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华安;唐孝富;贺玲
手术室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自身防护,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工作繁重、生活缺乏规律性,容易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充分认识到各种危害因素,提高自身保护意识,本文就此方面问题作一探讨,旨在通过学习和教育,使手术室工作人员加强自身保护,将各种危害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张晓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防制措施.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厦门市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04年下降了56.96%,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和痢疾,麻疹再次出现流行,艾滋病是发病率上升大的病种;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目前厦门市法定传染病的疾病谱与网络直报初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应继续将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痢疾、麻疹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应作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控重点,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作者:俞新莲;沈理通;张怡盾;庄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院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以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 选自2013年1~12月我院加强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干预后1年的患儿处方478例(以下简称12组),与选择干预前2012年1~12月这一时间段内患儿用药处方530例(以下简称13组)作为比较,对比两年患儿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两年比较发现,13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明显较低,药敏试验送检率较高,多联用药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方面的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对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方法 对45例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45例次医院尿路感染,科室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22例,神经内科8例和骨科5例,其余科室10例.住院时间≥7d尿路感染占68.9%,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75.6%,留置导尿管的感染患者占73.3%.结论 留置导尿管、合并基础疾病和长时间住院是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掌握留置尿管指征,每天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会阴部、尿道口与导尿管的消毒.加强对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等高发科室以及留置导尿管患者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
作者:周啟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菏泽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危险因素,探索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参考指标,加强预测,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的风险.方法 选取16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32名普通病例进行1:2的病例对照研究.由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对患儿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疱疹液的病原学检测.对年龄、首次就诊医院类型、发热、精神差和EV71感染这5个危险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再对入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首诊去私人医院和临床表现精神差的P值<0.05,入选进入多因素分析,发生重症病例的风险均为对照组的7.978倍.结论 首诊去私人诊所和临床表现精神差是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作用.方法 对21例入住我院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观察,给患者一日静脉注射1 000mg甲泼尼龙,连续注射3天;接着改用一日静脉注射200mg甲泼尼龙,连续注射3天;接着患者改为口服甲泼尼龙药片,在一个月之内逐渐减少用药量直到停止用药.在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15天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用视力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在治疗后,17例治疗效果明显,比例占85.71%,3例治疗无效,比例占14.29%.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患者入院第3天和治疗后第15天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 大剂量击破尼龙冲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EZSCAN在社区人群糖尿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以空腹血糖为标准,对137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EZSCAN检测,计算筛查截断值.并对981例社区居民采用EZSCAN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结果 eZscan测评风险值30%为筛查截断值,对应的筛查糖尿病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62.1%;社区居民检出可疑糖尿病患者137例(13.9%),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收缩压的糖代谢异常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ZSCAN在社区糖尿病风险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慧芸;茹淞;杨建军;王志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慢,常出现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或不排便等临床症状.若不采用任何方法促进排气,肛门排气时间常需72h[1],术后早恢复胃肠功能是病人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急需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2014年妇产科38例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术后服用“消炎理气汤”和32例对照组未服“消炎理气汤”,观察两组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对比研究.
作者:黄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网络环境下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阅读模式.方法 通过在社科阅览室近期调研、与医学生随机调查和文献研究.结论 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不断探索阅读方式,需要学生、学校和图书馆共同努力,多种措施并举,齐抓共管方能见效.
作者:韩峰;朱进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胎儿生长受限、脑出血,甚至死亡,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国外报道为7%~12%,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出如何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并顺利度过围生期,促进患者痊愈.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实施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俊峰;杨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癌化疗栓塞前后肝储备功能检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前、术后3天、1周、2周、4周的透明质酸酶(HA)、胆碱酯酶(CHE)、层黏蛋白(LN)、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检测、整理.结果 术前ChildA级、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层黏蛋白在正常至轻度异常范围,术后多数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前ChildA级、B级、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层黏蛋白中度异常,术后恶化恢复差、发生严重并发症,有5例死于肝衰竭.结论 在Child-Pugh分级基础上加测透明质酸酶、胆碱酯酶、层黏蛋白对评估肝储备功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桂花;张孝;锡林高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通辽市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评价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消毒管理水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依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于2011-2013年对32家市直医疗保健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连续3年监测(每年两次).结果 三年监测结果总合格率为89.78%,其中2011年合格率为92.57%,2012年合格率为87.64%,2013年合格率为89.31%.结论 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增强医务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意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聂莉;许秀梅;刘永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特点.方法 选择2010-2014年在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0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胸水吸收慢,胸膜增厚多,合并症多,治疗有效率低(73.3%),血糖控制不良影响预后.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杜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达标理论在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40例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组各20例.观察现采用达标理论,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教育后对精神病常规知识和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达标理论在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积极效应.
