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INF-γ与IL-18细胞因子水平表达

玉建勋;邝晓聪;吴隐鑫;温冠媚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INF-γ, IL-18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INF-γ与IL-18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变化.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3例,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NF-γ与IL-18水平,并进行急性发作期INF-γ和IL-18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分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IL-18与IFN-γ水平分别为(24.14±9.81)ng/L和(220.47±70.71)ng/L,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水平,但与患者急性发作期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粒细胞计数、分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L-18与IFN-γ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的气道炎症,而与白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相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胆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附7例报告)

    胆道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病情紧急,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危及生命,而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多难以奏效.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采用肝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胆道大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1999~2005年对7例胆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富;王大健;曾自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柳州市晶远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下降,而各种慢性病,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发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死因.重视慢性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社会防治措施,保护居民健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探讨慢性病防治对策,2004年10月对柳州市晶远社区进行了一次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宫丽娅;龙少康;苏秀宁;韦运杰;王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TGF-β2表达与小鼠移植性肝癌组织微波凝固后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TGF-β2表达与小鼠移植性肝癌组织微波凝固术后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①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②将3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微波凝固组(微凝组)和非微凝组.两组均于术后第3、7、14天各处死5只,取癌+癌旁组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③切片行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标记TGF-β2、Connexin43和CD45RO、CD4、CD8抗体.Connexin43用于标记成纤维细胞,北航图像分析系统计数Connexin43+细胞以判断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计数CD45RO+、CD4+、CD8+淋巴细胞判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类型;④光镜观察各项病理改变及TGF-β2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TGF-β2表达非微凝组阳性率100%(15/15),微凝组40%(6/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移植瘤组织坏死程度、成纤维细胞增生程度及淋巴细胞浸润密度等病理改变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GF-β2的表达与两组共30例移植瘤组织坏死程度比较,两者呈负相关(r=-0.835,P<0.001);与两组30例成纤维细胞增生程度比较呈正相关(r=0.842,P <0.001);与CD45RO+淋巴细胞的浸润呈高度负相关(r=-0.903,P=0.000).结论:TGF-β2的表达参与了小鼠移植瘤微波凝固后的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小鼠机体免疫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调节作用.

    作者:罗元;唐朝晖;梁安民;莫钦国;蒋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INF-γ与IL-18细胞因子水平表达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INF-γ与IL-18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变化.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3例,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NF-γ与IL-18水平,并进行急性发作期INF-γ和IL-18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分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IL-18与IFN-γ水平分别为(24.14±9.81)ng/L和(220.47±70.71)ng/L,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水平,但与患者急性发作期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粒细胞计数、分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L-18与IFN-γ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的气道炎症,而与白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相关.

    作者:玉建勋;邝晓聪;吴隐鑫;温冠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下奈福泮-芬太尼预防胆道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有效地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我们观察了硬膜外阻滞下奈福泮复合芬太尼对胆道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并以同期辅用氟芬合剂(氟哌利多和芬太尼)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锦益;黄凤形;潘祖德;黄泽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深在,与颈内动脉关系密切,因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以往治疗态度偏于保守,1999~2005年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此类脑膜瘤20例,全切除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吴雪松;罗云平;潘荣南;刘增庆;陈民;吴文昌;卢霞;何一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附206例分析)

    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巴德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疝2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亚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诺迪康胶囊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

    目的:研究诺迪康(nuodikang,NDK)胶囊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方法,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①NDK对血管环具有明显的直接舒张作用;②NDK能明显减小氯化钾刺激血管环引起的收缩幅度;③NDK在含氯化钾(60 mmol/L)的无钙Krebs-Henseleit灌注液(K-H液)孵浴血管环后对氯化钙以累积浓度所引起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NDK可能通过调节钙通道而抑制胸主动脉血管环收缩.

