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胰酶片、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杨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复方胰酶片, 莫沙必利,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胀痛、早饱、嗳气、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占消化门诊的20%~40%[1]以我院门诊收治的50例FD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病人同时行复方胰酶片、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蒿甲醚的临床应用点滴体会

    对象与方法1.病例来源:乌干达金贾医院门诊病人,包括乌干达农民、市民及援乌中国各专家组及驻乌使馆人员.2.诊断标准:普通型疟疾:寒战高热,无各系统疾病的症状和阳性体征,对症治疗及抗炎治疗无效,部分患者脾脏可触及,血常规检出疟原虫.脑型疟疾:除上述症状外,主要表现嗜睡,浅昏迷或深昏迷,少数有肢体抽畜或痉挛,脑脊液检查无一般炎性改变.

    作者:梁兵;黎明;周上祺;展鸿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暴露保持干燥法在骨牵引针孔护理中的运用

    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它主要是将牵引针穿入骨骼坚硬的部位,使牵引力量通过骨骼而达到损伤部位,以牵拉关节或骨骼[2],骨牵引技术主要是用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外固定主要是用于开放骨折、复杂骨折等不能使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那无论是内固定还是外固定牵引装置都要进行骨穿刺手术环节,特别是作为骨科治疗技术中运用为广泛的骨牵引技术来说,针道护理尤其显得特别重要.预防了针道感染才能保证牵引的有效进行,在穿刺后,针眼护理如果不到位,极易造成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不能保证骨牵引的正常进行,因此做好骨牵引的护理对骨折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艳;王璞;武俊;张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体化母乳喂养效果评定表在临床中的应用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全球发出创建爱婴医院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1].对于婴幼儿来说,母乳是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2].母乳喂养成功是临床中终达到的目的,而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有:产妇因素、婴儿因素、医护因素、健康教育因素等,我科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设计出贯穿于整个孕期、产程、产后的个体化母乳喂养效果评定表,针对每个个体有评估、有计划、有落实、有质量控制.于2015年9月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及护士母乳喂养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君;徐健;陈琳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云南省嵩明县“2012年光明工程”实施的临床效果分析

    人眼的晶状体像一个透明的双凸镜,光线透过它在视网膜上聚焦,当晶状体的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所致的光学质量下降引起退行性变,即发生白内障,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在我国老年人中,是排列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1].白内障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在其膨胀期及过熟期,还会因继发性青光眼引起视神经的损害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低下,昆明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开展为贫困、低保和五保户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的“光明工程”,嵩明县人民医院为“光明工程”的定点医院,笔者在其医院下乡期间参与了此项工作,现将其实施的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明华;李娜;李云;卢军;姜轶;李玲芳;赵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各方面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的困扰,临床资料显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其发病可能受到生活压力、饮食习惯、药物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影响、情绪等因素相关,病发人群较集中于育龄期女性,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结肠功能衰竭导致排出物在肠道内传输发生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胀痛、便次减少、便量减少、便质坚硬等表现,往往得不到患者的足够重视使病情加重,可能导致肠梗阻、甚至癌变等[1].

    作者:姚永良;杨珮;保红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冲洗液温度控制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护理安全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新的标准方法.由于手术时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截石位、灌注大量冲洗液及术中冲洗液的吸收易出现低体温,严重影响患者生理机能和术后恢复,因此维持HoLEP患者术中正常体温显得尤为重要.术中应用与体温相近温度的冲洗液,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合笔者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马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术后护理体会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多选择髓内钉、接骨板及微创内固定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结构、操作性能方面集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优点于一身,不但对骨折端固定牢固稳定,而且能有效保护断端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1].我科采用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116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璞;金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松花粉的人体食用安全性及通便功能分析

    松花粉又称松黄,是松属植物的雄性配子体,也是我国常用的药食两用的花粉品种.松花粉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纤维素、多糖、胆碱等成分种类达200余种,其作为遗传物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营养比例均衡[1].近年来,关于松花粉的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保健功能被广泛研究,因松花粉中富含低聚糖、纤维素、胆碱等改善肠道,助通便的成分,其通便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类似报道多见于动物试验[2,3],而人群食用的安全性及其通便功能研究鲜见报道.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同批次的松花粉已通过动物安全性评价且证实具有通便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人群中的作用,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经全部志愿者知情同意,在本地某三甲医院的紧密监护下,我们进行了松花粉人群试服效果的研究.

