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出血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高雪;徐青;余宏

关键词:鼻出血, 治疗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大多采用鼻腔填塞方法治疗.但有的患者在抽取填塞物后,原出血部位仍反复发作出血.对于此类患者,我科多年来采用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与单纯行鼻腔填塞治疗相比,止血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方面都达到愉快的状态,减少其不愉快的程度.由于宫颈炎的病人病程长、心理负担重,因此要求在宫颈治疗室的护士不仅局限于诊断和治疗的单纯技术操作配合,而更加注意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全过程的护理,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科宫颈治疗室对100例接受宫颈环形电刀切除(Leep)治疗的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燕;李丽;亓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神疾病在本地区求医情况分析

    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其处理方式都是由其家属所决定的,处理的方式常反应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为了解本地区这方面的情况,对2005年1月~12月首次到我科就诊住院189例患者及家属进行了院诊后情况询问、记录.结果如下.

    作者:寸永海;余升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施行手术的麻醉观察

    资料和方法5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心肌桥,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5~76岁.临床表现:1例表现为劳力性心绞痛,3例表现为不典型性心前区不适,胸闷,胸背痛.心电图示3例有ST-T段改变,提示有心肌缺血.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1例.实施手术:腰椎滑脱内固定术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胃部分切除术1例.

    作者:杨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4例院前急救护理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具有细胞窒息作用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患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时,可立即失去知觉,甚至呼吸停止死亡.我急救中心于2008年8月7日接诊4例急性硫化氢集体中毒患者,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局麻下开小骨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86例临床分析

    锥颅引流术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后均易复发及并发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我科自1991年4月~2008年4月17年间,采用局部麻醉下开小骨窗治疗CSDH共386例.其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顾伟红;罗志伟;董建平;董辉;张晖;杨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预后差.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抑制胰酶活性和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手术等综合措施为主,但病死率仍在50%左右.

    作者:谭益民;魏威;童宗武;高秀芳;张有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GATA-4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活产婴儿的8%[1],是婴幼儿非感染性疾病中主要的死亡原因.作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先心病主要是由于胚胎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脏血管异常发育所引起的,但其致病基因尚未确定.

    作者:字云峰;蒋立虹;侯宗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对甲状腺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及复方乳酸钠液对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甲状腺瘤患者45例,ASA Ⅰ或Ⅱ级,分为3组,每组15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组(Ⅰ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Ⅱ组),复方乳酸钠液(Ⅲ组).每组输液10ml/kg.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d、术后第7d抽取静脉血10ml,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第2d三组CD3+均下降,CD8+升高(P<0.05);Ⅰ,Ⅲ组CD4+/CD8+降低(P<0.05);术后第7dⅡ,Ⅲ组CD3+降低(P<0.05),Ⅰ组CD3+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各组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相比,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利于甲状腺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菲;李佳;赵光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洛氏四联征47例行一期根治术经验的临床总结

    目的 总结47例法洛氏四联征一期根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外科2004年1月~2008年5月47例施行法洛氏四联征一期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右房+右心室流出道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补片闭合室间隔缺损,跨瓣环补片加宽22例,合并畸形同期手术.结果 47例中手术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加肾功能衰竭.随访2月~53月,余44例均恢复良好,无晚期死亡.结论 TOF一期根治术可防止慢性缺氧对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潜在损害,防止继发性大的体肺侧枝形成.彻底畸形矫正、完善心肌保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作者:段冰松;张桂敏;陶杰;蔡冰;梁荣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住院肺结核病人115例入院前用药状况分析

    将肺结核彻底治愈,不但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志强;胡建芬;茶丽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快速性心律失常102例急诊处治分析

    快速心律失常是急诊救治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类临床急诊病症,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诊断并及时有效处理是对急诊医生急诊处治能力的考验.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在急诊救治过程中10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经验,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普正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手术患者的2%~5%,平均病死率达20%~60%[1].心脏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尚不稳定,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不宜搬动.因此,床旁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越来越受到心胸外科的重视.我科2005年2月~2008年8月采用CVVH对38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严密监测及正确科学的护理治疗,保证CVVH的有效运转,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皮静虹;付琼芬;陈文敏;王艳红;皋娴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52例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病,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关节,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关节腔镜下手术是治疗膝关节内软骨、半月板、韧带及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该手术创伤小,治疗准确,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等优点[2],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与医生的重视.结合我院2007年6月~2008年9月采用关节腔镜下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现将手术的整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艾莉;高云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心肌损伤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onatal polycythemia, NP)是新生儿早期较常见的疾病,由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和血栓形成,造成全身各系统损伤,尤其是心脑损伤.本文通过对我科收住20例NP患儿及同期住院20例非NP的患儿心肌酶学、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对比性分析,探讨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心肌的受损情况.

    作者:李艳红;李琳霞;张秀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在腹部外科已广泛应用,在泌尿外科中可经腹腔和腹膜后经路.自1992年Gaurl首先报道后腹腔镜入路以来,经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开展.与经腹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后入路相对安全,避免腹膜刺激和腹腔脏器损伤,从而具有更明显的优势.2003年1月~2008年4月,我们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应用58例,术后恢复好,随访2~62个月,无复发病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土应果;李智斌;杨光映;鲁云;王云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丙酚及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发生高铁血红蛋白(MetHb)血症的事件常有报道,而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否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的改变未见报道,异丙酚复合普鲁卡因静脉麻醉是否会增加普鲁卡因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也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就异丙酚、普鲁卡因、异丙酚复合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对MetHb含量的影响临床观察如下.

    作者:徐仁洪;马国良;李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100例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便秘既是单独的病症,也见于临床急慢性疾病的并发症.

    作者:黄佑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19例体会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胆道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据近年来统计资料报道,胆囊结石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步增高,60~69岁为21.8%,70~79岁为44%,80~86岁达75%[1].这类病人往往病程较长,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存有内科慢性疾病,短时间内常导致严重的病情变化,手术风险随之增大,围手术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1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炬锋;尹崇帮;卢革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集体患植物目光性皮炎11例诊治体会

    植物日光性皮炎一般是指人食用或接触光感性植物后,再经日晒所引起的急性外源性过敏性皮炎,通常是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的一种急性皮肤炎性反应.笔者诊治11例因食用新鲜木耳所致该病的患者,现将诊治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倩希;王有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外科领域的成功实践,微创外科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化已成为21世纪外科的潮流.由于泌尿系统是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的管道系统,为各种窥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依靠各种窥镜,泌尿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尿道对整个泌尿系统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因此泌尿外科成为早应用微创技术的学科.

    作者:王剑松;颜汝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