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连立弢

关键词:静脉输液, 拔针, 按压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输液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疼痛、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所采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在减少患者疼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结论 本研究新式拔针法省时节力,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机能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为了适应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初步摸索出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办法.

    作者:杨铮;杨惠娣;刘陶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强化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 对50例(76眼)弱视患儿连续30天进行弱视强化综合训练,1次/d,1h/次.结果 治愈8眼,进步65眼,无效3眼.结论 通过医院短期强化培训,系统,规范化的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弱视眼视力.

    作者:张雪艳;白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理州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对大理州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掌握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地区该疾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2008-2012年共报告80例病例,其中祥云54例、宾川5例、南涧5例;2008-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0.37/10万、0.26/10万、0.23/10万、0.42/10万和0.99/10万;目前未出现病死病例.结论 大理州本病疫区不仅老疫区稳固存在,近年来疫区不断扩大,发病数不断上升,新发现的疫源地也逐年增多,鼠间感染普遍存在,带毒率也较高,局部地区发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作者:罗剑龙;段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对部分章节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两种方式对两个班级进行比较并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效率和考试成绩三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为广大学生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2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询问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8月14日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346例,实查345例,实查率99.71%;医院感染现患率4.06%,感染例次率4.35%;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率33.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56.23%,预防用药率25.77%;泌尿道插管和气管切开等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尽量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性干预,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啟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CU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分析CCU患者失眠的诱发因素,从而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收纳意见对内蒙古中蒙医院CCU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和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睡眠主要原因有:疾病本身、CCU环境制约、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的改变等.失眠表现: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中断等.结论 通过分析和调查,更充分的帮助患者解决失眠带来的痛苦.

    作者:魏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勉县土源性线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和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人群感染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制订防治对策.方法 以县城为中心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随机抽取了两个农村调查点和一个城区调查点,共9个镇,每个镇分别随机抽取2个村,共18个村,在各调查点进行宣传动员后,按知情自愿原则每个村调查100人,共计调查了1 708人.结果 阳性检出人数为25人,感染率为1.46%,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35%、钩虫感染率为0%、鞭虫感染率为0.23%、蛲虫感染率为0.06%.结论 本次现状调查,反映我县土源性线虫的分布情况,显示我县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远低于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的报道[1].

    作者:付松如;付新华;闫惠安;尤红英;刘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机车乘务员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机车乘务员尿酸指标检测分析,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线索.方法 组织机车乘务员健康检查,设对照组分析.结果 共检查机车乘务员2 800人,尿酸异常495人,异常率17.68%.尿酸异常率表现为:机车乘务员尿酸异常率以~50岁年龄组尿酸异常率高,各组比照,货机车乘务组尿酸异常率高于对照职业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货机乘务组与客机乘务组、客机乘务组与对照职业组尿酸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酸总体检测水平显示:货机乘务组尿酸总体水平高于对照职业组、客机乘务组尿酸总体水平均高于对照职业组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00).结论 机车乘务员尿酸检测异常结果较其他职业人群明显,需加强机车乘务员平衡膳食指导,合理饮食,保护健康.

    作者:刘红;张佩元;颜晖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8例AR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评价及健康护理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14岁儿童58例,对其治疗前、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进行症状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1年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已有明显改善;治疗后2年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改善更显著.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AR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根据儿童的特殊性对其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疾病健康宣教,对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秦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合并肝脓肿一例

    患者因接触二甲基甲酰胺后出现中毒症状去医院就诊,入院时诊断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中毒性肝病”,住院后一个月,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增多,胸部CT检查检查提示多发肝脓肿.因病情复杂、难以控制,故多次转院治疗.出现病重、病危情况,后肝部分切除.从疾病的程度和常人的理解能力来看似乎诊断重度中毒比较合理,且不容易与病人及家属发生矛盾.然而通过反复研究和对照GBZ59-2010,GBZ85-2002诊断标准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不包含有肝脓肿,而肝脏切除主要由于肝脓肿引起.故不符合职业性中度或重度肝中毒.但肝脓肿确实是在因为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为了更好的做好职业病诊断工作,保护好患者的健康权益,我们在职业病诊断后加上合并症的诊断,终诊断结果为职业性急性轻度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职业性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合并肝脓肿、末梢胆管扩张、继发感染.并告知患者做劳动能力鉴定,病情程度可以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得到反应,后得到病人的认同和理解.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职业病诊断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反复对照并严格执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意义.

