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观察

王小英

关键词:淋巴瘤, 化疗, 综合性护理, 营养状况,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淋巴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辅助康复的效果,指标包括营养状况(MNA量表)、心理状态(SDS和SAS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NA、QOL-C30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造口保肛术与单纯保肛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单纯保肛术和结肠造口保肛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单纯保肛术,研究组行结肠造口保肛术,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正常进食、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5.7%(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为(5.6±1.8)分、(3.5±1.4)分,低于对照组的(8.0±2.1)分、(4.7±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造口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马振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血管穿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前选取血管的传统方式,观察组患者选择四肢的小血管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血管选择时间、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输液是否通畅、患者活动是否受限制.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静脉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过程中,观察组有4例(12.12%)患者的穿刺局部出现渗出情况,对照组有11例(33.33%)患者出现渗出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输液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活动受限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输液中,增大了血管的选择范围,可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感.

    作者:孟凡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VAS)及肛门排气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疗效优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

    作者:郭健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1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对其痰液进行培养,并实施药敏试验.统计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20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属占86.60%(181/209),革兰氏阳性菌属占13.40%(28/209);常见致病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占60%以上.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多属革兰氏阴性菌,其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贾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对某企业女性职工月经的影响

    目的:分析苯及苯系物对女工月经的影响,为女工生殖健康的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4例女工为研究对象,依据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及工作岗位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女工月经史(初潮、月经周期时间、经期时间、是否痛经)、避孕情况、倒班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等情况.结果:两组外周血血小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异常和痛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作业明显增加了女工月经周期异常和痛经的发生率,对其生殖健康和血常规水平均造成严重影响.应加强对接触混苯的女工的健康监护.

    作者:于洋;吕虹;杨德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眼外伤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周围虹膜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优于周围虹膜切除术治疗效果.

    作者:徐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8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抢救,研究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孔祥忍;牛际铭;武巧月;翟佳;彭伟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安神定志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效果.

    作者:徐春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OPD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然后从IL-2、TNF-N两个方面分析了COPD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探讨COPD患者细菌感染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珍;赵海静;郑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两种采血方法及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及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和末梢血,分别在25℃下放置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采用XN-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式和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各指标的影响.结果:放置30 min时,静脉血RBC、HCT、HGB、PLT水平均大于末梢血,WBC水平小于末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置30 min相比,静脉血放置60 min和120 min时血常规各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放置30 min相比,放置60 min时末梢血LYM、HCT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下降,放置120 min时LYM、HCT、PLT水平均明显升高,RDW、NEU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受放置时间影响较小,稳定性高于末梢采血.采用末梢采血时,应在采集后30 min内完成检测,以保障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妍;刘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ASIA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FIM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效果.

    作者:周亚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难治性高血压60例应用三联疗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66.8±12.2)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45.1±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经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代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用药前后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疏肝和胃法进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作者:张贵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和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7.5%)低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技术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良好,能够快速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清除毒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治愈率.

    作者:王晓彤;张明;范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20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变部位使用不同的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对患者缺损的胸壁进行修复,修复的材料主要包括网格状钛合金钢板、大腿阔筋膜等.结果:20例患者全部根治性切除,切除肿瘤体直径(15.25±4.51)cm.平均住院时间(9.90±2.51)d.结论:在手术之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对肿瘤及周围组织器官关系进行全面的掌握,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及修复材料,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赵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清咽利嗓汤治疗慢性喉炎71例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清咽利嗓汤治疗慢性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71例慢性喉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咽利嗓汤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咽部异物感、咽痒咽干、疼痛)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咽部异物感、咽痒咽干、疼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清咽利嗓汤治疗慢性喉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效果.

    作者:侯田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少量温开水送服.观察组消石利胆胶囊1.2 g/次,3次/d,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疼痛情况、胆囊壁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应用消石利胆胶囊治疗的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胶囊,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科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淋巴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辅助康复的效果,指标包括营养状况(MNA量表)、心理状态(SDS和SAS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NA、QOL-C30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液、营养、无机盐补充,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出血频率、两种胃蛋白酶原比例(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频率、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安全性更高.

    作者:彭习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