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乳汁分泌的影响

张燕;陈颂军;李廷艳

关键词:焦虑, 抑郁, 分娩方式, 乳汁分泌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前精神状态与分娩方式、乳汁分泌的关系.方法: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S)和抑郁量表(HDS)评定104例在我院分娩健康初产妇的精神状态,全部产妇均以产科常规分娩而不进行干预,观察其分娩方式及产后7 d内乳汁分泌情况;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儿吸产组及顺产组;按产后乳汁分泌不同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母乳加代乳品喂养组.结果:104例产妇出现焦虑25例,发生率24.04%;出现抑郁20例,发生率19.23%,焦虑并抑郁5例,发生率4.80%;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剖宫产组、儿吸产组明显高于顺产组(P<0.05),剖宫产组与儿吸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母乳喂养加代乳品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亦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P<0.05).结论:产前焦虑与抑郁状态是增加助产率及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及其相关激素在衰老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F)、相关激素的变化与血糖浓度及衰老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2型老年糖尿病病人,分为有合并症组32例,无合并症组22例;另选择32例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F、脱氢表雄酮(DHE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及空腹血糖(FBG).结果:糖尿病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GH,Ins及FBG明显升高(P<0.05),DHEA及IGF-1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合并症组与非合并症组比较,F,GH,Ins及FBG明显升高(P<0.05),DHEA及IGF-1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F,GH,Ins及FBG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比无合并症患者亦明显升高,尤其以F升高为明显;DHEA及IGF-1在糖尿病两组中明显降低,其降低可能与衰老有关.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梁季鸿;秦映芬;黄瑞衡;戴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倍美力治疗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5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低复发危险妇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1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倍美力(结合型雌二醇,E2)0.625 m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血脂成分,降低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3例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用药后随访2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规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尚不能阻止人工绝经<2年的妇女骨质快速脱钙.激素替代治疗对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是必要的,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燕;龙凤宜;蒋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977~1997年广西青年学生肠道线虫感染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广西青年学生钩虫、蛔虫、鞭虫3种肠道线虫感染变化的趋势.方法:于1977~1997年连续对本校青年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54.5%,感染率从1977年的71.8%下降至1997年的22.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也逐年下降;男、女性蛔虫感染率存在差异.结论:1977~1997年广西青年学生肠道线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周振座;宾正凤;申海光;刘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剖宫产606例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近年来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已发现产后病率增多,并较阴道分娩明显增高.剖宫产的出血量,平均比阴道分娩者高出1~3倍[1],剖宫产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高于阴道分娩.提高剖宫产率并不一定能使围生儿死亡率降低[2].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仅就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

    作者:许永强;曹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附103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含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1~2级肝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其中45例联合肝叶/段切除术,92例行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结果:胆管炎、胆漏、胆道出血、腹腔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为8.74%;术后残留结石13例(12.62%).远期疗效:随访63例(61.16%),优良率87.3%.结论: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联合肝叶/段切除、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李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AgNORs图像分析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AgNORs 图像分析与其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AgNORs图像分析,检测59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结果:PCNA增殖指数(PI)与AgNORs数/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83 1,P<0.01),二者均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有关,并随癌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小,术后存活5年以内者二者明显大于5年以上者(P<0.01).结论:PCNA的表达和AgNORs图像分析有助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卿海云;梁自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12例治疗分析

    我科于1991~1998年采用手术治疗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12例,现就治疗有关问题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8~37岁,平均25岁.损伤原因:刺伤5例,砂枪伤3例,军用手枪伤1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部位:球部延及降部上段1例,降部8例,横部2例,横部及降部同时分别有穿孔1例.腹部合并伤:右肝破裂或刺伤5例,横结肠破裂3例,右肾破裂2例,胃窦破裂、胆总管刺破、胰头挫裂及下腔静脉刺破各1例.全部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

    作者:李冠华;曾达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妇康洗液中冰片的含量

    目的:测定妇康洗液中冰片的含量.方法:采用GC法,FID检测器,Chromosorb担体,2% OV-17固定液,柱温160℃,丁香酚为内标.结果:冰片在(2~8)×10-3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91%.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妇康洗液的主要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李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将无保护性交72 h内的234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与口服米非司酮25 mg和口服左炔诺孕酮0.75 mg,一天两次,按Dixon法计算避孕有效率.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左炔诺孕酮组的避孕有效率分别为77.6%和62.9%,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月经周期的影响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一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药.

