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競;姬社青;黄长山;许玉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注射疗法和胶圈套扎疗法是目前非手术治疗内痔的重要方法,因操作简便、安全,很少致严重并发症,但近年文献报道因治疗不当而引起23例严重并发症甚至致死的病例,值得注意.
作者:潘东艳;喻德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1990年10月至1999年10月收治20例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均行急诊Ⅰ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在国内外肛肠科中是一类难治性的疾病,其病因、病理解剖、诊断定位、治疗方法及维护肛门形态与功能等问题都值得研讨.
作者:丁义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1996年6月至2001年9月对141例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法行保肛手术.结果: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是2.13%(3/141).其中1996年至1999年底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是6.06%(2/33),2000~2001年是0.93%(1/108).仅有3例吻合口狭窄.结论:积极的预防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发症预防的主要措施;充分的肠道准备,良好的肠管血运,熟练运用双吻合器与正确放置引流管.
作者:庄競;姬社青;黄长山;许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例分成一期根治性切开术组(PCID组),和单纯切开引流组(TID组),观察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病例术后感染控制情况,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术后2年内的脓肿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情况.结果:PCID组病例术后感染控制时间(5±3 d)较TID组病例(7±4 d)明显缩短,2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PCID组病例术后脓肿复发需再次手术的病例为2例(发生率3.13%),TID组病例术后脓肿复发需再次手术的病例为12例(发生率18.75%),2组病例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PCID组病例术后后遗肛瘘的病例为2例(发生率3.13%),TID组病例术后后遗肛瘘的病例为29例(发生率46.77%),2组病例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较单纯切开引流手术存在明显的优越性,能明显地缩短术后感染控制时间,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机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杜卫东;郑卫平;陆琪;刘军;杨俭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并急性肠硬阻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65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死亡.余皆恢复良好.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多数病例可以选择一期手术.可提早切除原发肿瘤,恢复肠道连续性,对改善病人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金国祥;曲乐丰;于恩达;江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痔是常见多发病,90%左右为内痔,虽不致引起致命的危害,但部分患者反复出现症状而造成痛苦和不便.我院和二龙路医院及西苑医院自1998年11月至2001年11月采用铜离子电化学方法治疗113例内痔并出血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宝志;黄莛庭;李东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慢通过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亦称特发性慢通过型便秘(Idiopath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1986年由Preton和Lennard-Joners提出,临床以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和对纤维素、缓泻剂治疗反应差为特征[1].
作者:王玉明;王邦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视腹腔镜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83例患者进行随机化的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78例被分配至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而10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运动功能指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美观指数、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及完全康复时间为观察指标.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常规剖腹手术组相比,以上各指标(除手术时间外)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常规开腹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切口感染少而且美观,可较早地恢复工作和学习等优点.
作者:冯泽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后位一期切开高位挂线两侧坐骨直肠间隙开窗对口引流治疗后马蹄形脓肿30例,全部一次治愈,疗程20~32 d,平均23.6 d.术后随访1~4年无遗留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肛门畸形.
作者:应晓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发病率很低,其在组织发生、临床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有着与一般胃肠道肿瘤不同的特点.我院于2001年收治2例,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复习.
作者:甘嘉亮;唐宗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63例,对大多数患者采用一期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使患者伤口愈合后一般不形成肛瘘,治疗效果好,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军席;郭澎;张维平;颜廷忠;房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肛周外阴出现疼痛、糜烂,可见于多种疾病,其鉴别有一定困难,给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带来影响,现总结2000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科诊治23例外阴、肛周疾病的误诊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洁;张胜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先天性巨结肠(HD)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畸形疾病,占小儿肠道梗阻的20%[1,2],近10年来,其根治术已普及至基层,术后出现肛门排便功能异常已见诸多报道,我院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4例,今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林妙承;潘沁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本文拟就其治疗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任东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1年6月手术探查的急性肠梗阻病例中73例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外科处理.结果:行Ⅰ期切除术61例,占83.6%(61/73),同时Ⅰ期吻合49例,占80.3%(49/61),其中左半结肠及直肠肿瘤占44.9%(22/49).72例痊愈出院.术后死亡1例,吻合口瘘1例.结论:即便为术中确诊的结直肠癌性急性肠梗阻,也应积极争取手术,只要适应证掌握恰当,Ⅰ期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振洪;梁荣中;邓晓军;甘雨;黄一成;张涌泉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