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花茶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癌前病变及肝癌细胞株作用的影响

李翠云;段小娴;苏建家;汪云;欧超;李瑗;曹骥;杨春;岳惠芬;付镜远

关键词:金花茶, 肝癌前病变, 肝癌细胞株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金花茶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及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及正常人肝细胞株7702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按随机分组法分为7组,每组13只,分别连续给含有不同受试物的饲料及腹腔注射1剂DEN(150 mg/kg·体重)处理,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内γ-GT灶的数量(个/cm2)和大小(mm2/cm2);用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BEL-7404人肝癌细胞株和正常人肝细胞株7702,采用噻唑蓝(MTT)法半数抑制率测定 (IC50),观察金花茶浓缩液及茶花浸泡液对肝癌细胞和正常人肝细胞有无抑制作用.结果:除茶叶渣组外,其它各实验组(包括茶花组,不同浓度浓缩液组)的γ-GT阳性灶的总面积、阳性灶的个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半数抑制率实验显示金花茶茶花、茶叶浸泡液及金花茶浓缩液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正常人肝细胞则无抑制作用.结论:金花茶对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反应趋势;金花茶对体外培养的BEL-7404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肝癌的预防剂.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甘草酸的含量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是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2部)收载的制剂,主要成分有甘草流浸膏、复方樟脑酊、愈创甘油醚等,属祛痰镇咳药.甘草流浸膏是由中药甘草提取,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甘草酸,功用主治为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1].

    作者:黄贵明;黄鹏;黄梦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几乎都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陆建建;许春平;曾波;林松;赵献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肝相关疾病患者IL-6 、IL-8与血清HBVDNA、ALT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IL-6及IL-8水平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乙肝后肝硬化31例、原发性肝癌(PHC)33例患者及正常对照30例血清中IL-6、IL-8的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的HBVDNA的含量.结果:CHB、乙肝后肝硬化及PHC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3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HBVDNA的载量与IL-6(r=0.73)、IL-8(r=0.59)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ALT水平与IL-6(r=0.81)、IL-8(r=0.63)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存在着免疫调节的紊乱,IL-6、IL-8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6、IL-8与HBVDNA载量及ALT水平的相关关系提示其有望成为判断慢性肝病炎症变化和抗病毒治疗的新指标.

    作者:黄振宁;唐星火;卢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亢131碘治疗后复发的手术治疗(附86例分析)

    131I治疗甲亢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治疗后并发症除甲低和突眼外,尚存在一定的复发率.1983~2004年我院外科共收治86例甲亢131I治疗后复发的病人,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全部治愈,效果良好.

    作者:郭伟;谭介恒;吴文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56例疗效观察

    鼻骨骨折在鼻外伤中很常见,在直接暴力作用下,骨折可为单纯鼻骨骨折,亦可合并颌面和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后,多有塌陷畸形,常需手术复位.传统的复位方法盲目性大, 成功率低,并易忽略伴有鼻中隔骨折.近年来我们探索在鼻内镜下行鼻骨复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移植治疗复发性肝癌(附7例报告)

    复发性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包括再次肝部分切除术及肝移植.有关肝移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国内报道尚少.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对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肝移植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苏铭;黎乐群;肖开银;郭雅;杨定华;彭民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25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1例,脑膜动静脉瘘(DAVF)5例,烟雾病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造影阴性67例.结论:DSA检查对鉴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SA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作者:唐景峰;肖绍文;张超元;罗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反应的比较

    对于慢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方法治疗在临床上相关的报道不少,本文对前牙、双尖牙的慢性牙髓炎分别采用超声波和传统手工进行根管预备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后的并发症,以探讨采用超声波做根管预备的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否优于传统手工根管预备方法的一次性根管治疗.

