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朱海花

关键词:针灸, 盆底生物反馈, 脊髓损伤后便秘,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便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指导、按摩等便秘护理和麻仁软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便障碍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便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的效果优于常规饮食指导、按摩等便秘护理和麻仁软胶囊治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8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的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PUF评分等症状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尿频尿急症状(PU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可保证治疗效果,作用时间较长,且安全性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ICF理念训练方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ICF理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式,观察组采用ICF理念训练方式,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生活自理能力(BI)、生活质量(SF-36)和综合功能(FCA).结果:治疗前,两组BI、SF-36、FC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ICF理念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方式.

    作者:郭延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80例的疗效及对呼吸功能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李双拾;远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阴道分娩后出血产妇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果:两组产后2 h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内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血红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对某企业女性职工月经的影响

    目的:分析苯及苯系物对女工月经的影响,为女工生殖健康的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4例女工为研究对象,依据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及工作岗位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女工月经史(初潮、月经周期时间、经期时间、是否痛经)、避孕情况、倒班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等情况.结果:两组外周血血小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异常和痛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作业明显增加了女工月经周期异常和痛经的发生率,对其生殖健康和血常规水平均造成严重影响.应加强对接触混苯的女工的健康监护.

    作者:于洋;吕虹;杨德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安神定志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效果.

    作者:徐春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1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对其痰液进行培养,并实施药敏试验.统计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20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属占86.60%(181/209),革兰氏阳性菌属占13.40%(28/209);常见致病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占60%以上.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多属革兰氏阴性菌,其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贾向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我院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及中药材管理措施探析

    目的:探析中药处方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药材相关管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存在问题的中药处方作为管理措施前的研究资料,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存在问题的中药处方作为管理措施后的研究资料,分析中药处方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中药材管理措施实施之前,1770份中药处方中,差错率占据10.00%,中药材管理措施实施之后,5000份中药处方中,差错率占据2.00%,中药材管理措施实施之后,差错率明显降低.中药处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药物使用剂量问题、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符、无脚注、炮制相关要求不准确、配伍禁忌等.实施前,177份存在问题的处方中,儿科处方占比54.24%,妇科占14.12%,内科占11.30%,外科占10.17%,其他科室占10.17%.实施后,100份存在问题的处方中,儿科处方占比58.00%,妇科占12.00%,内科占10.00%,外科占10.00%,其他科室占10.00%.结论:中药处方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对中药材相关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王世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疗效以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首次住院时间与再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心率,还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陶智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解毒散瘀汤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散瘀汤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用解毒散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体征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CD3+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解毒散瘀汤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显著,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倩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120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氯沙坦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作者:李红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仙灵骨葆胶囊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6.7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MD、OC水平和血清CTX-1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基础上,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优于单纯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疗效.

    作者:万小冠;郭中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宫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453.7±785.9)c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2209.5±688.4)cGY;对照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4862.6±643.8)c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769.0±616.4)cGY,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有宫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病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宫颈肿瘤治疗方式.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和TSH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时瑞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淋巴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辅助康复的效果,指标包括营养状况(MNA量表)、心理状态(SDS和SAS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NA、QOL-C30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辅助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78例冠心病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进口氯吡格雷,研究组采取国产氯吡格雷,两组均服用12个月.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治疗1个疗程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12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相近;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13%)与对照组(10.26%、5.1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但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费用较低.

    作者:张笑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保留卵巢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留卵巢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疗效.方法:选择采取于蒂扭转复位后进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手术方式的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择期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手术方式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后72 h体温、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检验指标,观察术后伤口愈合的情况,术后7d、3个月、6个月,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的激素水平,并分析卵巢形态及动脉血液指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术后7 d均降低(P<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体内的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卵巢大径和卵巢动脉RI均小于术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卵巢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疗效优于卵巢肿瘤剥除术疗效.

    作者:汪国东;安洪宾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30例慢阻肺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治疗慢阻肺中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王立斌;庞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短暂性脑缺血与脑动脉狭窄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结果,明确患者有无脑动脉狭窄以及脑动脉狭窄程度,分析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和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本院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有5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93.33%);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出现的概率极高,且随着脑血管受累越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率不断增加.结论:脑动脉狭窄患者极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伴随累及多条脑血管.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全脑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分析,找出脑动脉狭窄,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极好的避免缺血性卒中.

    作者:闫博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