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红;李勇强;陈鑫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分为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组(50 g/L组、100 g/L组、200 g/L组、400g/L组、800 g/L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作用24 h、48h、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作用72 h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呈现浓度 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黄芪注射液作用72 h后,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而相应的G0/G1期细胞比例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人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红红;莫书荣;吴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部单管、双管标准源模型对甲状腺摄131I(RAIU)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90例.制备颈部单管、双管标准源模型.比较不同时间点(2 h、4h、24 h)颈部甲状腺计数及RAIU率.结果:颈部单管标准源模型在2h、4h和24 h标准源计数均低于颈部双管标准源模型,RAIU率均高于颈部双管标准源模型(均P<0.05).结论:采用颈部双管标准源模型进行RAIU率的测量更能准确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作者:凌彩霞;肖国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截瘫下肢功能障碍合并痉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下肢谐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MA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收肌角和直腿拾高角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大,MB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谐振治疗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截瘫患者下肢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梁天佳;周开斌;麦威;莫明玉;黄福才;黄林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疗效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介素-22(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156例RA合并I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雷公藤组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苷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肺总量(TLC),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HIF 1α、IL-2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雷公藤组与对照组,FEV1、FVC、TLC及血清HIF-1α水平显著高于雷公藤组和对照组,而CRP、RF及IL-22水平显著低于雷公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合并ILD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HIF-1α、IL-22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马侗;张哲;王冬梅;王思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CSPG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OSC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 cm)中CSPG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SPG4 mRNA及其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显著上调(均P<0.05),CSPG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民族、OSCC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性别、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男性患者中的表达较女性患者高,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均P<0.05).结论:CSPG4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俊君;覃浩;李翠萍;粟小平;穆婷;冯浩然;黄旋平;麦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普通支原体肺炎(MPP)及难治性MPP(RMPP)的维生素A水平及免疫功能.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300例,分为MPP组(220例)和RMPP组(8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维生素A、胸片结果.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MPP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肺部哕音、咳嗽发生率、血清IgG、IgM、TNF-α、累及双侧肺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年龄、高热发生率、维生素A缺乏(CVAD)和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发生率、血清CRP、IgA、IL-6、IL-10、IFN-γ、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大叶性肺不张、肺大片实变影检出率与MP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热、CVAD、SVAD、血清CRP、IL-6、IL-10、IFN-γ、IgA、大叶性肺不张、肺大片实变影是RMP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持续高热、胸片示肺部大片实变影、大叶性肺不张,血清CRP、IL-6、IL-10、IFN-γ水平升高明显、CVAD、SVAD时,应警惕RMPP可能.
作者:郭艳霞;冯艳芳;沈丹华;王美玲;杨秀平;王荣;孟羽俊;任建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95例经右胸3切口(上腹部—右胸—颈部)入路手术为R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结果: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淋巴结清扫数均明显低于R组(均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所见淋巴结转移数、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0切除率为90.53%,与L组(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R组显著低于L组(P<0.05).R组3年累计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L组(34.74% vs 50.00%),而3年总生存率则显著高于L组(74.74%vs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比较,经右胸3切口路径较左胸两切口路径具有更好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能够降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降低复发转移率并改善术后生存情况.
作者:孙志红;李勇强;陈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研究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IL)-8、IL-10、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IL-8、IL-1β、MCP-1、TGF-β1)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和FIB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好.
