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一次性导尿管吸痰

吴丽

关键词:吸痰管, 固定头, 儿童
摘要:吸痰是临床很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呼吸道感染严重痰多的患儿,由于其咳嗽无力或咳嗽不会吐痰,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需要辅助吸痰治疗.患儿的特点是哭闹,好动,吸痰时在为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自2010年来采用一次性导尿管代替吸痰管,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一次性导尿管,规格Fr8或Fr10.操作前与患儿家属沟通,做好解释工作.操作者技术娴熟、动作轻柔.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压力小于0.02MPa).戴手套持玻璃接头连接导尿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采用左手固定头部的方法[1],打折导尿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尿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导尿管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出现异常立即停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21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21例.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按Epstein评分本组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5.71%.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农增波;赵利敏;赵茂盛;农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同样的降糖药物在治疗前血糖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后,降糖药物疗效(35.71%)不如单纯糖尿病者(68.86%),需增加用量、二药联用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甲亢控制后,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稳定.结论 糖尿病合并甲亢,均需二者兼治,均应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需增加;治疗糖尿病方面可早期应用胰岛素.

    作者:林秀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通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构建肝细胞癌基因组文库的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构建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组织基因组DNA文库的方法.方法 收集符合要求的石蜡包埋HCC肿瘤组织标本,运用组织裂解改良法提取基因组DNA,构建HCC肿瘤组织基因组DNA文库,通过SmartSpecTM核酸蛋白测量法、TaqMan- MGB- 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分析评估所得文库质量.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2 108例合格石蜡包埋HCC肿瘤组织标本,构建了HCC组织标本基因组DNA文库,经质量监控分析所得DNA的浓度大于或接近0.1μg/μl,对应A260 /A280比值介于1.6~2.0,TaqMan- MGB- PCR实时定量曲线光滑、波峰单一,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单一、清晰、无拖尾现象,所构建的文库DNA质量较好,与对照DNA质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可构建用于HCC研究的肿瘤组织基因组DNA文库.

    作者:肖建;于倩;范露丹;姚利民;卢川;马韵;曾丽霞;李运千;黄永秩;黄小英;黄炳臣;姚金光;黄照权;龙喜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挽救生命为目的.方法 68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PEEP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等治疗措施.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6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中,脱机成功55例,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脱机成功率80.88%,1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6.18%,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另2例需长期依赖呼吸机治疗.结论 ARDS诊断明确患者应及早插管上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PEEP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可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病因的治疗和处理,乌司它丁、血必净的使用,CVVH治疗,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加强液体的管理,营养支持,重要器官功能的维护,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尧国胜;李军;李永新;黄高;覃晓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8例痛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半,复发3例,复发率为2.78%.结论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适时并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痛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韦爱群;韦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应疗效,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TIA共33例,椎-基底动脉TIA15例;发作时间持续5~60min,经彩超、CTA、MRA或DSA检查可显示多数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相关血管出现狭窄.通过抗血小板、抗凝和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48例患者中临床控制2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加重发展终发生脑梗塞者2例,总有效率89.58%.结论 对TIA作出诊断主要通过其特异性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在1h之内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积极采取急症处理措施,防止疾病进展.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可采用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胸腔镜行小儿急性脓胸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6年5月~2011年5月使用胸腔镜行小儿急性脓胸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5.76岁;病程12~43天,平均21天;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病史,3例病程较长(>30天)的有低热、盗汗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术后病理为结核性脓胸).左胸18例,右胸7例.25例患儿均有手术适应证.1.2结果25例患儿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5天,平均3天;术后住院5~10天,平均7天;术后复查胸片或CT,脓腔消失,肺复张良好;出院3个月后复查胸片或CT,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

    作者:赵继春;潘春秋;韦彩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的早期超声检查应用

    目的 分析移植胚胎后第5周左右进行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的作用.方法 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12~14天确诊生化妊娠,于30天左右开始超声监测.统计2010年1月~2010年06月接受体外受精移植助孕后并获得妊娠的患者资料,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异位妊娠包块、胚胎发育不良、宫内早孕、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给临床医师和患者.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患者提供信息,减轻患者心理、生理和经济压力.

    作者:陈争春;蒋健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肺炎84例分析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作为三线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安全性、副作用等.方法 对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并且使用泰能治疗>3天的病例8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痊愈68例,显效7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9.29%;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3份标本中同时分离2种不同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88.46%,革兰阳性菌6株,占7.69%,真菌3株,占3.85%;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3.57%).结论 泰能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三线抗菌药物中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

    作者:韦义军;陈继昌;韦拔;蒋永江;李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DBS对小鼠肝脏急性损害的初步探索

    目的 探讨洗洁精中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不同组别的小鼠分别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SDBS溶液1周,之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GPT活性和计算肝脏体重比值,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 随着研究范围内SDBS溶液浓度的增高,小鼠血清中GPT活性逐渐增高、肝脏体重比值逐渐增大.结论 SDBS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当SDBS浓度超过0.279g/L时可造成肝脏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王钊;李海梅;解飞虎;曾琪;卜宁;廖春雁;朱其芳;黄勇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术后早期复康,晚期康复组术后1个月开始康复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ADL评分第30天、第90天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海权;柳浩然;辛续伟;徐利民;韩冬;谢文贵;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8例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6个月,38例(56耳)通气管自行脱落,鼓膜愈合良好.6个月随访,治愈31例(48耳),好转6例(7耳),无效1例(1耳),总有效率97.37%,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一镜多用、简单易学、治疗效果好、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等优点.

