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胰腺炎110例临床分析

陈扬;罗咏萍;陈忠华;李钰

关键词:胰腺炎, 老年人,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P患者(观察组)11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116例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胆结石(70例,63.6%);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两组发生重症胰腺炎共5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重症胰腺炎突出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28.6%),休克6例(17.1%),肾功能不全5例(14.3%).结论 老年AP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医疗体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即30次)后比较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医疗体操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刘诗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控制糖尿病足患者血糖及感染,同时采取监测血糖、观察病情、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69例糖尿病足患者除2例行截趾、截肢术外,痊愈56例,有效1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志梅;蒋莉燕;秦伟丽;易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P患者(观察组)11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116例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胆结石(70例,63.6%);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两组发生重症胰腺炎共5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重症胰腺炎突出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28.6%),休克6例(17.1%),肾功能不全5例(14.3%).结论 老年AP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扬;罗咏萍;陈忠华;李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水平对增加SLIT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就影响SLIT安全性的因素如治疗环境、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因素、随访制度、用药指导等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SLIT的安全性.

    作者:李凤提;张月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方法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压氧(HBO)治疗前不同的麻黄碱滴鼻方法 对HBO治疗患者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行HBO治疗的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均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观察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对照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体位,在每侧鼻腔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3滴.出舱后检查鼓膜,询问患者有无耳胀、耳痛,比较两组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耳胀、耳痛及鼓膜充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HBO治疗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93.3% VS 86.0%),P均<0.05.结论 HBO治疗前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麻黄碱滴鼻,效果好于平卧头后仰体位滴鼻,可减少和预防HBO时耳部不适反应,明显提高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孔磊;陈世强;许立民;宋献丽;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并依据其特征对胰腺炎病人进行分类.方法 搜集2011-05~2012-04住院的24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血细胞分析、血生化检查单资料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聚类分析使用SPSS13.0和SAS软件综合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将胰腺炎发病早期的生化指标归为四类,分别是酶类相关变化、血液浓缩和炎症渗出状况、凝血功能及感染严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其发病具有规律性,以此为基础,可以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而对于脂肪酶(LIPA≥1 500 U/L)、淀粉酶(AMYL≥970 U/L)、谷草转氨酶(AST≥600 U/L)、谷丙转氨酶(ALT≥580 U/L)值较高以及血细胞压积(HCT≥0.58 L/L)及单核细胞(MON≥2.98×109/L)明显异常的患者,需特别注意,从而为研究胰腺炎发病机制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充分发掘数据信息,对病人疾病状况及时作出评价,并根据其结果 对病人进行分类,从而为早诊断、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志敏;王刚;季家超;郭建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早产儿家长实施延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早产儿家长实施延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住院治疗的早产儿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住院时对两组实施同样的健康教育措施,出院后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观察组家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健康教育.结果 家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6个月体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出院后早产儿患病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早产儿家长对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改善早产儿疾病的预后和降低患病率,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蓝利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热毒宁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连用5~10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对照组分别为57.00%、8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改善评分情况及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热毒宁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78例在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例无法完成而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0.29%.全组病例均无大出血、胆漏及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同时,取胆囊结石便捷,无剑突的戳口血肿;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剑突下腹白线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更有利于取胆囊结石,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赵华平;汪建华;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16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研究其与p1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Bmi-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Bmi-1与肿瘤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SCLC组织中Bmi-1和p16表达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Bmi-1在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钧生;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肛裂是肛肠外科常见、多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是此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利弊,该文简述近年来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研究进展.

    作者:莫树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2~2012-03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45例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h内37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转律率为82.22%(37/45),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余未转复的8例心室率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平均心室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且能转复部分患者房颤.

    作者:陈祥文;牙桂林;韦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MPR处理.结果 64层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图像,根据沟通途径诊断颅-鼻沟通16例,颅-鼻-眶沟通4例,颅-鼻-眶-口腔沟通1例.结论 64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的优势,该机扫描对前颅底沟通瘤有明确的定位、定性价值,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结构,利于临床选择佳手术路径.

    作者:刘光俊;邱维加;周智鹏;杨新官;赵成;邓小云;莫万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01~2011-12该院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8±36)min,术中出血量为(335±68)ml,均未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预防大出血和防止周围临近脏器热传导损伤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宁海波;刘雷;卢海明;李向红;蒋水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过敏性肺炎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半个月前低热,于4 d前静滴先锋霉素后出现恶心、呕吐及高热,体温高达40 ℃,伴寒战,尿黄及皮肤黄疸,1 d前入院.查体:体温39.2 ℃,脉搏110次/min,神志清,皮肤、巩膜轻度黄疸,余查体无明显异常.

    作者:徐春莉;赵洪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人和小鼠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中重度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组织各12例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对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33.3%(4/12)和41.7%(5/12);口腔异常增生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分别为50.0%(6/12)和58.3%(7/12);口腔鳞癌组中人和小鼠TGF-β1表达率均为75.0%(9/12).结论 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人和小鼠各型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表达部位与强度具有相似性,表明TGF-β1是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人与小鼠口腔癌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

    作者:韦堡升;于大海;黎明武;闭似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定位包埋方法,以利于颅面部冠状面切.方法 在常规石蜡包埋技术的基础上,经透明、浸蜡后将标本在包埋框注入石蜡时用显微镊将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夹持起后,按照所需包埋方向迅速放入L形包埋模,在包埋模内石蜡稍凝结时抽出显微镊,待包埋组织的石蜡基本凝固时将包埋框注满石蜡,至蜡块完全凝固后取出.结果 采用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包埋方向好且能够较好地定位,完全显示颅面部的各个突起,左右对称,透明度好.结论 经此法包埋的微小鸡胚颅面部组织具有较好地定位性,经组织切片染色后能清晰地观察鸡胚颅面部的组织形态,为以微小鸡胚颅面部作为动物模型进行鸡胚颅面部形态发育的研究奠定了组织学技术基础.

    作者:王舒婷;曹阳;孙晋虎;李丽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因胸痛、胸闷1 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 h出现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及心前区,呈闷胀、压榨感,伴有大汗,持续不缓解.体格检查:心率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7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卢拥华;秦辉;冯小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对24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相关知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不够理想,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与患者文化程度、是否受过相关教育、病程长短呈显著相关.结论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病程短、男性患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作者:简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超声、CT、MRI/MRCP等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统计分析超声检查、CT检查、MRI/MRCP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分型、血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检查、MRI/MRCP检查比超声检查的正确率高.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磊;卢庆凯;董刚;李永胜;晁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