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eNO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莉;李军

关键词: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通气功能, 支气管舒张, 鉴别诊断, 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对哮喘-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O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COPD、哮喘及ACOS患者共155例,其中慢性咳嗽组31例,COPD组50例,哮喘组41例,ACOS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NO值,并分析各组患者FEV1/FVC、FEV1/pred与FeNO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COS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组和ACOS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著低于慢性咳嗽组和哮喘组(均P<0.05),而COPD组与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ACOS组患者的FeNO值显著高于慢性咳嗽组和COPD组(均P<0.05),而哮喘组和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组患者FEV1/pred和FeNO值呈正相关关系(r=0.314,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与FeNO值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FEV1/FVC、FEV1/pred、FeNO单独及3项联合诊断A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00、0.676及0.919.结论:ACOS患者的FeNO值显著升高,使用FeNO检测能够有效判断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FeNO与肺通气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OPD、哮喘和ACOS的鉴别诊断.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前牙倾斜角度CBCT测量对种植治疗的指导及效果预测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倾斜角度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对种植治疗的指导及效果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行上颌前牙种植治疗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CBCT组与常规组,每组74例.CBCT组在采用CBCT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种植治疗,常规组未进行CBCT测量.比较CBCT组患者CBCT测量牙槽骨厚度及牙齿倾斜角度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并对比两组种植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CBCT组患者术前经CBCT测量的牙槽骨厚度及牙齿倾斜度与术中实际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组种植成功率和患者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上颌前牙倾斜角度CBCT测量可指导临床工作者合理选择种植治疗时机及植入体种植位置,并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许从平;丁晓燕;王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DM)患者及单纯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单纯肺结核组(51例)和肺结核合并DM组(17例).同期选取本院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肺结核患者空洞发生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HBG浓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HBG浓度在肺结核合并DM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结核合并DM组空洞发生率为70.59%,高于单纯肺结核组空洞发生率42.00% (P<0.05).肺结核合并DM组与单纯肺结核组血清SHBG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肺结核合并DM组和单纯肺结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BG诊断肺结核合并DM、痰菌涂阴性肺结核及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P<0.05)、0.836(P<0.001)和0.804(P<0.001).结论:肺结核合并DM患者血清SHBG水平较高,血清SHBG水平对肺结核合并DM可能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温莎;李辉;叶绍燕;黄琪淋;万逢洁;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侧柱分型C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现状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简称LCPD或Perthes病),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自限性、自愈性、非炎症性病变.在2岁至骨骼发育成熟阶段发病,主要集中在4~8周岁,男女比例约为4∶1,90%双侧受累[1-3].尽管自发现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该病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方案多样.目前常根据发病年龄、外侧柱分型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包容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包容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Herring等[4]指出,外侧柱分型C型的患儿易出现严重股骨头畸形和头臼不匹配,无论年龄大小、施行何种包容治疗方案均无明显效果.此类Perthes病患儿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研究显示,外侧柱分型C型Perthes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其预后得到改善[5-7].因此,针对上述治疗观点的不一致,本文就外侧柱分型C型Perthes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金璐;赵劲民;吴剑平;廖世杰;丁晓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运动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12~24个月,观察组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压、血糖及戒烟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明菊梅;张彦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Th17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感染、疫苗接种、药物、食物、花粉等诱发的全身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腹型、肾型、关节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HSP约占2/3[1],表现为在典型皮肤紫癜发生同时或之前、之后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病变部位可累及消化道全长,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等;黏膜组织活检常见黏膜固有层出血,可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红细胞淤积和核碎片,以及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甚至嗜酸性粒细胞渗出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等病原体感染及肠道共生菌群失调与腹型HSP发病有关[3-4].研究还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他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在HS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贯穿HSP整个病理过程,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与HSP的胃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4-5].