%,而肺癌组和感染组均为阴性;ESR增高率:结核组为94%,肺癌组为84.6%,感染组为83.3%.结论 在循证检验医学原则指导下,用诊断性试验的特征值对癌性、结核性、炎症性胸腔积液性质鉴别作客观评价,为临床医生选择试验项目提供依据.实验证明胸腔积液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和酶活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血清,用于鉴别3种积液性质更有价值.

    作者:叶凯;许浦生;骆丹丽;萧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治疗上中胸椎结核

    目的 探讨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治疗上中胸椎结核的临床研究.方法 于2010年8月~2014年9月采用经腋中线胸腔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上中胸椎结核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33~77岁,平均45.5岁.所有患者均有结核中毒症状,胸椎后凸畸形.17例有神经压迫症状.结果 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1例出现术区疼痛、麻木,经治疗后缓解.21例患者获得随访15~30个月,平均20.8个月.胸椎后凸角平均矫正1.5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改善4.14分,血沉均恢复正常.17例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经腋中线胸腔入路可以达到治疗上中胸椎结核的目的.

    作者:张笑汝;陈前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