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王敏

关键词:氟康唑, 硝酸咪康唑, 真菌性外耳道炎,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 5年1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0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05±1.56)dvs (5.56±2.69)d],且不良反应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较单纯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伴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AS指标、健康知识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AS斑块面积、左侧脉搏波速度(L-baPWV)及右侧脉搏波速度(R-baPW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高血压伴AS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并延缓AS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永红;秦娅丽;王红;韩蓉;王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软组织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角、均角及高角组,每组30例.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治疗前、后3组颏前点(Pog)、颏下点(Me)、颏顶点(Gn)的软组织厚度变化及Z角、FMIA角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角组颏前部软组织厚度(Pog-Pog,)、颏顶部软组织厚度(Gn-Gn')、颏下部软组织厚度(Me-Me')均大于其他两组(均P<0.05);高角组Z角均大于其余两组,FMIA值均小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Pog-Pog'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高角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Me-Me'、Gn-G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角组治疗后FMIA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3组治疗后Z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厚度影响较大.矫治后上下切牙内收,鼻唇颏关系趋于协调.

    作者:吴凯;杨婕;康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和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其中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的37例患者为A组,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的31例患者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协会发布的《肩关节评估表》评估患者肩关节稳定性及肩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均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术后6个月时,A组患者在肩关节稳定性方面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利于患者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阴彦兵;武政;段明明;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P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共175个结节).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接受PMWA治疗,统计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并于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 75个结节均成功完成PMW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R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疼痛、出血、轻度呼吸困难、瞬问声音变化及血压升高,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均未发生误伤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采用P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轻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伶丽;田福年;莫金霖;彭洁;陈伟杰;陈冬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定期体检的婴幼儿(6~36个月龄)1 250例,应用《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评估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情况、喂养人喂养行为,分析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 250例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6.80%(335/1 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3~18个月的婴幼儿、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及食物制作单一喂养困难发生率均较高(均P <0.05),而喂养人为母亲、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固定、喂养环境无干预因素、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能明显降低喂养困难发生率(均P<0.05).多因素Lc-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食物制作单一是婴幼儿喂养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是喂养困难的保护因素(P <0.05).喂养困难婴幼儿体重、身长、头围较无喂养困难同一月龄婴幼儿低下(P <0.05),且智力指数(MI)及发育商(DQ)评分低于无喂养困难患儿(P<0.05).结论:婴幼儿期容易发生喂养困难,且喂养困难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时对家属进行喂养行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喂养行为,将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作者:梁燕婷;刘昕;陈伟平;江蕙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肛肠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两组术后均予肛泰软膏外敷、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微波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高锰酸钾熏洗坐浴,研究组联用痔灵洗剂熏洗坐浴、路优泰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各时点局部创面出血、疼痛、坠胀、水肿、潮湿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d局部创面出血、疼痛、坠胀、水肿、潮湿各项症状评分较术后1d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同时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7d症状评分较治疗3d时亦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同时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局部症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效果尚可.

    作者:刘伟;罗小红;焦云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再狭窄率、血脂及IL-8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再狭窄率、血脂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冠脉支架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复发心绞痛率,以及术前、术后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2.56%(1/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心绞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及IL-8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明显降低其PCI术后再狭窄率及复发心绞痛率,改善血脂,并能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任君文;朱旭;张维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37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感染时期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水平.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120例,根据临床类型将其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47例)、肝硬化(LC)组(28例)和无症状携带(ASC)组(45例);另根据感染时期不同,将其分为4组:免疫耐受(IT)组(20例)、免疫清除(IC)组(28例)、低复制(LR)组(21例)和再活动(RA)组(33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合格的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7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IL-37水平在各不同临床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感染时期组间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感染时期的各组血清IL 37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IL-37可能不参与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反应.

    作者:刘宇骏;玉艳红;吴继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行鼻腔内镜治疗的128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手术切除标准、肿瘤侵袭性、术前神经系统基础疾病、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肿瘤周围血管神经包绕、肿瘤边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标准Ⅰ级、肿瘤侵袭性、肿瘤周围血管神经包绕、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肿瘤边界模糊是影响嗅沟脑膜瘤微创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术前积极掌握患者肿瘤的状态,术中采用合适的切除标准将有助于预防及降低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作者:谢乔林;陈文斗;玉石;廖秀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Enrichment,expansion,and identification of stem-like cells from hepatic carcinoma HepG2cells