因此,深入了解腹型HSP发病过程中Th17及IL-17免疫应答特征、功能及调控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关系,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Th17及IL-17在腹型HSP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兰连成;杨梅雄;单庆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段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T细胞亚群指标、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用量减少,T1期、T2期血清Cor、CD8+水平降低,血清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 +/CD8+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术后机体免疫抑制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彦平;龚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同时于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1次/d;观察组同时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β-胰岛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而C肽分泌总量(AUCcp180)和早相C肽分泌功能(△CP30/△G30)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应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β-胰岛细胞功能,但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时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作者:陆锦昆;潘琼华;潘海林;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分为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组(50 g/L组、100 g/L组、200 g/L组、400g/L组、800 g/L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作用24 h、48h、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作用72 h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现浓度 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黄芪注射液作用72 h后,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而相应的G0/G1期细胞比例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红红;莫书荣;吴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杨桃果汁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杨桃果汁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糖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32 g/kg)组及杨桃果汁低、中、高剂量(5 g/kg、10 g/kg、20 g/kg)组,同时设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丙酮酸、乳酸、胰高血糖素(GC)等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第14天FBG显著降低(P<0.01),杨桃果汁高剂量组第7天FBG显著降低(P<0.05);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0.5h血糖及糖耐量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降低,且杨桃果汁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杨桃果汁高剂量组FINS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乳酸和GC水平显著降低(P<0.05).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丙酮酸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小鼠IS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杨桃果汁通过提高FINS水平、降低GC水平同时平衡乳酸水平来影响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

    作者:杨映霞;黄天敏;黄仁彬;徐小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95例经右胸3切口(上腹部—右胸—颈部)入路手术为R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结果: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淋巴结清扫数均明显低于R组(均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所见淋巴结转移数、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0切除率为90.53%,与L组(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R组显著低于L组(P<0.05).R组3年累计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L组(34.74% vs 50.00%),而3年总生存率则显著高于L组(74.74%vs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比较,经右胸3切口路径较左胸两切口路径具有更好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能够降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降低复发转移率并改善术后生存情况.

    作者:孙志红;李勇强;陈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前MSCT检查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短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术前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其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初步评估MSCT对HCC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73例HCC患者术前MSCT资料,其中2年内复发24例(复发组),未复发49例(未复发组).比较两组MSCT征象(瘤灶大小、位置、瘤周强化征、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复发组术前各种MSCT征象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MSCT对HCC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瘤灶大小、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强化征、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灶形态和肿瘤包膜类型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及两种征象联合预测HCC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87%、86.00%、70.93%,80.96%、60.00%、80.28%及86.96%、78.00%、94.37%.结论:HCC术前MSCT瘤灶形态和肿瘤包膜类型对HCC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种征象联合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作者:刘丽东;苏丹柯;朱旭娜;张卫;李强;刘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慢性放射性肠炎(CRE)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的CRE患者10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T淋巴细胞(CD4+、CD8+、NK+)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甘露醇(L)/乳果糖(M)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免疫功能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DAO水平及L/M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CD4 +/CD8+比值和NK+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CD4+/CD8+、NK+分别与DAO、L/M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CRE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蔡沣;郑建军;刘开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体检的3 638名青年.记录其年龄、性别,测量体重、身高、血压等,并测定常规生化指标及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MAU).根据是否患HUA分为正常尿酸(NUA)组(3 071例)和HUA组(567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血尿酸(SUA)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Fins、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AU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A-IR)的关系.结果:男性与女性HUA患病率分别为19.15%(350/1828)、11.99%(217/1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HUA组hs-CRP、体重指数、HOMA-IR均高于NUA组(均P<0.01).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HUA患病率分别为0.0%、13.5%、22.8%、2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校正性别、体重指数、TG、HDL-C后,SUA仍与hs-CRP、Fins、HOMA-IR、Scr、MAU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与体重指数、HOMA-IR、hs-CR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青年HUA通常有较高的体重指数,可能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陈焕珍;童平;李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每组12只.每天重复播放古典音乐或摇滚音乐2h,连续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3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处死大鼠后取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其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和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增加(均P<0.05),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无明显差异(P>0.05).古典音乐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液和血清中的TNF-α、MAO和LPO含量降低,IL-2、IFN-γ和SOD含量升高(均P<0.05);而摇滚音乐组与对照组各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典类型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提升作用,可显著增强大鼠免疫功能;而摇滚类型音乐仅对大鼠学习记忆力有明显提升但并无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