    作者:龚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联合两种超声检查引导无痛人流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腹部探头及阴道探头对800例早孕产妇联合观察术前宫腔内孕囊位置、术中清除孕囊情况、术后有无残留等方面来评价其安全性、成功率及实用性等临床价值.结果 无痛人流清宫术成功率为99.63%,无一例漏吸及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感染、子宫大量出血未见发生.术后宫腔残留、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经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下的无痛人流术,具有实时监测的独特优势,大大提高手术质量,使手术过程变简单化,手术时间变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病人痛苦减轻,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超声与临床密切结合的诊疗方式.

    作者:黄冬梅;谭建春;邹烨;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蛔虫嵌顿于T管1例报道

    胆道蛔虫是引起胆道结石、肝脓肿、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的原因之一,胆道结石术后胆道蛔虫并不常见,蛔虫多是术后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钻人.术后如果不引起重视,将引起严重后果.胆道术后蛔虫经引流管钻出少见,目前国内外仅有3篇报道,其中2篇是胆道蛔虫在拔出T管后从窦道钻出,另外1例是胆道蛔虫导致肝脓肿侵犯胸腔,蛔虫自胸腔引流管钻出.本例报道是胆道蛔虫钻人T管并嵌顿于其中导致蛔虫死亡,拔T管时将嵌顿蛔虫带出,临床上尚无此类报道.笔者收集术后蛔虫及T管造影、CT检查结果附图,将本病例报道如下,望引起同行重视.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1个月,疼痛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1周入我科.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肝胆彩超、肝胆CT、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肿瘤指标、胸片、心电图等,明确诊断胆总管下端结石、胆总管扩张、慢性胆囊炎.既往无胆道蛔虫病史.1.2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CT检查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囊内有高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端可见2.2cm×1.5cm大小高密度影.术前彩超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约5mm,内可见数颗高回声伴声影,胆总管下端可探及高回声影.

    作者:汪建初;浦涧;韦邦宁;吴贤建;马日淘;陆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文拉法新缓释片与匹维溴铵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观察组同时加用文拉法新缓释片75mg/d,晚间顿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前后两组HAMA、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消化道主要症状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0%,组间比较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文拉法新缓释片与匹维溴铵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效果,优于单用匹维澳铵组,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冠脉支架植入术也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有效地避免了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弹性回缩和血管重建,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冠脉搭桥手术创伤大、痛苦多、恢复慢、难重复、术中风险相对较大的缺点.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in - stent restenosis,ISR)也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从目前的资料看,依其病例和支架种类的不同ISR的发生率大多报道为20%~40%[1],波动在10%~60%.笔者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ISR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1.1组织学发生机制 目前公认的ISR主要原因是植入支架局部的内膜组织过度增生.现在研究还认为支架植入数、支架植入后小管腔直径及过长的靶病变是ISR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支架种类、所用材料也与ISR发生率有关,如钽支架较不锈钢ISR概率低;另外术中扩张次数过多、扩张时压力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过长或过短,医生技术熟练程度及其经验不足都可造成ISR.

    作者:刘楚言;何劲松;刘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腹部损伤应用中的护理干预

    腹部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疾病,病情急、重,且常伤及周围邻近器官,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首选手术方式,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起对40例腹部损伤病人采用腹腔镜手术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36例,女4例.年龄15~46岁,平均25.4岁.闭合性损伤28例,术前腹部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或腹腔穿刺灌洗液镜检阳性,其中22例术前B超检查发现盆腔积液,开放性锐器伤12例.肝破裂16例(其中2例为膈顶处损伤),脾破裂12例,肠破裂7例(其中3例为2处以上破裂,2例合并肠系膜损伤出血),胃破裂3例(其中1例为胃贯通伤,1例合并肝破裂),大网膜损伤2例.有腹膜炎体征6例.14例入院时为休克血压,经快速补液、输血后血压恢复正常并维持平稳.

    作者:韦彩捌;赵继春;潘春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经中医辨证分型属痹症型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中医治疗和颈椎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头痛、颈病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医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病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小潘;农小珍;刘积平;覃兴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37例分析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有消化道症状经电子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并发症等分析其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在静脉麻醉及心电监测下进行.结果 37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因麻醉所致的轻度呼吸抑制并发症,1例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而终止检查,无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6例患者中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有24例发现病灶,病变检出率66.67%,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8例(22.22%)、克罗恩病4例(11.11%)、恶性肿瘤3例(8.33%)、嗜酸性胃肠炎1例(2.78%)、寄生虫3例(8.33%)、息肉1例(2.78%)、血管畸形1例(2.78%)、淋巴管扩张3例(8.33%),12例未检出病灶.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可以直接检查全消化道,尤其对小肠病变检出率高,同时可以做镜下治疗.

    作者:唐艳波;黄文鹏;谢胜;颜春艳;胡雄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初学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附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初学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在我院经笔者初入门时独立完成的50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和处理方法.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0%,手术相关病死率为0.40%.主要并发症包括非致死性Q波心肌梗死(0.60%)、冠脉夹层(0.20%)、冠脉血栓形成(0.80%)、冠脉痉挛(2.00%)、严重心律失常(0.40%)、造影剂过敏反应(0.20%)和周围血管并发症(1.40%).结论 本组以初学者为术者独立完成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关.提示初学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