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

薛元领;任小青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 不育, 女性
摘要: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常规子宫输卵营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129例患者,有212条输卵管阻塞,在电视监视下用选择性输卵营造影及导管、导丝介入再通术对阻塞的输卵管进行再通治疗.结果 212条阻塞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共有182条复通,复通成功率85.85%,其中147条近段阻塞输卵管中有134条复通,成功率91.16%,有30条输卵管近段复通后远段仍阻塞,经输卵管内导管加压注射未获再通;65条远段阻塞输卵管中有48条输卵管复通,成功率73.85%.术后随访已有42例受孕(其中宫外孕3人),受孕率32.56%.结论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尤其适合于近段输卵管阻塞的患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百色市壮族大学生骨矿物质含量与体成分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壮族大学生骨量和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骨骼的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测量百色市480名壮族大学生(19~23岁)身高、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和体水分率等体格和体成分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瘦体重(LBM)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并对身高、体质量、BMI、体脂(Fat)百分比、肌肉组织重与BM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壮族大学生身高、体质量和体成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组织重、瘦体重和骨矿物质含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体脂百分比女性高于男性;身高、体质量、BMI和肌肉组织重与BM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体脂百分比与BMC为负相关(P>0.05).结论 肌肉组织重可能是影响BMC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荣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结果 25例中一次治愈,全部患者鼾症、鼻塞、流涕症状消失,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损伤小的方法.

    作者:韦宜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护理的特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主动舒缩,足的背伸,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结果 本组92例均完成手术,随访1~6个月,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标准:优56例,良34例,可2例,优良率97.82%.术后诱发心律失常3例,高血压6例,尿路感染5例,低钾血症5例、低钠血症3例、贫血3例,肺部感染8例,功能锻炼能力差1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系统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抽查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36%,分别存在药物联用不当、重复用药等6个方面.结论 巴马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医师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黄忠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椎动脉狭窄的诊疗进展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每年中国新增加脑血管疾病约150~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5%,而且致残率约高达31.6%.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的方法.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在特定人群中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0% ~40%[1].

    作者:黄志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预防HIV母婴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

    目的 了解孕期孕产妇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与相关危险行为,并对孕期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调查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行为、HIV感染途径及其配偶/固定性伴的HIV感染情况;对HIV感染的孕妇在孕期给予HAART,婴儿出生后4一6周和4个月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 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经性传播途径感染比例高达84.56%,其中非婚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占58.26%,家庭内性传播占41.74%,有31.62%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阴性;随访至2011年6月,有129例婴儿年满12~ 18个月,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 非婚性行为是性途径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内配偶/固定性伴间的传播不容忽视.规范的HAART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以达到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消除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目标.

    作者:庞俊;黄绍标;刘冬梅;韦淑珍;黄金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长对医护关系的调节

    急诊科具有突发事件、急危重病人多,人员流动大、诊断不明确等特点,使急诊医护之间合作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医护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有利于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颅内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颅内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机会多,其后依次为蝶鞍区、小脑(包括小脑蚓部)、桥小脑角、脑室内、脑干.其治疗方式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我院子2009年3月- 2011年3月共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术73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总结如下.

    作者:王宁莉;何柳;杨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的途径是股动脉穿刺,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状动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经,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易于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被医生、患者及家属接受.我科自2009年10月- 2011年8月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共217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秀练;覃顺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癌治疗概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广大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官颈癌的三种主要手段.