    作者:Biyu Cui;Yebing Pang;Xuehui Zhang;Jing Lan;Xilei Li;Manya Wu;Xing Guo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单纯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6例(120眼),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单纯胬肉切除术)、B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每组40眼.观察3组患者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云翳发生情况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B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轻度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角膜云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翼状胬肉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胬肉切除以及带蒂结膜瓣移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江峰;雷岳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均采用PCI治疗,根据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每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血清可溶性B7-H3(sB7 H3)、白介素(IL)-4、IL-10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荧光定量PCR (FQ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B7 H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IL-10、sB7 H3水平和B7-H3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升高,其中强化剂量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的IL-4、IFN-γ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MC B7-H3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29,P<0.05);PBMC B7-H3与IL-4、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342、-0.417,均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B7-H3表达,调节炎性因子IL-10、IL-4、IFN-γ水平,从而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黄琛;徐戈;吕静;雷敏;张晶晶;马冰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管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行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FTS指导下的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膝关节活动度与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猛;罗奇;周天健;王华;林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玻璃化冷冻人成熟卵母细胞显微受精后冻融胚胎移植成功并分娩1例

    在辅助生殖冷冻技术中,冻精子、冻胚胎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是冻融人卵母细胞一直是技术难题.本文报道1例患者经玻璃化冷冻成熟卵母细胞,解冻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胚胎后行玻璃化冷冻,冻融胚胎移植后成功获得妊娠并分娩,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石明华;叶健;牛向丽;黄华;陈志洪;公方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在急性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治疗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予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和对照组60例,予普通胃肠减压管置入).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置管后平均日引流量、引流天数、总引流量、腹围变化、自主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导管梗阻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92.42%,显著优于对照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后平均日引流量、引流天数、总引流量、腹围变化、自主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导管阻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呕吐2例、喉头水肿2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应用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治疗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振吕;郑建涛;张琳;郑光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妇科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内容.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于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总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及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SQI总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SQI总分与SAS评分在于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予以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周甘雨;杨西宁;黄淼;梁克雁;范颖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 3年9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行腔内再通介入治疗的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后再通率为92.0%,术后恢复良好15例,病情稳定5例,恶化3例.术后6个月患者的MR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分(4),显著低于术前的5分(0.5)及术后1d的4分(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闭塞2例,夹层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随访期间死亡4例,再发脑卒中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再发狭窄2例.结论:采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率高,疗效显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吴磊;庞燕;尹博文;韩莹;华红果;陈兴河;赵建华;冯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吸气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强度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鼻吸气压(SNI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吸气肌强度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 6年4月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定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血测定脑钠肽(BNP)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观察膈肌形态的变化,记录SNIP、大口腔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分析SNIP与CHF患者吸气肌强度及膈肌形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FEV1、FVC、LVEF、MIP、MEP、SNIP、膈肌移动度(DM)呼气、DM吸气、膈肌厚度(TD)呼气、TD吸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 <0.05).病例组LVEDD、BNP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LVEDD、BNP升高幅度增大(P<0.05).SNIP与BNP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MIP、MEP、DM呼气、DM吸气、TD呼气、TD吸气、LVEDd、LVEF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SNIP可反映CHF患者吸气肌强度及膈肌功能状态,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关,在CHF患者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晏竹林;朱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研究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对于保护患者脑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伟伟;赵雄飞;赵掌权;田永青;霍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8型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真核表达

    目的:构建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颗粒,为构建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将HPV58E6E7融合基因片段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GV303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GV303-HPV58E6E7.再将得到重组质粒GV303-HPV58E6E7及慢病毒包膜质粒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使其在细胞内自动包装成携带HPV58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即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HPV58E6E7.并将重组慢病毒LV-HPV58E6E7转染入HPV(-)的人宫颈癌细胞系C33A,实验共分为C33A、C33A/LV-CON和C33A/LV-HPV58E6E7细胞3组,经QRT-PCR及Western blo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HPV58E6E7基因和HPV58E6E7+ His-tag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LV-CON和LV-HPV58E6E7两种病毒液感染HPV(-)的人宫颈癌C33A细胞的感染效率均在90%以上;C33A组、C33A/LV CON组及C33A/LV-HPV58E6E7组HPV58E6E7融合基因表达量均值分别为0、0、0.49±0.2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C33A/LV-HPV58E6E7细胞的总蛋白中,可见带有HPV58E6E7+ His-tag的融合蛋白的条带,而在对照细胞C33A/LV-CON及C33A的总蛋白中,未见上述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HPV58E6E7并能实现真核表达,为后续的稳定表达HPV58E6EE7融合基因的细胞系构建及HPV58型相关疫苗的免疫检测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伟红;贾超颖;王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