    作者:鲁波;李德剑;莫书荣;何惠;连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全麻应用的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各类小儿全麻病例90例,随机分为RⅠ、RⅡ、F组,每组各30例.诱导:在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复合下RⅠ、Ru组采用瑞芬太尼2.5μg/kg,F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芬太尼3 μg/kg静注;麻醉维持:RⅠ组用瑞芬太尼0.4μg/kg·min-1、RⅡ组用瑞芬太尼0.25 μg/kg·min-1(在切皮和探查时追加1 μg/kg)、F组用芬太尼0.15 μg/kg·min-1,在异丙酚复合下持续输注.观察3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和不同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3组病例麻醉效果都满意,入室、诱导和插管时的各项指标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插管后10 min RⅠ组有18例心率减慢至80次/min以下,给静注阿托品0.02 mg/kg后得以纠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间RⅠ、R Ⅱ组比F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述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曾斌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早产的关系

    早产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是引起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首要因素[1].在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半数,而约8%的存活者也会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早期预测早产是防治早产的关键和研究重点.

    作者:赵艳琼;黄星;韦业平;陈悦;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难治性多耐药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益增多,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笔者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入住我下呼吸道感染2 39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疒间)发作18例报告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脱髓鞘疾病,而癫(疒间)(epilepsy,EP)则是由于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出现的,这两个病的发病机理有很大不同.然而,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一些MS患者伴有癫(疒间)发作的现象.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李雪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的建立

    目的:建立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从而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基因库中找出人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序列,选取其中与大、小鼠高度同源的片段,设计出相关的引物序列,然后用树鼩正常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树鼩相应基因的cDNA片段,将这些cDNA片段作为树鼩的特异性探针,进而建立起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结果:得到涉及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探针共有152个基因.结论:利用该芯片研究树鼩HCC发生过程中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完善树鼩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远能;曹骥;苏建家;李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脑电图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检测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单次痫性发作后不同时段的脑电图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大脑神经元的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性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分别于间歇期、单次痫性发作第1、2、3、5、10天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检测,并检测50名正常人的血清NSE含量作为对照.结果:60例患者痫性发作间歇期、发作第1、2、3、5、10天的脑电图阳性率分别为46.7%、51.7%、55.0%、76.7%、68.3%、48.3%.第3、5天脑电图阳性率与间歇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3天高.与间歇期比较,血清NSE含量以发作第2天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次癫(疒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对大脑神经元有损伤,痫性发作后第3、5天脑电图异常率较间歇期增高,可能是由于受损脑神经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兴奋性增强、膜电位不稳定,导致异常放电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瑞雅;李雪斌;韦世革;班亮阶;覃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0例报告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泌尿外科经常遇到的常见疾病.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外科术式有100多种,但是其临床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经阴道无张力阴道悬带(TVT)术是近几年来新近开展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一项技术,临床效果好,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作者:李广宇;黄存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耐受剂量及安全性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耐受剂量范围及安全性.方法:65例符合慢性心衰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 mg/d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100~150 mg/d或大耐受剂量,治疗前后分别对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LVESD(左室收缩末径)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心率等体征及实验室(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评价其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用美托洛尔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61.54%的患者可以达到推荐的靶剂量.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作者:赵春丽;曾凤兰;黄其昌;邝日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对围术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HH组切皮前静脉输入血定安15 ml/kg,50 ml/min行高容血液稀释,对照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不行血液稀释;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 h、术后24 h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的水平.结果:稀释后术中1 h及术后24 h两组CD4+及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低比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秦丹丹;梁宁;黄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指纵形切割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手指的纵型切割伤是指沿着手指纵轴的矢状面或冠状面切割的损伤.其切割平面的不同决定了损伤的复杂性.随着密集型工业化操作的发展,手外伤患者日渐增多.本院自1998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手外伤患者36例(52指),根据不同的切割平面制订相应的手术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恒烜;黄潮桐;谢广中;王光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使用甘露醇治疗的25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出现肾损害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春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机用镍钛根管器械应用于恒磨牙根管治疗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中关键的步骤,根管预备的目的是根管清理和根管塑形.

    作者:何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