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航;梁冰;黄政通;叶小平;曹阳
脊髓损伤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及非外伤性脊髓损伤.不同损伤平面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不一.脊髓损伤一旦发生,其处置及治疗均较困难,严重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难以恢复,脊髓损伤引起功能障碍及并发症如不正确处理可使残疾加重甚至死亡.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发展,脊髓损伤发生率在逐年升高.而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多脊髓损伤患者从初次损伤中存活下来,但大多数人留有残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脊髓损伤发病人群集中在青壮年,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作者:唐智生;毛容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桂林市≥15岁城乡居民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桂林3个城区和3个县4 410名≥15岁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中文版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完成调查3 783人,调查完成率为85.78%.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和总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54%和2.96%.按终生患病率高低排列,桂林市前三位特定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0.93%)、酒精依赖(0.90%)和重性抑郁(0.66%).总终生患病率,城市(3.03%)高于农村(2.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女性(2.40%)低于男性(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壮族(6.15%)高于汉族(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和重性抑郁是桂林地区常见的精神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农村、男性和壮族人群的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开展防治与康复研究工作.
作者:陶领钢;黄峰;周云;李启斌;梁皓明;李广林;韦红日;周丽君;冯启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广西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两步法RT-PCR技术.检测来自于我院8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17例支气管扩张或肺大疱等手术切除的非癌肺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水平.结果:81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17例非癌肺组织中分别检测出26例(32.10%)和14例(82.35%)EML4基因表达阳性,全部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1型表达阴性.结论:在广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出EML4-ALK融合基因1型的表达,可能是EML4-ALK融合基因1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具有区域异质性.
作者:何文武;冼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西乐葆超前镇痛与肩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肩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凝血功能、血流变参数和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70例肩关节周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给予口服西乐葆超前镇痛治疗,对照组术前不给药.对两组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疼痛评估、肩关节活动度记录、睡眠满意度调查、术后需要镇痛药物援助情况记录、不良反应观察以及不同时间血流变参数的检测.结果:两组间用药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的平均疼痛程度、术后需要镇痛药物援助例数、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睡眠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观察组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乐葆超前镇痛用于肩关节周围骨折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及睡眠状况,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减少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杨文彬;廖海浪;王成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IF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历史上流感有过几次大规模流行,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1].近年来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为2万~4万,每年用于预防流感的费用和流感引起的劳动力损失超过1.2亿美元[2].
作者:张春花;朱丹;刘华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柱前后路手术对治疗小于4岁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8例小于4岁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其中对于5例小于3岁的患儿行经胸腔或经腹膜后的切口切除半椎体,术后辅以支具矫正;对于3例大于3岁的患儿,术前对椎弓根X线及CT相关参数进行测量,术中C型臂监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伴椎弓根内固定矫正.结果:术后随访2~11年,平均4.3年,测定手术前后的Cobb角及躯干位移.侧弯角右术前平均的36.5°矫正到12°(矫正率达66%).对于小于3岁的患儿组的矫正效果,侧弯角由术前的37.7°矫正至9.6°,后凸角由术前30.5°矫正至6°,躯干位移从23 mm恢复至5 mm;对于大于3岁的患儿组,X线及CT相关参数湿示T4~L3椎弓根的横径从(2.6±0.43)~(5.2±0.85)mm;选用的螺钉的直径为3~4 mm,长度为30~40 mm;侧弯角由术前的40.9°矫正至12°,后凸角由术前32.5°矫正至8°,躯干位移从29 mm恢复至7 mm,侧弯角及后凸角丢失分别为2°和3°,所有患儿丢失角度不超过5°,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无内周定断裂脱落,均融合.结论:针对患儿的年龄和畸形程度采用前路切除半椎体,术后辅以牵引石膏矫正;或应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伴椎弓根内固定矫正,均能取得满意的手术矫正效果;术前对椎弓根X线及CT相关参数进行测量、术中C型臂监测,对保证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植入尤为重要.