    作者:付雯雯;熊殷;李博;曾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FeNO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对哮喘-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O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COPD、哮喘及ACOS患者共155例,其中慢性咳嗽组31例,COPD组50例,哮喘组41例,ACOS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NO值,并分析各组患者FEV1/FVC、FEV1/pred与FeNO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COS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组和ACOS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著低于慢性咳嗽组和哮喘组(均P<0.05),而COPD组与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ACOS组患者的FeNO值显著高于慢性咳嗽组和COPD组(均P<0.05),而哮喘组和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组患者FEV1/pred和FeNO值呈正相关关系(r=0.314,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与FeNO值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FEV1/FVC、FEV1/pred、FeNO单独及3项联合诊断A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00、0.676及0.919.结论:ACOS患者的FeNO值显著升高,使用FeNO检测能够有效判断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FeNO与肺通气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OPD、哮喘和ACOS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莉;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 7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外固定组(n=36)和联合组(n=40).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尺偏角与桡骨高度恢复均优于外固定组(均P<0.05),但两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Dienst腕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外固定组的66.67%.联合组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伟练;黎俊豪;蔡维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2d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股骨部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及下肢体运动功能(FMM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FMMS评分及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骨密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麦敏军;古波;黎居雄;黄颖志;莫龙飞;陈德霖;叶汝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序贯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PTGCD)序贯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LLC)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TGCD序贯GLLC治疗组(P组,n=68)和常规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组,n=64).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P组胆囊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WBC)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L组显著缩短(均P<0.05).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P<0.05).P组治疗总有效率(98.53%)与L组(9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7d,P组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术后7d,P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L组(均P<0.05).结论:PTGCD序贯GLLC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新团;李博;李栋;何耀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在甲状腺癌术后均接受碘131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通过放射性碘全身扫描(WBS)评估患者术后碘131的疗效,根据WBS分级标准分成WBS阳性组(Ⅱ~Ⅳ级)、WBS阴性组(Ⅰ级).所有患者每隔6个月测定1次血清Tg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分析血清Tg水平对患者术后碘131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明确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12个月随访发现,WBS阳性61例(46.56%),WBS阴性49例(37.40%).经ROC曲线模型提示,血清Tg水平对预测碘131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佳临界值为1.430 μ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0、0.7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原发病灶、肿瘤分期晚、多发病灶及血清Tg水平>1.430 μg/L是甲状腺癌术后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g水平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血清Tg水平过高是碘131治疗后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希刚;赵芳;周振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核磁共振相关定量参数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相关定量参数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IS患者84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在本院行体格检查的8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两组均接受核磁共振(MRI)检查,观察两组肩峰形态,并比较两组检查参数,包括肩峰角、肩锁关节骨赘高度、肩峰下积液厚度、短肩肱间距、喙肩韧带、肱骨头囊变直径及肩峰指数.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MRI检查参数与Constan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onstant评分、肩肱间距、肱骨头囊变直径显著低于正常组,肩峰角、肩锁关节骨赘高度、肩峰下积液厚度、喙肩韧带、肩峰指数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Ⅰ型、Ⅱ型、Ⅲ型肩峰形态占比分别为20.24%、29.76%、50.00%,正常组分别为25.00%、28.57%、46.43%,两组肩峰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肩锁关节骨赘高度与Constan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20,P<0.05),短肩肱间距与Constant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54,P<0.05).结论:MRI检查参数中,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和短肩肱间距与SIS患者肩关节功能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袁丹军;唐志洋;单秀红;费文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