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以宁;黄仁彬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双路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8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腹腔、静脉双路化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者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脏转移的发生率、术后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0.9%和3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肝脏转移率分别为8.7%和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为84.8%、73.9%和65.1%,对照组1、2、3年生存率为80.0%、62.5%和42.1%,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静脉双路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复发、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生存率,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
作者:卢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肾后性肾衰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它的处理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我院1985年9月至2001年11月,共收治了这类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海标;陈坚;黄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65例,效果较好.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时从脑脊液(CSF)中检出新型隐球菌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确诊极为重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只做CSF常规检验,不要求检查新型隐球菌,易造成漏诊.我们在计数CSF有核细胞时,注重与新型隐球菌的区别,并把2%冰醋酸直接检查法作为新型隐球菌的过筛试验,与墨汁染色法联检,大大减低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漏诊率.
作者:杜春桃;韦惠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胃癌者受到了更多重视,我科1990~2000年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X线平片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内生软骨瘤33例的临床与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单发内生软骨瘤10例,多发23例,有85块四肢管状骨受累,共115个肿瘤.主要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条索状骨破坏,还可见膨胀性生长、皮质断裂、瘤内钙化、硬化边、软组织增厚(或肿块)和病理性骨折,部分肿瘤向骨干或骨骺侵袭.结论: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特征是干骺端骨透光区,伴有硬化、钙化,结合临床、X线平片进行分析多能做出诊断.
作者:李家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紫杉醇联合方案是当前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1~3],但此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在应用时做好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我科2003年10月以来采用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共23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化疗过程顺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珊;黄雅意;庞永慧;陈振兰;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谢伟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产妇乳汁及其婴儿血清中HBV-M及HBV-DNA,分析阳性率,指导哺乳,减少母婴间传播.方法:采集87例HBV-M阳性产妇的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及婴儿血清,运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个时期乳汁及婴儿血清中HBV-M及HBV-DNA,并与10例HBV-M阴性的健康产妇作对照.结果:①87例HBV-M阳性产妇初乳中有40例检出HBV-DNA(46%),对照组无一例阳性.HBeAg阳性组排毒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②三个时期乳汁中HBsAg检出率高于HBeAg(P<0.01);③乳汁三个时期HBV-M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过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母乳喂养儿0个月和10个月的HBV-M及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0个月时此两项的阳性率较出生时均有一定的增高.结论:①HBV-DNA检测与HBV-M检测具有相关性,用此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乳汁中HBV的检测能更好地指导哺乳;②产妇HBV-M阳性的婴儿应慎重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大三阳的产妇建议进行人工喂养,以减少HBV的母婴传播.
作者:沈菁;潘敏;杨丽娟;刘小春;杜春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救治52例颅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林树体;周东;吴强初;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身伽玛刀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总量42~50 Gy,分10~12次完成,每日一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PLF(P-顺铂,L-亚叶酸钙,F-氟脲嘧啶)方案,28 d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末次化疗结束4周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96.87%(31/32),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1~3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25%(2/32),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逯华;陈日新;韦智法;罗展雄;刘支源;贺润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0例轻度狼疮性肾炎(LN)肾损害患者;32例LN明显肾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结果:明显肾损害组、轻度肾损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肾损害组与轻度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明显肾损害患者、LN轻度肾损害患者血中NPY水平升高.NPY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肽与LN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对LN患者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民;马南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6 8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球菌(NG)、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各年龄组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原体阳性6 445例,其中UU 3 841例(59.6%),MH 1 052例(16.3%),CT 756例(11.7%),白色念珠菌1 177例(18.3%),TV358例(5.6%),NG177例(2.7%);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 910例(60.7%);混合感染2 535(39.3%);3种以上混合感染451例(7.0%);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94.2%).结论: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以UU为高,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感染为常见,感染好发年龄为30~50岁.
作者:覃爱萍;郑文军;潘尚领;梁铭;刘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内血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穿刺过程中不可视性的操作,往往造成重要功能区和血管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继发性脑损伤重,手术并发症多.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我科对20例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树洪;甘渭河;陆伟水;罗红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蒂部改进对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循环的影响.方法:皮瓣设计成球拍状,蒂上保留1.5~2 cm宽的皮肤,切开旋转点至创面的皮肤明道转移.临床应用13例,皮瓣面积大21 cm×10 cm,小6 cm×4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结论:蒂部改进对皮瓣血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可减少皮瓣发生血循环障碍.
作者:王效柱;王力平;洪定钢;周建飞;杨学义;欧兆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硬膜外阻滞下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病人常有明显的牵拉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胃区不适和疼痛等症状.以往我们传统地应用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非那根25 mg)辅助,虽有一定作用,但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从2003年起我们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以下简称FM)辅助手术,预防阑尾手术中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青;周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初治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患者P-糖蛋白表达率并结合FAB分型及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13%,耐药组P-糖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莫武宁;李山;赖永榕;秦雪;薜小霞;周丽南;刘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抗过敏的协同作用.方法:观察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对小鼠瘙痒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以及对组胺致豚鼠足背创面瘙痒的止痒作用.结果: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大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瘙痒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提高组胺致痒阈,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单用盐酸苯海拉明组或单用葡萄糖酸钙组相比,具有增强的作用.结论: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具有协同的作用,可提高其抗过敏作用.
作者:廖芸芸;杨斌;王柳萍;蒋伟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海带细胞壁多糖抗凝血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给予家兔浓度为0.25、2.5、25 g/L的海带细胞壁多糖,体内实验给予家兔剂量为10、100 mg/kg的海带细胞壁多糖,然后测定家兔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全血凝固时间(CT).结果:海带多糖能显著延长APTT、PT和CT时间,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结论:海带细胞壁多糖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
作者:卢俊宇;班碧秀;谢华志;张丽丹;谢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60名有典型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进行18周的有氧健身运动,并比较试验前后更年期综合征12项的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5项.结果:有氧健身运动能使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出汗、失眠、烦躁易怒、抑郁、性交困难、乏力、头痛、心悸等8项Kupperman评分比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性激素5项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有升高倾向,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有下降的倾向.结论:有氧健身运动能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