作者:申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肝恶性肿癌微创治疗后实时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其他影像学对比,评价实时超声造影对微创治疗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评价肝恶性肿瘤微创治疗(TACE、RF)疗效33例次,病灶39个,治疗后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同期进行CT/MRI/DSA检查(造影前后2周内).实时超声造影将病灶分为有增强和无增强.结果 微创治疗后,实时超声造影显示动脉期局部增强区22个病灶(56.4%);17个病灶无增强.同期CT/MRI/DSA显示20个病灶(52.6%)有肿瘤复发或残存,以后者为对照,超声造影评价肝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疗效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78.6%,符合率为83.6%.TACE、RF两种肝脏恶性肿瘤治疗后比较,TACE治疗后,实时超声造影对疗效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1.7%,84.6%,83.3%,是几种评价方法中高的.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用来评价肝脏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疗效,比较可靠,并且更适于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金岩;乌日丽其;庞芳;李惠霞;高莹;刘励昂;韩来福;王佳;杜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是了解餐饮行业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手段,分析武汉铁路局辖区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为提高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数据依据,促进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更好的开展.方法 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要求对辖区内各餐饮单位抽检的餐饮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检验餐饮具共949件,总合格率为92.73%.按月份抽检其中1月份合格率高、4月低.不同餐饮单位消毒效果不同,其中食堂合格率低.餐饮具种类不同效果也不同,其中碗和其他类餐饮具中大肠菌群阳性率较低,碟中大肠菌群阳性率高.结论 总体上辖区内卫生安全意识较强,仍需加强辖区内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努力做好餐饮具消毒,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作者:朱玉娇;邱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采棉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评估列车采棉民工艾滋病宣传效果.方法 采用询问调查表法,间隔三年分两次调查采棉列车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采棉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经过列车宣传,在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上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正确行为持有率提高不大(P>0.05). 结论 列车作为艾滋病宣传前沿阵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余文杰;黄芳;汤大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合川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制定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防控措施.方法 鼠密度调查采用粘鼠板法,蚊密度调查采用路径指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目测法和粘蝇条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 鼠密度为0.04只/板,6月鼠密度高,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39%);蚊密度为1.03处/km,7月蚊密度高,以致倦库蚊[5]力主;蝇密度为0.08只/条,以家蝇为优势种(占51%),7月达到高峰;蟑螂密度为2.35只/张,7月高,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94.61%).结论 以鼠、蚊、蝇、蟑螂为优势种;6月鼠、7月蚊、蝇、蟑螂活动高峰,选择高峰期是消灭的佳时期.
作者:段华安;唐孝富;贺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陆良县2010-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陆良县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752例,年均发病率为65.98/10万,报告重症病例85例,死亡2例,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以1~4岁年龄组居多,占82.02%,散居儿童高于幼托儿童和学生,占74.54%,实验室诊断病例204例,其中EV71阳性病例较多,占63.72%.结论 陆良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明显递增趋势,2013年发病率达149.92/10万,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必需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防制手足口病疫情暴发和流行.
作者:魏雪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火车站候车室是旅客候车和临时休息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为了解车站候车室卫生状况,2012年对南宁铁路局管内的柳州、湛江、玉林、遂溪、河唇、来宾、贵港、兴业、陆川、文地、化州、茂名、融水、融安、宜州、金城江、南丹、岑溪、梧州等20个车站候车室进行卫生监测,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道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