作者:詹新立;肖增明;沈建成;陈前芬;贺茂林;罗高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HBV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作用.方法:将诊断明确的5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片100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模拟剂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放弃其他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2周治疗后评价客观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在疗效控制情况、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V阳性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可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姚钦江;马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地奥司明结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87例,给予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和地奥司明片治疗14 d,治疗前后运用膝关节肿胀评级和膝关节评分法(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膝关节肿胀减轻,膝关节肿胀评级由治疗前的1.63±0.68改善为3.22±0.81,KSS评分从治疗前的64.21±15.62升高到84.14±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结合非甾体抗炎药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熊春翔;宗少晖;肖增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普遍适用且成活率高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16)和假手术组(n=16).采用缝合线和针灸银针对手术组大鼠造成单侧肾动脉狭窄,形成肾性高血压.假手术组仅游离肾动脉,不予缩窄.结果:肾动脉缩窄术后14 d,手术组血压较术前明显增高(t=6.366,P<0.01),术后28 d血压进一步升高,达到稳定的高水平(t=12.806,P<0.001);左肾动脉缩窄术后28 d手术组血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10.41,p<0.01),大鼠成活率75%(12/16),成活的大鼠全部形成高血压模型.结论: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其制作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符合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需要.
作者:秦秋华;蒋伟哲;施晓霞;陈兆霓;覃斐章;周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中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NF-κB p65在HP阳性及阴性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P阴性胃黏膜中主要在细胞质发现p65蛋白阳性染色;而HP阳性胃黏膜中细胞质、细胞核均有阳性染色,HP感染者胃黏膜NF-κB p65蛋白表达显着高于非HP感染者(P<0.01).结论:HP感染导致胃黏膜NF-κB p65表达增加,提示NF-κB参与了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江毅;龙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架置入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例接受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1次/晚,32例)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38例),疗程共14 d.于术前及术后24 h、14 d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MCP-1和IL-10水平.结果:①ACS患者支架术后24 h hs-CRP、MCP-1水平升高(均P<0.01),术后14d低于术后24 h(均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②2组IL-10水平术后24 h升高(均P<0.01),术后14 d进一步升高(均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2组MCP-1/IL-10比值术后24 h增高(P<0.05),术后14 d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支架置入术增加ACS患者血清hs-CRP、MCP-1、MCP-1/IL-10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他汀类治疗能促进ACS患者支架术后hs-CRP、MCP-1和MCP-1/IL-10水平下降和IL- 10水平升高,瑞舒伐他汀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陈广琴;王强;曲楠;韦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围手术麻醉期的管理与调控.方法:6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分别于术前(T0),无肝前10 min (T1),无肝期30 min (T2),新肝期30 min后(T3),新肝期60 min后(T4)和术毕(T5),通过桡动脉置管和Swan-Ganz导管获得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全身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动脉血乳酸(ABL)、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血气与电解质分析;同时亦通过血栓弹力图仪(TEG)监测围术期凝血功能及指导输血与凝血因子输注.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适当补充电解质和调整酸碱平衡.结果:与T0比较,T2-5 HR增加,在T2时MAP、CI、CVP、MPAP、PCWP急剧下降,SVR增加(P<0.05或P<0.01),T3时CI上升(P<0.05),SVR下降(P<0.05),T5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至T0水平.T2时DO2、VO2、IO2I、VO2I下降(P<0.05),ERO2增加(P<0.05),T3时DO2、VO2、DO2I、VO2l升高(P<0.05);ABL在T25增加(P<0.05).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具有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代谢变化、内环境紊乱及凝血功能不全,术中应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以指导术中麻醉管理,同时注意加强心、肺、肾等系统功能的保护.