作者:乐丽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别嘌醇是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药物[1].近年来,别嘌醇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在对别嘌醇所致ADR调查研究中,发现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2].皮肤、黏膜损害从轻度的皮肤红斑到重症药疹均可发生,甚至可出现致死率非常高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SCAR),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drug rash with eosinophilia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重症多形红斑药疹(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等,其中SJS和TEN的致死率高达20%~25%[3].2013年10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明确指出应警惕别嘌醇引起的重症药疹[4].对别嘌醇近年来的临床ADR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别嘌醇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一萍;张劼;周嘉;蒙丽恒;秦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中文版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梅英;熊浪;潘虹;谢小丽;柏茂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伴免疫球蛋白E(lgE)升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伴lgE升高的小儿支气管肺炎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lgE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及lgE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WBC、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及血清CK、CK-MB、L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伴lgE升高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及lgE恢复,且能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阮仁伟;陈梅俐;刘晓玲;饶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杨桃果汁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糖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32 g/kg)组及杨桃果汁低、中、高剂量(5 g/kg、10 g/kg、20 g/kg)组,同时设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丙酮酸、乳酸、胰高血糖素(GC)等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第14天FBG显著降低(P<0.01),杨桃果汁高剂量组第7天FBG显著降低(P<0.05);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0.5h血糖及糖耐量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降低,且杨桃果汁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杨桃果汁高剂量组FINS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乳酸和GC水平显著降低(P<0.05).杨桃果汁中、高剂量组丙酮酸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小鼠IS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杨桃果汁通过提高FINS水平、降低GC水平同时平衡乳酸水平来影响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
作者:杨映霞;黄天敏;黄仁彬;徐小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对哮喘-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O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COPD、哮喘及ACOS患者共155例,其中慢性咳嗽组31例,COPD组50例,哮喘组41例,ACOS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NO值,并分析各组患者FEV1/FVC、FEV1/pred与FeNO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COS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组和ACOS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显著低于慢性咳嗽组和哮喘组(均P<0.05),而COPD组与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ACOS组患者的FeNO值显著高于慢性咳嗽组和COPD组(均P<0.05),而哮喘组和A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组患者FEV1/pred和FeNO值呈正相关关系(r=0.314,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d均与FeNO值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FEV1/FVC、FEV1/pred、FeNO单独及3项联合诊断A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00、0.676及0.919.结论:ACOS患者的FeNO值显著升高,使用FeNO检测能够有效判断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FeNO与肺通气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COPD、哮喘和ACOS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莉;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广西区内不同产地楠藤中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及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4%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89% B;15~25 min,89%~80% B;25~50 min,80%B;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8 nm;柱温30℃.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进行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92%~102.71%之间;广西区内不同产地的楠藤样品中5种成分的总含量在0.418%~1.580%,不同地区的总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楠藤中5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楠藤中该5种成分含量具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
作者:谢培德;林雀跃;张荣林;罗永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在甲状腺癌术后均接受碘131治疗,随访时间为12个月.通过放射性碘全身扫描(WBS)评估患者术后碘131的疗效,根据WBS分级标准分成WBS阳性组(Ⅱ~Ⅳ级)、WBS阴性组(Ⅰ级).所有患者每隔6个月测定1次血清Tg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分析血清Tg水平对患者术后碘131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明确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12个月随访发现,WBS阳性61例(46.56%),WBS阴性49例(37.40%).经ROC曲线模型提示,血清Tg水平对预测碘131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佳临界值为1.430 μ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0、0.7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原发病灶、肿瘤分期晚、多发病灶及血清Tg水平>1.430 μg/L是甲状腺癌术后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g水平对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血清Tg水平过高是碘131治疗后WB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希刚;赵芳;周振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Springer Link、PubMed,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自建库至2018年5月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化疗(试验组)与奥沙利铂单药胸腔灌注(对照组)治疗肺癌合并MPE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5.0评价纳入的RCT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临床获益率、血清免疫指标、胸腔积液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RCT,共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36,95%CI:1.24~1.48,P<0.000 01),临床获益率优于对照组(RR=1.34,95%CI:1.17~1.53,P<0.000 1);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较对照组升高,胸腔积液炎症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MPE在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奥沙利铂.
作者:路欢欢;赵宝生;刘玉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 7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外固定组(n=36)和联合组(n=40).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尺偏角与桡骨高度恢复均优于外固定组(均P<0.05),但两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Dienst腕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外固定组的66.67%.联合组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伟练;黎俊豪;蔡维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与痛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72例痛风患者(痛风组),再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组(n=56)和间歇期组(n=16);同期选取本院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A、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及血沉(ESR),并分析其与痛风活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血清PA、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hs-CRP、UA水平及hs-CRP/P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痛风组血清PA水平与hs-CRP、ESR呈负相关关系,与血清ALB、U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急性期组血清PA水平低于间歇期组,ESR高于间歇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痛风急性期组与间歇期组血清hs-CRP、ALB、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与hs-CRP、ESR呈负相关关系,且急性期低于间歇期,PA可作为痛风疾病活动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覃柳群;石祥;李文朝;杨峥;莫丽军;罗玉珍;黎小红;苏琪盛;莫武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感染、疫苗接种、药物、食物、花粉等诱发的全身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腹型、肾型、关节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HSP约占2/3[1],表现为在典型皮肤紫癜发生同时或之前、之后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病变部位可累及消化道全长,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等;黏膜组织活检常见黏膜固有层出血,可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红细胞淤积和核碎片,以及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甚至嗜酸性粒细胞渗出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等病原体感染及肠道共生菌群失调与腹型HSP发病有关[3-4].研究还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他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在HS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贯穿HSP整个病理过程,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与HSP的胃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4-5].因此,深入了解腹型HSP发病过程中Th17及IL-17免疫应答特征、功能及调控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关系,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Th17及IL-17在腹型HSP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兰连成;杨梅雄;单庆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运动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12~24个月,观察组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压、血糖及戒烟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明菊梅;张彦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