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岖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36例成人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护理中除常规基础护理外,应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位与面罩的松紧度、管道的密闭性,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加强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预防等配合.结果 34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尤其是PaO2、SaO2在通气2h后明显升高,2例因人机配合不佳,放弃无创辅助通气治疗,1例出现幽闭恐惧症,4例出现局部疼痛、口咽干燥、胃肠胀气等,经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敏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关节镜是近年来应用于关节疾患和损伤的一种新型诊疗器械.关节镜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改变了传统手术创伤大、关节功能恢复慢等缺点,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35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等作一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材料使用和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是老年人腹股沟疝手术较好的术式.
作者:覃福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放血及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以提高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加放血的治疗组及不加放血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92.50%)高于对照组(65.00%),且治疗组皮损修复、结痂、疼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壮医药线灸加放血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作者:邓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桂西山区鼻咽喉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2例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32例中鼻咽结核12例,口咽结核10例,喉及喉咽结核10例.X线检查发现65.63%的患者有结核肺部表现,同时19例在确诊前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鼻咽喉结核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刘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档案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素质要求,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差距较大,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全方位推进、多层次落实、多渠道发展.
作者:闭线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物品清洗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保证再生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 对再生器械清洗过程中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提高灭菌质量.结果 保证了再生器械灭菌质量.结论 清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灭菌效果,只有彻底清洗干净,才能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刘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健康孕妇随机分为≤7周和8~12周两组,于流产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片,后一次服用米非司酮12h后空腹服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以及流产失败的情况.结果 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对≤7周组和8~12周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流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梅;黄燕奎;邬丽华;陈业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健胃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40例采用健胃愈疡汤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健胃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其疗效优于西医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苏敏;梁冬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中大部分病人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低下;病人有定期到医院静滴抗生素史、气管插管等各种可能的诱因;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低,敏感性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多发生于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病人以及具有各种可能诱因下的病人中,合理治疗,可减低病死率.
作者:卢又瑛;蒙锦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区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2人次(对照组)与2009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8人次(观察组)作对比,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排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排班.制定评分量表每月评价护理质量的效果,并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均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三基考核达标率、患者满意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实施过程中,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的关系,护理缺陷明显降低,提高了医护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病区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覃美凤;梁惠芳;莫喜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即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常见致死原因之一.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功能成熟.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15例小早产儿采用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防治NRDS,通过护理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劲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护理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者:浦洪琴;吴荣敏;黄世宁;黄秀峰;周庆辉;黄何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联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tO2)、氧合指数(PaO2/ FiO2)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R、RR、T、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所有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的RR、WBC、CRP、PaO2、SatO2、PaO2/ FiO2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HR、T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第6天所有上述指标与治疗后第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的显效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地加快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改善各项炎性反应、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蒙忠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民族医学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传统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根据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民族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所进行改革,以形成一套适合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为民族医学教学课程体系的继续深入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马卓飞;林艳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超声的表现.结果 56例患儿均可探及多个肿大肠系膜淋巴结,18例分布于脐右侧,11例分布于脐周,15例分布于右下腹,12例分布于右下腹及脐右侧.4例可见下腹部肠间隙少量积液.结论 腹部高频超声检查,是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徐丽芳;廖新红;杜阳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肺栓塞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74例,均经CTPA确诊为肺栓塞,其中30例患者合并有胸腔积液,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74例患者中,40.54%(30例)诊断为胸腔积液,其中20.00%(6例)右侧,10.00%(3例)左侧,70.00%(21例)为双侧;83.33%(25例)为小量积液,16.67%(5例)为中量积液,无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积液均为渗出性.结论 胸腔积液为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未确诊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需警惕肺栓塞.
作者:王丰;孙雪皎;黄柬;何明光;袁焱;蓝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法三角肌皮下注射脱敏抗原的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方法 选择变态反应性疾病需要常规脱敏治疗的病人481例,采取自身对照法,每周第一次注射为传统法,患者注射侧上肢叉腰,取三角肌下缘为注射点;每周第二次注射为改良法,注射侧上肢自然放下,贴近躯干,掌心向内,取肩峰处侧下4~5横指处及其左右1~2cm范围内为注射点.观察两种方法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注射药物为脱敏抗原.结果 改良法疼痛程度低于传统法(P<0.05).两种方法均无红肿、硬结发生.结论 改良法三角肌皮下注射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且容易暴露注射部位,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曾雪玲;张秀月;张乐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1世纪的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对外交往的扩大化,这一新形势必然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地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作者:李培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济安舒能在面部除痣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240例采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面部除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96例,除痣后喷涂济安舒能,对照组144例,除痣后待自然愈合.比较其治疗后红肿时间、紧绷感时间、有或无创面渗液及伤口愈合时间的长短.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红肿时间分别为1.15天及2.69天,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17天及8.9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济安舒能能加速面部除痣后创面的修复,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班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