    作者:何小红;沈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腺病毒56型引起大连市某区流行性角结膜炎暴发事件调查

    2012年11月19日,大连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内B公司报告,该公司从2012年11月16日至2012年11月19日发生急性结膜炎病例百余例.区中心在调查中发现与之相邻的A公司宿舍也有大量员工发病.截至12月5日,共搜索病例451例,其中,A公司共发现患者250例,B公司发现患者201例.病原为腺病毒56型.为了查明暴发原因和传播模式,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于2012年11月19日开展了本次调查.

    作者:刘晓辉;蒋希宏;范庆华;于新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表面封闭剂用于复合树脂边缘封闭性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从表面封闭剂的材料性能、提高树脂表面耐磨性、表面光洁度、降低微渗漏、提高边缘封闭性,以及实验室和临床病例观察等方面来作一综述.

    作者:王雅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踝肱指数、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I)及动态血压节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rhythm,ABP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 入选的92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测量ABI,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昼夜血压节律,测量颈动脉IMT,进行详细病史采集,检测生化指标,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根据动态血压节律将入选患者分成2组:即杓形组与非杓形组,进行各检测指标参数比较.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将年龄、ABI、体重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生化指标、病史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比较血压节律、ABI单项异常,二者异常及二者正常时颈动脉IMT增厚的检出率.结果 杓型血压与非杓型血压组各参数比较,ABI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IMT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ABI;血压节律、ABI单项异常较二项联合检查时颈动脉IMT增厚的阳性率低.结论 血压节律的异常可以造成血管壁损伤;联合观察ABI和动态血压节律的变化较单独测量对大血管病变有更好的预见性.

    作者:苏永峰;李子玲;董智慧;石福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3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临床护理对布氏杆菌病预后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36例布氏杆菌病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与护理,落实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由于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有效缩短病程.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布氏杆菌病人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邹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人,患者数约500~600万,而幸存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占40%.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对患者的心身打击巨大,使脑卒中后抑郁有很高的发病率.脑卒中后抑郁表现引起了全世界愈来愈多的重视,卒中后抑郁所表现出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情感障碍,由于患者原发疾病表现突出,往往掩盖了抑郁的情绪或症状,导致忽略了抑郁的存在,加强对这类疾病认识,并给予恰当治疗会明显改善原发疾病的预后.

    作者:暴秀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直肠癌患者止痛药物治疗分析

    1 病例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6岁.于2011年4月在全麻下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恢复好,行FOLFOX6方案化疗6周期后,行放射治疗1疗程.2012年8月患者全面复查发现肺转移、肝转移,行伊立替康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1周期.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患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输液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疼痛、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所采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在减少患者疼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结论 本研究新式拔针法省时节力,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作者:连立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中利尿剂的使用

    目的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失代偿期利尿剂使用问题,确定利尿脱水过程中失液量/总血容量的耐受低限.方法 选择2008-10至2013-10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当患者发生了过度利尿导致的低血压事件(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脉率>收缩压)时,排除其他影响心率和血压的因素后,搜集其一般情况、体重、利尿剂使用情况、出入量平衡状况、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等资料.由患者体重和出、入量差值得出脱水量所占血容量百分比,研究失液比例与休克指数间的关系,以失液比例为自变量,以休克指数为因变量,对其做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我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病因构成、病史、住院时间、合并症、病死率等指标与大多数资料报道相近,但利尿剂使用不规范问题确实存在.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在过度利尿导致的低血压事件时该类患者失液比例与休克指数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02),佳线性拟合方程即Y=0.49+3.92X,相关检验过程中均显示P<α,证明上述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佳线性拟合方程成立.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能否尽早控制/清除肺部感染病灶决定着患者的预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失代偿时,利尿剂种类宜选弱效利尿剂,监控患者日出入量.当失液比例>13%,应引起管床医师警惕;若失液比例达到23.6%,应立即予以补液维持循环血容量,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飞;董建华;刘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26名接触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危害程度与不同年龄、不同接害工龄之间的关系,识别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诊断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对3个单位526名接触粉尘作业在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单位526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中发现职业禁忌症6人,检出率1.14%,诊断Ⅰ期矽肺1例,检出率0.18%.结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职业危害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越来越重要,为发现职业危害作业禁忌症,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作业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相关权益打下坚实基础,为今后的职业危害作业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秀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索拉非尼治疗肾癌研究进展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药,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晚期肾癌推荐剂量为400mg bid.索拉非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腹泻、皮疹、乏力.索拉非尼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使化疗过程顺利完成.以家庭为依托积极的癌症治疗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护理模式.这种模式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宝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