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蒋凤艳;覃钰芹;黄卡立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P患者(观察组)11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116例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胆结石(70例,63.6%);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两组发生重症胰腺炎共5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重症胰腺炎突出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28.6%),休克6例(17.1%),肾功能不全5例(14.3%).结论 老年AP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扬;罗咏萍;陈忠华;李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处理.结果 64层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图像,根据沟通途径诊断颅-鼻沟通16例,颅-鼻-眶沟通4例,颅-鼻-眶-口腔沟通1例.结论 64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的优势,该机扫描对前颅底沟通瘤有明确的定位、定性价值,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结构,利于临床选择佳手术路径.
作者:刘光俊;邱维加;周智鹏;杨新官;赵成;邓小云;莫万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毒类金属,砷过量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致癌.选择适当、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 是现代痕量分析技术取得重大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痕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砷斑法、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原子吸收法、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并展望了联用技术在砷形态的分离和测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覃利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以利于颅面部冠状面切.方法 在常规石蜡包埋技术的基础上,经透明、浸蜡后将标本在包埋框注入石蜡时用显微镊将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夹持起后,按照所需包埋方向迅速放入L形包埋模,在包埋模内石蜡稍凝结时抽出显微镊,待包埋组织的石蜡基本凝固时将包埋框注满石蜡,至蜡块完全凝固后取出.结果 采用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包埋方向好且能够较好地定位,完全显示颅面部的各个突起,左右对称,透明度好.结论 经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具有较好地定位性,经组织切片染色后能清晰地观察鸡胚颅面部的组织形态,为以微小鸡胚颅面部作为动物模型进行鸡胚颅面部形态发育的研究奠定了组织学技术基础.
作者:王舒婷;曹阳;孙晋虎;李丽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并依据其特征对胰腺炎病人进行分类.方法 搜集2011-05~2012-04住院的2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细胞分析、血生化检查单资料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使用SPSS13.0和SAS软件综合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将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归为四类,分别是酶类相关变化、血液浓缩和炎症渗出状况、凝血功能及感染严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其发病具有规律性,以此为基础,可以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对于脂肪酶(LIPA≥1 500 U/L)、淀粉酶(AMYL≥970 U/L)、谷草转氨酶(AST≥600 U/L)、谷丙转氨酶(ALT≥580 U/L)值较高以及血细胞压积(HCT≥0.58 L/L)及单核细胞(MON≥2.98×109/L)明显异常的患者,需特别注意,从而为研究胰腺炎发病机制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充分发掘数据信息,对病人疾病状况及时作出评价,并根据其结果 对病人进行分类,从而为早诊断、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志敏;王刚;季家超;郭建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方法.结果 126例经过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手术等治疗均治愈.其中经过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愈的患者117例,行气管切开术9例,其中会厌脓肿切开引流6例.住院时间为5~10(7±2.8)d.结论 对该病应早发现、早诊断,密切观察重症病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尹学金;王选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控制糖尿病足患者血糖及感染,同时采取监测血糖、观察病情、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69例糖尿病足患者除2例行截趾、截肢术外,痊愈56例,有效1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志梅;蒋莉燕;秦伟丽;易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和云南省HIV-1病毒env基因在脑脊液及血液中的亚型变化.方法 收集6例河南省和5例云南省HIV-1阳性病人的血浆及脑脊液标本并提取RNA,逆转录为模版DNA后,采用巢式PCR法扩增env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离散度分析.结果 云南省各基因亚型与CRF07-BC、CRF08-BC和C亚型相近,河南省各基因亚型与B和B'亚型相近;河南人群脑脊液的测序结果 显示患者1的部分克隆株与患者5的基因亚型一致,云南人群中12号患者和127号患者的血液及脑脊液的病毒亚型来自不同的分支,而其他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液的病毒亚型一致.河南省HIV-1各亚型分离株脑脊液和血液间基因离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HIV-1基因亚型为C亚型,而河南省为B和B'亚型.脑脊液和血液中的病毒亚型存在变异,中枢神经系统中HIIV病毒的离散度低于血液中HIIV病毒的离散度.
作者:李莉;赵焕英;武彦宁;刘利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01~2011-12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产妇常规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而实验组则在术毕清除阴道积血后肛塞米索前列醇400 μg,深度达4~5 cm.观察两组术后2 h、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用药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水平对增加SLIT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就影响SLIT安全性的因素如治疗环境、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因素、随访制度、用药指导等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SLIT的安全性.
作者:李凤提;张月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该文对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抗炎作用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娄唯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疾病出现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妇产科疾病诊断质量.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1-03~2012-03收治经临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且均采取手术治疗方式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时证实为妇产科疾病,并在第一时间采取了相应的对症治疗和处理,包括卵巢修补、盆腔引流冲洗、宫外孕手术及卵巢囊肿切除等,经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在临床诊断中,由于急性阑尾炎与妇产科疾病其临床症状非常相似,较容易发生误诊情况.因此,必须加强诊断过程中各种措施,详细地做好各种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作者:黎金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肝癌择期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4例肝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自体血贮存备血,对采血前后Hb、BP变化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大采血量1 200 ml,平均726 ml,采血前后H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采血前后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按预期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肝性脑病.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简单、安全,值得在肝癌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珑;周师南;何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spKt/V)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的相关性.结果 体重指数、干体重与透析充分性呈负相关(P<0.01),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体重下降率与透析充分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维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限制应不同.
作者:赵洁;赵战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心血管内科出院病历935份,选取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病历作为调查资料,调查用药总剂量和用药天数,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9类15种,其中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的DUI值>1,其余13种药物的DUI值≤1.结论 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2种药物使用剂量偏大,其余13种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合理.
作者:韦宁;廖艺;覃净;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各指标、性激素等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ICAM-1水平在PCOS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PCOS患者31例,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血清sICAM-1、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重复上述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1)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通过达英-35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2)达英-35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毛发评分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A1/B(apoA1/B)、催乳素(PRL)、体重指数(BMI)明显增高(P<0.01);(3)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BMI、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CAM-1水平与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达英-35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清sICAM-1水平.
作者:肖丽;蒋凤艳;覃钰芹;黄卡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对24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相关知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不够理想,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与患者文化程度、是否受过相关教育、病程长短呈显著相关.结论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病程短、男性患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作者:简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连用5~10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对照组分别为57.00%、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改善评分情况及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热毒宁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中重度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组织各12例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对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41.7%(5/12);口腔异常增生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50.0%(6/12)和58.3%(7/12);口腔鳞癌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均为75.0%(9/12).结论 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表达部位与强度具有相似性,表明TGF-β1是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人与小鼠口腔癌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
作者:韦堡升;于大海;黎明武;闭似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2~2012-03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45例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h内37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转律率为82.22%(37/45),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余未转复的8例心室率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平均心室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且能转复部分患者房颤.
作者:陈祥文;牙桂林;韦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