    作者:李爱武;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洗必泰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以便为临床肿瘤手术创面的药物冲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洗必泰溶液对癌细胞作用5 min的即时杀伤细胞数,对残余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以及对残余活细胞再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洗泌泰溶液均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结论:临床应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肿瘤手术创面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作者:梁荣奇;张永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6例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X线分析

    骨巨细胞瘤发生在四肢长骨较多见,X线表现典型,而在脊柱、短扁不规则骨则很少发生,X线表现不典型、易误诊.1990~1998年我院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199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 245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有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在分析的3 245例新生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189例,发生率为5.8%;与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有关的因素是:早产(b=3.460 1,b~=17.326 5,OR=31.820 7)、胎儿畸形(b=2.393 7,b~=6.665 8,OR=10.953 5)、妊娠胎数(b=2.202 3,b~=5.166 1,OR=9.045 6)、产前检查次数(b=-0.112 0,b~=-3.957 6,OR=0.894 1)、胎儿性别(b=-0.683 5,b~=-3.528 7,OR=0.504 8)、产次(b=0.303 1,b~=1.818 2,OR=1.354 0)、母亲职业:农民(b=0.221 9,b~=1.406 2,OR=1.248 4)、工人(b=0.143 0,b~=1.077 6,OR=1.153 7).结论:早产,胎儿畸形,双胎或多胎,女性婴儿,产次越多以及母亲职业是农民或工人可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性,而进行产前检查能降低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黄志碧;韦业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例单卵双生脐带血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互异的分析

    肝炎病毒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从婴幼儿开始即携带肝炎病毒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我们在进行新生儿脐带血代替骨髓造血细胞移植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中,采集到1例顺产单卵双生新生儿脐带血,经检验,这对孪生兄弟乙肝表面抗原标志物结果各异,其中1份与其前采集的母体血结果一致,即表面抗原阳性,另1份脐带血表面抗原阴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敏;沈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降血压,避免应激反应,又能不升高ICP,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且经济便宜的麻醉方法,1997~1998年我们对4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用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发;官英勇;唐培佳;刘家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小管间质病理改变与肾功能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肾小管间质病变(TIL)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按照TIL评分标准对35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N患者的TIL发生率为100%,TIL1级20例,可为WHOⅡ~Ⅴ型,TIL2级12例,以WHOⅣ型为主,TIL3级3例,均为WHOⅣ型.随着TIL评分增加,肾小管功能显著下降,尿NAG水平明显升高,且在血肌酐正常时已有升高(P<0.05).TIL评分与尿NAG有明显正相关性.结论:活动性LN的TIL发生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害发生.随着TIL的加重,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损害逐渐加重.

    作者:王东玮;廖蕴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1例报告

    患者廖某某,女,44岁,主诉:畏寒,发热,咳嗽一个月,加重一周于1999年5月16日入院.同年4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40 ℃,以下午体温较高.轻咳嗽,咳少量黄色痰.胸闷、心悸,伴上腹隐痛.但无胸痛、咯血,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胆囊炎,经抗感染(药物不祥)治疗,上述症状稍减轻.近一周来咳嗽、胸闷、气促加重,但咳痰量不多,仍为黄色脓性痰.病后食欲下降,体重稍减轻.头晕、乏力、睡眠差、尿黄,大便正常.检查:T 39 ℃,R 24次/min,P 90次/min,BP 9.33/6.67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中度贫血外貌.呼吸稍快,口唇无明显紫绀.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叩诊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少许湿性音.心率90次/min,律齐,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稍膨隆,腹软,肝肋下2 cm,质软,无触痛,脾脏肋下未触及.下肢轻度指压痕.胸片示两下肺炎症.WBC 12.62×109/L,N 0.93,L 0.58.RBC 2.88×1012/L,Hb 58 g/L.血清K+ 2.12 mmol/L,Cl- 95 mmol/L.血气分析:pH 7.53,PaCO2 5.9 kPa,PaO2 7.1 kPa,BE+14 MEQ/L,AB 37.3 MEQ/L.血沉81 mm/第1小时(惠氏法).入院诊断:①重症肺炎并感染性休克,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低钾血症.②败血症?入院后经用头胞塞肟钠、丁胺卡那抗感染、激素、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等治疗,咳嗽、咳痰气促稍好转,BP 14/7.5 kPa.入院第2、第3天体温高达39℃和40℃时各抽血送普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第4天患者病情突然加重,高热持续不退,血压测不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生前第2,3天两次血液培养报告结果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

    作者:闭奇;陈卓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联合5-Fu治疗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Ⅱ级瞳孔前膜12例

    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瞳孔前膜作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已引起眼科医师的普遍重视.尤其是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前膜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视力.1994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用地塞米松联合5-Fu治疗Ⅱ级瞳孔前膜12例,12只眼,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与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宝灵曼公司的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Tunel)对1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1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11例检测出有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指数(AI)范围在33.14±12.56~26.51±11.21之间.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

    作者:冯震博;伍伟锋;刘唐威;朱立光;陶新智;李佳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瘤腔灌注aCD3 AK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瘤腔灌注抗CD3活化杀伤细胞(aCD3AK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6例肿瘤切除术后经预埋置于瘤腔的储液囊(OMMAYA) 灌注aCD3A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同期与未用aCD3A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16例作对照,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追踪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LTT在近、远期增高程度和抑制肿瘤复发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经瘤腔灌注aCD3AK细胞能明显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免疫水平,延缓或抑制肿瘤复发.

    作者:冯大勤;黄祜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