    作者:陆琳;王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镜手术干预时机、指征及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镜外科干预的时机、指针和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例SAP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8例病人在发病2周内手术.治愈16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时间28~86 d,平均46 d.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腹腔镜手术指征可以放宽、手术干预时机可以提早.主要手术方式为腹腔持续灌洗联合腹膜透析.采用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机体的创伤打击小,可有效地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预后.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陆文奇;黄飞;黄玉斌;江文枢;刘祖军;靳小健;陈勇军;雷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和KAI1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环氧化酶-2(COX-2)和KAI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COX-2和KAI1蛋白的表达. 结果: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增生过长为20%(6/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50%(4/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5.4%(47/55),呈等级上升趋势.KAI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为93.3%(14/15);增生过长为73.3%(22/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37.5%(3/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为23.6%(13/55),呈等级下降趋势.COX-2高表达及KAI1低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表达与KAI1表达呈负相关(r=-1 ,P<0.01).结论:COX-2和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OX-2和KAI1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罗秉庆;郑绍光;唐青梅;龚广;陈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166例疗效评价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急诊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是采用开腹手术或保守治疗.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肯定[1~3]. 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对16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燕;黄涛;徐北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铅中毒所致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铅中毒情况下一氧化氮(NO)含量与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 mg/kg铅组、30 mg/kg铅组和60 mg/kg铅组).醋酸铅腹腔注射,隔天染毒1次,7次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血铅和血清NO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另分别向大鼠肝匀浆中加入NaNO2使其终浓度为0、13、26及39 μmol/L,37 ℃孵育1 h,测定血清酶活性.结果:随染铅剂量的增加,血清NO和血铅的含量不断升高(P<0.05),ALT、AST和γ-G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其中γ-GT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和LDH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两者活性在60 mg/kg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未见明显的损害.体外实验表明,NaNO2对ALT、AST及LDH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γ-GT及ALP未见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铅所致的血清酶活性双向变化很可能归因于NO等因素对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

    作者:陈森洲;王险峰;施文祥;王程强;李胜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γ-干扰素与丹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近期疗效比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前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肝内纤维组织增生与沉积,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对防治肝硬化有直接影响作用,丹参制剂早已被认定为抗肝纤维化的中药[1].

    作者:袁海宁;邓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 是指左肾静脉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需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引起的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临床症状, 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1 ].我院收治4例NCS,其中2例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华;黄伟华;颜海标;周洁;董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合物1-(萘满酮-5-氧基)-3-[2-(2-甲氧基苯氧基)乙胺基]-2-丙醇盐酸盐(简称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卡维地洛阳性给药对照组、TMEP给药组,药物按0.8、1.0及1.2 mg/kg的剂量分别从大鼠尾静脉给予,用颈动脉插管方法测定大鼠血压,并记录夹闭颈动脉后血压上升高值,计算升压反射血压升高值(△BP),然后观察给药前后△BP的变化.结果:0.8、1.0、1.2 mg/kg TMEP和相同3种浓度的卡维地洛均明显降低△BP,其中在0.8 mg/kg与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给药前后△BP的差值大于卡维地洛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0.8、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抑制作用强于同等剂量的卡维地洛,TMEP抑制升压反射的作用可能与阻断外周阻力血管α1受体有关.

    作者:周燕;曾日海;宋慧;田磊;田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远端脾肾分流术治疗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对猪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Cl4/乙醇法建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行DSRS,术中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左肾静脉压力,手术前后CT测量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结果:DSRS后,脾静脉压力明显下降,门静脉压力、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无明显变化,左肾静脉压力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未见左肾淤血等情况出现.结论:DSRS是一种治疗门脉高压症可选择的较理想术式.

    作者:田磊;黎宁钦;刘庆仪;周燕;廖锦元;王喜军;陆云飞;黄仲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处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时孕囊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手术引发大出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发生率逐年上升.

    作者:蒋晓莉;李建华;岳锦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黏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寻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的四肢长骨制备一种生物骨衍生材料,将此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联合培养,通过光镜及电镜对联合培养过程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生物骨衍生材料具有三维立体多孔隙结构,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材料-细胞界面.结论:异种生物骨衍生材料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适用于组织工程骨构建的支架材料.

    作者:花奇凯;赵劲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柳州市区不同职业人群血压、血糖、血脂、脂肪肝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处于工作紧张、繁忙环境、社会心理压力大、锻炼身体少的人群,受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尤为突出.

    作者:肖康飞;韦成全;肖立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形成外科治疗12例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Prothetic valve thrombosis,PVT)为非感染性血栓引起的人工瓣膜梗阻或功能障碍.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共为12例人工机械瓣膜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二次换瓣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特点及术后抗凝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于晋;黄保堂;窦云柯;李潺溪;董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