    作者:王鑫丹;吕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9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动态脑电图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符合热惊厥诊断标准的患儿惊厥后的AEEG,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3岁组与>3岁组,体温>38.5℃组与≤38.5℃组,首次发作与发作2次以上组比较,后者A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FC患儿发热温度越低、年龄越大、发作次数越多、有惊厥家族史,AEEG阳性率越高,是影响FC后AEEG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世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知识教育培训现状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知识教育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建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知识状况调查表”对广西15家医院209名手术室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家医院中组织过手术室护士进行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的有4家(26.67%),在209名护士中有61名关注或学习过一个以上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占所调查人员的29.19%;在对医疗器械法规知识了解和掌握方面,“医生根据病人情况临时研制的医疗器械能否在病人身上使用?”的答对率高,达83.73%.“你是否知道注册证的编排方式?”答对率低,仅为11.00%.结论 医院对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率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法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差,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作者:骆伟娟;覃益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感咳双清胶囊治疗CVB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柯萨奇B组病毒(CVB)感染型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纳入中医辨证为风热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行血清CVB特异性IgM抗体(CVB-IgM)检测,以明确病原学诊断.然后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的患者分为感咳双清胶囊(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做对比治疗,共纳入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感咳双清组46例,利巴韦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 感咳双清组有效率为91.30%(42/46),利巴韦林组为73.91% (34/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咳双清组46例,CVB-IgM转阴36例,转阴率为78.26%,利巴韦林组46例,CVB-IgM转阴24例,转阴率为52.17%,转阴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感咳双清胶囊与利巴韦林比较,其对治疗CVB感染型急性上呼吸道的疗效更佳,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谭朝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门诊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对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水平.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每月随机抽取处方400张,总计9 6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6.00%下降到38.29%,其中注射剂使用率从70.83%下降到63.98%,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率从26.72%下降到8.49%.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的用药监控,使不合格处方率呈下降趋势,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沈少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原发性腹膜癌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原发性腹膜癌患者4例,分析起病过程及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4例患者起病过程雷同,均有腹痛、腹胀及多少不等的腹水,CA125升高,术前均未能诊断明确,其中3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确诊为腹膜癌,行类似卵巢肿瘤减灭术,末后辅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其中1例巴完成6次化疗现随访中,2例术后化疗中,1例无法承受手术及化疗已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癌起病隐匿,诊断几乎全部误诊,待发现已为晚期,提示围绝经期妇女及绝经后妇女有腹痛、腹胀及腹水、CA125升高,影像学检查正常,短期内抗炎治疗无效,排除内外科疾病时,应想到原发性腹膜癌可能.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早期诊断的可能.

    作者: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常规子宫输卵营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129例患者,有212条输卵管阻塞,在电视监视下用选择性输卵营造影及导管、导丝介入再通术对阻塞的输卵管进行再通治疗.结果 212条阻塞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共有182条复通,复通成功率85.85%,其中147条近段阻塞输卵管中有134条复通,成功率91.16%,有30条输卵管近段复通后远段仍阻塞,经输卵管内导管加压注射未获再通;65条远段阻塞输卵管中有48条输卵管复通,成功率73.85%.术后随访已有42例受孕(其中宫外孕3人),受孕率32.56%.结论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尤其适合于近段输卵管阻塞的患者.

    作者:薛元领;任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开展免疫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转化医学意识

    目的 探讨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在2008级临床本科4个班中,由学生自愿报名,共216名学生参加,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实施前后分别进行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实验相关知识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后备班成绩均较实验前明显提高(P<0.01).问卷调查显示98.61%的同学赞同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结论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和树立医学生转化医学意识.

    作者:韦连登;黄宏思;黄衍强;杨珊;陈源红;唐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

    社区护士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根据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在岗或即将上岗的社区护士安排的培训活动[1].卫生部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中确定了社区护士的培训目标:社区护士通过培训要转变服务理念,掌握社区护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具备为社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能力,从而达到社区护士的岗位要求[2].

    作者:陈少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建立完善的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服务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的保健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梁超凤;梁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450例的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50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科,其中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326例,药物保守治疗124例(其中19例24h内改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450例病例中,恢复良好259例(57.55%),轻残71例(15.78%),重残31例(6.89%),植物生存37例(8.22%),死亡52例(11.56%);死因为脑疝加重、合并弥散性脑肿胀或严重失血性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处理分清主次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同时还应重视ICU监护及后期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韦廷求;韦树德;莫建华;蒙智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