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细胞在骨髓中播散的自动显微图像研究

黄瑜峰;Oberneder R;Riesenberg R;Buchner A;Hofstetter A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 微转移,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角蛋白
摘要:目的:泌尿系肿瘤患者骨髓中散在的微转移肿瘤细胞监测.方法:术前采集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共144例病人的骨髓标本并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细胞角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TNMG分期( 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癌阳性率为35.71%,前列腺癌为25%,膀胱癌为42.46%;除前列腺癌G3/4组阳性率(45%)明显高于G1/2组(14%)外(P=0.02),其余病例各组间的 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能与其离开原发灶发生播散的能力有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隐蔽的微转移肿瘤细胞的标准方法,该指标乃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病人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有指导意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获得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第二位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尽管各种抗生素不断在临床中得以 应用,但其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很高.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1月住院后发生HAP 9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检测(Transtelepomic Electroca rdiographic Monitoring,TTM)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步检测97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送心 电图(TTM),调整后者的监测电极与ECG的电极部位完全相同,判断二者的S-T、T缺血变化.结果:ECG发现97例典型S-T、T心肌缺血患者,TTM有90例相同变化 (敏感性92.5%),另检测31例ECG无S-T、T心肌缺血的患者,TTM亦无改变(特异性100%).结论:TTM对心肌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确切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晓明;庞振瑶;黄群英;梁凌;蒋小菊;刘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耳鼻喉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附11例报告)

    目的: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7年间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Prednisone,CTX及DDS治疗,随访3~6年的11例RPC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成功控制临床症状无复发(82%,9/11),4例后遗耳鼻畸 形,1例晚期患者,病变累及呼吸道及肾脏,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治疗无效,长期带管.另1例病变累及喉气管软骨,未坚持长期治疗,病变复发合并感染、呼吸道阻塞死亡.结论:①RPC是罕见病,据推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器官 的软骨结构及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喉、气管、关节、肾脏及心血管;②早诊早治预后良好,延误诊断,病为不可逆性,则顽固难愈;③病变累及呼吸道者预后不良,因喉气管粘膜水 肿,肉芽,疤痕,管腔塌陷,气道阻塞而致命;④本病无特效药物,好药物是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强调初期大剂量冲击治疗,长期低剂量维持给药的重要性.

    作者:农辉图;徐志文;唐安洲;农东晓;曾钢;温文胜;韦敏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12例

    先天性特别是紫绀型心脏病,可合并脑脓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987~1998年我院收治这类脑脓肿1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星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Lasègue征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我院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Lasègue征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对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3例Lasègue征阴性(8.5%);男30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40岁以上39例(90.1%);病程短6个月,长7年,平均3年8个月.

    作者:黄恒贤;莫少艺;刘世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瓦氏动作在室上速的食管电生理研究

    目的:为阐明瓦氏动作在终止室上速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房室不应期和大房室传导时间,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①室上速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时延长(12±16)ms,与安静 时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瓦氏动作终止室上速是通过延长房室不应期而起作用.

    作者:黄桂忠;赵爱香;彭建华;罗英琳;李佩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53、Bcl-2、Bax蛋白在脑胶质瘤表达水 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7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 蛋白的阳性率 分别为48.9%(23/47),57.4%(27/47),17.02%(8/47)(P<0.05);发现GBM的P53 蛋白阳性水平要高于AS;Bcl-2蛋白阳性水平AS组显著高于GBM.结论:P53、Bcl-2蛋白的高水平表达以及Bax蛋白低表达与 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受阻而增殖加速关系密切.

    作者:曾先捷;姚洁民;邝晓聪;许坚;莫立根;杨荣宁;杨剑波;李伟;张哲;颜献辉;黄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防治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对脑卒中复发组58例与对照组194例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冠心病、饮酒、吸烟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和初次发病后3年内的复发和预后情 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与对照组的危险因素是一致的(P>0.05),但 复发组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防止脑卒中的复发主要是防治危险因素.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 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下方角膜 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 kPa,术后为2.12 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膜缘切口的白 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术后视力,并能较好地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作者:吴伟;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恶化43例临床分析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轻型颅脑损伤病人487例,其中有43例(8.6%)出现恶化.现对 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资料及与恶化有关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叶云飞;江文;梁路生;陈德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口腔癌48例疗效分析

    1990~1995年我科对48例口腔癌进行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大86岁,小15岁,平均年龄52岁.48 例口腔分期见表1.

    作者:罗修汉;姚金光;黎淑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CT观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 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 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放疗前后的鼻窦炎发病原因有所不同.

    作者:曾钢;唐安洲;周永;蓝新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外科急腹症475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重而症状及体征轻,给诊断带来困难,延误 治疗.我院自1980年6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475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腹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长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直丝弓矫治错(牙合)畸形10例

    直丝弓矫治器(Straihgt wire appliance)是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发 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研究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

    作者:欧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随着米非司酮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 深入,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过去对孕10~17周终止妊娠的方法是采用钳刮术或等待孕 周增加再行引产.

    作者:于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肺癌细胞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将带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CEP4质粒,通过Lipofectin 转染肺癌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使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 癌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作者:赖祥进;吴克;全家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FDP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某些恶性血液病患者凝血纤溶情况.方法: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检测1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52例急性白血病中,22例D二聚体阳性,27例FDP阳性;18例 慢性白血病中,2例D二聚体阳性,2例FDP阳性;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4例D二聚体阳 性,3例FDP阳性;18例恶性淋巴瘤中,3例D二聚体阳性,3例FDP阳性.结论:相当部分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凝血纤溶异常.

    作者:朱霞;张珍琼;莫胜福;陈秉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与Q-T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反应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大Q-T间 期与小Q-T间期之差.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1].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胆管、胰管扩张在超声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

    B型超声的问世对胰腺疾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但是,胰腺位于腹膜后,前方 有胃肠道气体干扰,后方有脊柱的影响,要获得清晰的图像不容易,尤其对胰腺的小病灶的 诊断更困难.

    作者:臧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保留椎板加椎管内置管冲洗手术的配合

    保留椎板加椎管内置管冲洗术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方便彻底处 理椎管内病变,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腰痛,有效地预防继发医源性椎 管狭窄,降低腰椎术后失败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赖凤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