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曹阳;孙晋虎;李丽楚
目的 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spKt/V)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的相关性.结果 体重指数、干体重与透析充分性呈负相关(P<0.01),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体重下降率与透析充分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维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限制应不同.
作者:赵洁;赵战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控制糖尿病足患者血糖及感染,同时采取监测血糖、观察病情、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69例糖尿病足患者除2例行截趾、截肢术外,痊愈56例,有效1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志梅;蒋莉燕;秦伟丽;易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中重度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组织各12例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对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41.7%(5/12);口腔异常增生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50.0%(6/12)和58.3%(7/12);口腔鳞癌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均为75.0%(9/12).结论 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表达部位与强度具有相似性,表明TGF-β1是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人与小鼠口腔癌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
作者:韦堡升;于大海;黎明武;闭似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各指标、性激素等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ICAM-1水平在PCOS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PCOS患者31例,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血清sICAM-1、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重复上述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1)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通过达英-35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2)达英-35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毛发评分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A1/B(apoA1/B)、催乳素(PRL)、体重指数(BMI)明显增高(P<0.01);(3)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BMI、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CAM-1水平与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达英-35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清sICAM-1水平.
作者:肖丽;蒋凤艳;覃钰芹;黄卡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川芎嗪对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和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组48只雄性家兔采用灌胃法,给予烈性普通白酒(含体积分数50%乙醇)8 ml/(kg·d),将实验组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3种不同剂量[8 mg/(kg·d),4 mg/(kg·d),2 mg/(kg·d)]的盐酸川芎嗪干预组.另12只雄性家兔设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以上五组均用药观察至处死为止.于1、2、3、6个月分批处死,用TUNEL法检测各组间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第3、6个月时大、中剂量川芎嗪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骨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大、中剂量川芎嗪组与正常组相比较骨细胞凋亡数量已较为接近(P>0.05).结论 一定剂量范围、一定疗程的川芎嗪具有抑制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蔡敏;李宏宇;来文兵;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对24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相关知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不够理想,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与患者文化程度、是否受过相关教育、病程长短呈显著相关.结论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病程短、男性患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作者:简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能避免垂直移动注射泵注出率短时间改变不良影响的泵体安全移动固定方法.方法 对胸心外科60例心脏手术后回到ICU的患者持续使用微量注射泵注入硝普钠,将微量注射泵每次移动(15±5)cm,分2次移动达(30±5)cm的固定高度,移动前和每次移动后持续监测记录患者10 min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移动前与移动2次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波动范围均在82.5~84 mmHg之间,差异不足1.5 mmHg;平均心率均在90.5~92.5次/min间波动,差异在2次/min内,波动范围很小,对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没有造成明显影响.结论 分次垂直移动≤(15±5)cm的高度而到达临床所需固定高度,是对垂直移动注射泵后短时间注出率改变影响小的安全移动高度.
作者:罗侨端;莫志江;姚锦贞;何静;刘松涛;黄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P患者(观察组)11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116例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胆结石(70例,63.6%);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两组发生重症胰腺炎共5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重症胰腺炎突出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28.6%),休克6例(17.1%),肾功能不全5例(14.3%).结论 老年AP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扬;罗咏萍;陈忠华;李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研究其与p1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Bmi-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Bmi-1与肿瘤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SCLC组织中Bmi-1和p16表达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Bmi-1在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钧生;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CT、MRI/MRCP等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统计分析超声检查、CT检查、MRI/MRCP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分型、血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检查、MRI/MRCP检查比超声检查的正确率高.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磊;卢庆凯;董刚;李永胜;晁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医疗体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即30次)后比较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医疗体操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刘诗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压氧(HBO)治疗前不同的麻黄碱滴鼻方法 对HBO治疗患者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行HBO治疗的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均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观察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对照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体位,在每侧鼻腔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3滴.出舱后检查鼓膜,询问患者有无耳胀、耳痛,比较两组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耳胀、耳痛及鼓膜充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HBO治疗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93.3% VS 86.0%),P均<0.05.结论 HBO治疗前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麻黄碱滴鼻,效果好于平卧头后仰体位滴鼻,可减少和预防HBO时耳部不适反应,明显提高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孔磊;陈世强;许立民;宋献丽;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并依据其特征对胰腺炎病人进行分类.方法 搜集2011-05~2012-04住院的2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细胞分析、血生化检查单资料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使用SPSS13.0和SAS软件综合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将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归为四类,分别是酶类相关变化、血液浓缩和炎症渗出状况、凝血功能及感染严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其发病具有规律性,以此为基础,可以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对于脂肪酶(LIPA≥1 500 U/L)、淀粉酶(AMYL≥970 U/L)、谷草转氨酶(AST≥600 U/L)、谷丙转氨酶(ALT≥580 U/L)值较高以及血细胞压积(HCT≥0.58 L/L)及单核细胞(MON≥2.98×109/L)明显异常的患者,需特别注意,从而为研究胰腺炎发病机制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充分发掘数据信息,对病人疾病状况及时作出评价,并根据其结果 对病人进行分类,从而为早诊断、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志敏;王刚;季家超;郭建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01~2011-12该院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8±36)min,术中出血量为(335±68)ml,均未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预防大出血和防止周围临近脏器热传导损伤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宁海波;刘雷;卢海明;李向红;蒋水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肝癌择期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4例肝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自体血贮存备血,对采血前后Hb、BP变化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大采血量1 200 ml,平均726 ml,采血前后H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采血前后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按预期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肝性脑病.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简单、安全,值得在肝癌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珑;周师南;何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毒类金属,砷过量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致癌.选择适当、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 是现代痕量分析技术取得重大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痕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砷斑法、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原子吸收法、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并展望了联用技术在砷形态的分离和测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覃利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心血管内科出院病历935份,选取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病历作为调查资料,调查用药总剂量和用药天数,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9类15种,其中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的DUI值>1,其余13种药物的DUI值≤1.结论 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2种药物使用剂量偏大,其余13种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合理.
作者:韦宁;廖艺;覃净;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78例在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例无法完成而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0.29%.全组病例均无大出血、胆漏及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同时,取胆囊结石便捷,无剑突的戳口血肿;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更有利于取胆囊结石,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赵华平;汪建华;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2~2012-03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45例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h内37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转律率为82.22%(37/45),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余未转复的8例心室率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平均心室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且能转复部分患者房颤.
作者:陈祥文;牙桂林;韦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以利于颅面部冠状面切.方法 在常规石蜡包埋技术的基础上,经透明、浸蜡后将标本在包埋框注入石蜡时用显微镊将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夹持起后,按照所需包埋方向迅速放入L形包埋模,在包埋模内石蜡稍凝结时抽出显微镊,待包埋组织的石蜡基本凝固时将包埋框注满石蜡,至蜡块完全凝固后取出.结果 采用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包埋方向好且能够较好地定位,完全显示颅面部的各个突起,左右对称,透明度好.结论 经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具有较好地定位性,经组织切片染色后能清晰地观察鸡胚颅面部的组织形态,为以微小鸡胚颅面部作为动物模型进行鸡胚颅面部形态发育的研究奠定了组织学技术基础.
作者:王舒婷;曹阳;孙晋虎;李丽楚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