作者:秦科;孙煦勇;陈伯成;钟军;赖彦华;董建辉;李壮江;周洁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64例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有1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44%(15/64).从重建方式上看,假体植入者为19.35%(6/31),皮肤扩张器植入者为16.67%(1/6),背阔肌肌皮瓣者为35.29%(6/17),腹直肌肌皮瓣者为25%(2/8),背阔肌肌皮瓣并假体植入者出现并发症为0.从构成上看,感染为13.33%(3/15),手术切口裂开为53.33%(8/15),血清肿为13.33%(2/15),血肿为6.67%(1/15),乳头乳晕坏死为6.67%(1/15).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术并发症较高,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李德全;刘剑仑;韦长元;莫钦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Dieulafoy病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往往出血量大,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病例报道亦逐渐增多.我院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29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予套扎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中,男20例,女9例,年龄28~81岁,平均47.2岁.患者均否认有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有尿毒症病史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4例;临床表现为呕血伴解黑便25例,仅黑便4例,血红蛋白35~95 g/L,肝功能均正常,B超提示脂肪肝2例;出血前有诱因7例(2例为饮酒,1例过度劳累,4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者:廖远庄;孔宙;韦琪;温福铭;蒋莹;谭奕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s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IL-6、TNF-α、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水平即升高[(14.77士7.86)μg/L,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 μg/L],再逐渐下降,第14天IL-6水平仍未降到正常[(9.70士4.61)μg/L,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59.38士14.37)μg/L,P<0.01].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 =0.646,P<0.01;r=0.305,P<0.05).发病第1,4,7天血清TNF-α水平与sICAM-l、sE-selectin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IL-6和TNF-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而sICAM-1、sE-selectin则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发生相关但却与脑损害的程度无关.
作者:陈芳梅;尹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全麻下实施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同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手术患者34例,术前对患者全面评估,手术间及手术器械精心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护士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34例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监测是护士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的前提条件,亦是提高手术配合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的有利保障.
作者:欧春红;陈云超;骆如香;李延;凌武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低剂量CT扫描佳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拟诊HIE 120例,随机等分为4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层厚、层间距7 mm,管电流常规剂量组200 mAs、低剂量组分别为100,75,50 mAs行颅脑扫描.对比4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用模拟儿童头颅的水模扫描,进行图像噪声比较,计算并比较各剂量下的CT值均数与标准差;盲氏评判图像质量,以优、良、及格的图像为“可诊断图像”.结果: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CTDIw值随之下降,75 mAs组、50 mAs组分别为200 mAs组的37.5%和25%;图像质量也随扫描剂量下降而下降.200,100 mAs组以优、良为主,可诊断图像均为100%,75,50 mAs组可诊断图像分别为96.67%及93.33%,水模测试低剂量组中75、50 mAs噪声较200 mAs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随剂量的下降,噪声随之增大,呈负相关关系(r=-0.909,P<0.05).结论:75 mAs低剂量图像以良为主,虽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比50 mAs的好,不影响HIE诊断,降低了辐射剂量,有效地保护新生儿,符合医用辐射防护优化的原则.
作者:李伟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51%~73%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1],对吞咽进行评估有利于预测吞咽障碍的各种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等,能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目前评估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临床医生在床旁通过体格检查或使用某种量表对吞咽进行评估;另一类是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吞咽进行评估.各种方法均有优缺点,现综述如下.
作者:龙耀斌;吴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情景训练模式在拉玛泽分娩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参与我院孕妇学校拉玛泽分娩法教学的240名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20名孕妇在常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情景视频及虚拟情景模拟的情景训练教学模式;对照组120名孕妇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孕妇掌握和应用拉玛泽分娩法情况.结果:观察组课后完全学会拉玛泽呼吸技巧及神经肌肉控制运动,居家坚持练习、阴道分娩、产程中应用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情景训练教学法有助于改进拉玛泽分娩法的产前训练,提高产时应用的效果,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覃桂荣;葛圆;雪丽霜;陈月梅;刘素娥;余丽;徐明;凌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HCG值及其动态变化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期待治疗结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对符合条件的6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期待治疗.治疗期间动态监测血HCG及B超,至血HCG降至正常,B超监测至宫外孕包块消失.结果:血HCG<1 000 IU/L组期待治疗成功率比血HCG>1 000 IU/L组高(P<0.05).隔日血HCG下降≥50%组期待治疗成功率比隔日血HCG下降<50%组高(P<0.05).血HCG>1 000 IU/L病例中,也发现隔日血HCG下降≥50%组期待治疗成功率比隔日血HCG下降<50%组高(P<0.05).结论:期待治疗对部分异位妊娠患者是可行的,血HCG值<1 000 IU/L者期待治疗成功率高.而隔日血HCG下降≥50%这一标准对血HCG值>1 000 IU/L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选择期待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利锴;林韶华;宁丰;蔡君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