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彭习章

关键词: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 胃液pH
摘要: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液、营养、无机盐补充,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出血频率、两种胃蛋白酶原比例(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频率、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安全性更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液、营养、无机盐补充,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出血频率、两种胃蛋白酶原比例(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频率、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安全性更高.

    作者:彭习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宫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453.7±785.9)c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2209.5±688.4)cGY;对照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4862.6±643.8)c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769.0±616.4)cGY,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有宫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病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宫颈肿瘤治疗方式.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安神定志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效果.

    作者:徐春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仙灵骨葆胶囊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6.7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MD、OC水平和血清CTX-1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基础上,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优于单纯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疗效.

    作者:万小冠;郭中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少量温开水送服.观察组消石利胆胶囊1.2 g/次,3次/d,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疼痛情况、胆囊壁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应用消石利胆胶囊治疗的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胶囊,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科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8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的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PUF评分等症状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尿频尿急症状(PU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可保证治疗效果,作用时间较长,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用药前后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疏肝和胃法进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作者:张贵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例98例,按手术方式未行盆底腹膜关闭46例为对照组,行盆底腹膜关闭5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优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未关闭盆底腹膜的效果.

    作者:刘士凯;菅书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血管穿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前选取血管的传统方式,观察组患者选择四肢的小血管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血管选择时间、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输液是否通畅、患者活动是否受限制.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静脉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过程中,观察组有4例(12.12%)患者的穿刺局部出现渗出情况,对照组有11例(33.33%)患者出现渗出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输液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活动受限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血管穿刺应用于老年患者输液中,增大了血管的选择范围,可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感.

    作者:孟凡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NCV、SNCV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疗效.

    作者:马龙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快速检测并比较两组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钙蛋白(cTnT)水平.结果:研究组入院时、入院后8 h、16 h、24 h的Mb、血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K-MB入院后8 h、16 h、24 h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nT诊断特异性为98.59%,敏感度为95.77%;Mb诊断特异性为70.42%,灵敏度为92.96%;CK-MB诊断特异性为80.28%,灵敏度为88.73%.结论: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120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氯沙坦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作者:李红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1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对其痰液进行培养,并实施药敏试验.统计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20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属占86.60%(181/209),革兰氏阳性菌属占13.40%(28/209);常见致病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占60%以上.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多属革兰氏阴性菌,其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贾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疼痛护理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风湿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疼痛护理在风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指导、按摩等便秘护理和麻仁软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便障碍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效果优于常规饮食指导、按摩等便秘护理和麻仁软胶囊治疗.

    作者:朱海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肺叶切除术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效果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在肺叶切除术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78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37例和研究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朱淑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30例慢阻肺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治疗慢阻肺中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王立斌;庞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ICF理念训练方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ICF理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式,观察组采用ICF理念训练方式,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生活自理能力(BI)、生活质量(SF-36)和综合功能(FCA).结果:治疗前,两组BI、SF-36、FC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ICF理念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方式.

    作者:郭延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保肝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疗效

    目的:观察保肝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NF-α、皮肤瘙痒、妊娠结局.结果:两组TNF-α水平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在对症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保肝解毒汤,能够改善患者病情,短时间内缓解皮肤瘙痒情况,同时对母婴妊娠结局也有积极影响.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