    作者:温平镜;彭亮;王绍龙;陆锦;高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滤纸干血斑用于昆明地区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突变的应用性研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以G6PD基因单个碱基突变为分子基础的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云南省是我国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13%[1].由于酶缺陷性质及酶活性降低水平的不同,在某些诱因的情况下如生时冷刺激,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和食物,其表现可以从无症状到急性溶血性贫血、核黄疸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而大多数平时可无临床症状[2,3],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滤纸干血斑,用改良的DNA提取技术,结合PCR-膜反向斑点杂交法(RBD)的方法,对昆明地区确诊G6PD缺乏症的人群进行G6PD基因突变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琼;黎曼侬;黄烁丹;李继红;周驰;王诗丽;孙永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膳食结构对去卵巢大鼠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膳食结构对成熟雌性大鼠骨细胞的影响.方法30只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基础、高脂和黄豆饲料喂养3个月.每周称体重1次,结算各组大鼠每天的摄食量.3个月后,采血测血清血脂水平、血钙、血磷和雌二醇;取一侧股骨制备脱钙骨切片,进行骨细胞测定.结果1、各组大鼠每天食物摄入量、血钙和血磷无统计学差异.2、黄豆饲料组大鼠体重小(P<0.05);血清E2水平高(P<0.05);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大(P<0.05);TG和LDL水平高,HDL低(P<0.05);黄豆饲料组中成骨细胞数量多,破骨细胞数量少、高脂饲料组成骨细胞数量少,破骨细胞数量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从绝经后骨质疏松预防角度来说,富含黄豆的饮食较高脂饮食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结构;后者可能加速了女性的骨丢失.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止血带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剂量的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四肢手术60例,术中需长时间使用止血带,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3组麻醉诱导均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0~4.0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0~4.0ng/ml),患者入睡后给予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2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间均保持BIS40~50.手术结束前半个小时停七氟醚吸入并洗脱,手术结束前半个小时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10mg(D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F组),肌肉注射地佐辛10mg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DF组).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RSS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F组的躁动评分明显高于DF组(P<0.05);且D组高于F组.D组F组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DF组;且D组低于F组.3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的患者,地佐辛联合芬太尼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对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云;原见春;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气管支架在气管良性气管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包括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气管软化、气道结核或气管周围病变压迫等,我国的结核发病率高,且随着各种危重症患者抢救及呼吸支持技术的普遍应用,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患者也逐渐增多,故良性气管狭窄在我国并不少见.气管狭窄传统金标准是手术切除治疗,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切除.而针对气管狭窄的腔内介入治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热疗、微波可能因其产生的热刺激引起肉芽组织在短期内更快地增生,反而导致狭窄加重;激光可能因伴随气管壁的出血和穿孔反而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冷冻治疗的延迟性不适宜用于急性、重度瘢痕性气管狭窄[1].支架置入在血管、食管成形中的成功应用为气管狭窄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20世纪末就开始把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气管狭窄的治疗中,现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气管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处理良性气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2].

    作者:路会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可呈现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但目前已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上皮溃疡、缺失所致的真性糜烂,也与慢性子宫颈炎症的定义间质中出现慢性炎细胞侵润并不一致.子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可为生理性改变,也可为病理性改变[1].宫颈原始鳞-柱交接部受雌激素的影响,可表现为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本研究认为无临床症状表现的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者不需治疗,但出现炎性症状表现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者需行物理治疗.

    作者:李洁;高然;文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35例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体会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胸闷、气急或短暂性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无明显不适自觉症状,例如在健康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或者发现高血压3级仍无任何不适主诉,亦有很多患者以并发症如脑卒中、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而首次就诊.我科对2008年3月-2014年12月135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保洁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然而早产儿机体器官形态、功能尚未成熟,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

    作者:王煜;张玉琼;田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骨质疏松认知调查分析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发生率位居常见疾病的第七位[1],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院作为本地区具代表性综合医院,规模大、医疗技术强、辐射范围广,应该成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的医务人员,调查其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晋;李伟嘉;李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系统中为常见的两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480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状况.

    作者:杨惠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原体感染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方法 对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200例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40例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患者组200例NGU患者,检出支原体阳性为121例,阳性率60.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为41.0%;对照组支原体阳性率为61.25%,UU阳性率为52.50%,对照组支原体阳性率高于患者组,但两组样本中UU、人型支原体(MH)、UU+MH阳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患者组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组耐药率以红霉素(60.33%)和环丙沙星(53.72%)居前两位,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药物.结论NGU患者组和正常人组支原体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患者组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对照组.

    作者:罗青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玉溪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要病原菌及感染监控结果分析

    儿童因为生理特点及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成熟,屏障功能差,使得感染成为其常见疾病,且因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病情重,广泛开展各种侵入性医疗操作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易发生全身性感染,因此控制细菌感染成为治疗儿童疾病的重要环节.由于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普遍使用、儿童用药的局限使性等因素,使耐药菌株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医师有效治疗感染带来诸多困难.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现对玉溪市儿童医院2011年-2014年在PICU治疗的患儿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分析及同期病房感染质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季亚楠;侯钢;杨丽萍;郭芬仙;陈红;周永芳;陈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昆明地区女性HPV基因分型情况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常见的传播性病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性传播方式感染人类.现在研究表明,HPV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99.7%的宫颈癌患者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1,2].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为了解昆明地区妇女HPV感染及基因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对25522例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杨菊芬;黎曼侬;程亚蝶;何建萍;李霖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