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志
目的 探讨C形臂定位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共用本法治疗患者48例共56个间隙,其中L1/22例,L2/33例,L3/46例,L4/15例,L5/S111例,L3/4合并L4/56例,L4/5合并L5/S15例.年龄26~73岁,平均53岁,男28例,女20例.行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效果不佳,病人不愿开放手术治疗,我们采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6~18个月,采用MacNab评价标准,有效率达83.33%.结论 C形臂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为微创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优良的疗效.
作者:黄承夸;韦文;陆文忠;麦荫文;华树良;李新武;陆吉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小儿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疾病预后情况.方法 对收治的1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且本组病例均进行血常规、COXA16-DNA及EV71-DNA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骨髓涂片等检查,均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治疗,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对8例血小板<30×109/L的患儿给予短程泼尼松口服.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发病第1天至第5天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未检测出EV71,有3例检测出COXA16,有2例检测出PAIgG增高,3例CD4 /CD8比例倒置,外周血象示血小板减少(14~ 37×109/L),骨髓涂片均示巨核细胞增多、颗粒巨为主、部分有成熟障碍.经治疗,所有患儿血小板均在3~5天恢复正常.结论 手足口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并联合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及短疗程糖皮质激素,血小板能够很快上升,并且预后良好.
作者:成芳芳;田健美;孔小行;周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了适应新世纪高级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高级综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展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大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印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柳州市3岁以内要儿胫骨超声骨密度值与性别、年龄和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中的485例0~3岁常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男252例,女233例.测量其身长、体重、胫骨超声骨密度声速值(speed ofsound,SOS)和z值,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OS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高(r=0.806,P <0.001);不同性别间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SOS与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r =0.715和r=0.772,P均<0.001),与体质指数(BMI)呈负相关(r=-0.356,P<0.001).结论 3岁以内儿童骨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骨强度不足.
作者:邓梁琼;李红辉;曾婷;刘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4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疗程4周;对照组84例予甲氰咪胍20mg,每天2次,疗程4周.4周末复诊,记录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4周治疗结束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组4周末总有效率为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0%,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治疗组为97.62%,对照组为80.95%(x2=12.20,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疗效比甲氰咪胍显著.
作者:廖超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人工韧带重建的术中配合经验.方法 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人工韧带重建术,手术护士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确保手术圆满成功.结果 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均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等病的主要病因,切除腺样体是上述疾病的关键辅助治疗手段.我科使用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1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海;廖福干;廖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原发性腹膜癌患者4例,分析起病过程及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4例患者起病过程雷同,均有腹痛、腹胀及多少不等的腹水,CA125升高,术前均未能诊断明确,其中3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确诊为腹膜癌,行类似卵巢肿瘤减灭术,末后辅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其中1例巴完成6次化疗现随访中,2例术后化疗中,1例无法承受手术及化疗已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癌起病隐匿,诊断几乎全部误诊,待发现已为晚期,提示围绝经期妇女及绝经后妇女有腹痛、腹胀及腹水、CA125升高,影像学检查正常,短期内抗炎治疗无效,排除内外科疾病时,应想到原发性腹膜癌可能.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早期诊断的可能.
作者: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常规子宫输卵营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129例患者,有212条输卵管阻塞,在电视监视下用选择性输卵营造影及导管、导丝介入再通术对阻塞的输卵管进行再通治疗.结果 212条阻塞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共有182条复通,复通成功率85.85%,其中147条近段阻塞输卵管中有134条复通,成功率91.16%,有30条输卵管近段复通后远段仍阻塞,经输卵管内导管加压注射未获再通;65条远段阻塞输卵管中有48条输卵管复通,成功率73.85%.术后随访已有42例受孕(其中宫外孕3人),受孕率32.56%.结论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尤其适合于近段输卵管阻塞的患者.
作者:薛元领;任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知识教育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建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知识状况调查表”对广西15家医院209名手术室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家医院中组织过手术室护士进行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的有4家(26.67%),在209名护士中有61名关注或学习过一个以上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占所调查人员的29.19%;在对医疗器械法规知识了解和掌握方面,“医生根据病人情况临时研制的医疗器械能否在病人身上使用?”的答对率高,达83.73%.“你是否知道注册证的编排方式?”答对率低,仅为11.00%.结论 医院对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率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法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差,手术室护士医疗器械法规教育培训亟待加强.
作者:骆伟娟;覃益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是诊断不孕症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1].通过造影检查可以了解对比剂在子宫官腔及输卵管管腔中充盈情况来诊断子宫输卵管的状态,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的资料.近年来,我们医院运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技术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和以往普通X线检查(屏一片检查)相比,DR具有密度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曝光参数宽容度大、动态范围广及多种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优点,可形成清晰的图像,在造影检查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在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陈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早期治疗敏感的有效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及早期治疗的有效指标.结果 60例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后MCV、MCH很快上升,网织红细胞上升稍慢.结论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为肿瘤、钩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胃溃疡、进食少,尤其是进食少为多,铁剂治疗后MCV、MCH较网织红细胞敏感.
作者:梁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技术在检查儿童垂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治疗及随访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致的垂体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MRI扫描图像.结果 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为100%.共检出54例垂体增生;2例垂体囊性占位;1例为平扫容积效应导致信号异常,动态增强扫描正常.所有病例MRI诊断均与临床实验室生化检查及用药治疗随访结果一致.结论 低场MRI半剂量Gd-DTPA垂体动态增强扫描在儿童是相对容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儿童尤其是青春期儿童性早熟及生长发育异常用药治疗前的检查.
作者:吴继志;盛茂;任彦;韩啸;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水平.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每月随机抽取处方400张,总计9 6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6.00%下降到38.29%,其中注射剂使用率从70.83%下降到63.98%,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率从26.72%下降到8.49%.结论 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的用药监控,使不合格处方率呈下降趋势,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沈少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冰冻切片具有制片迅速、简便、切片较薄、组织变化不大、无需脱水及浸腊等特点[1],能很好地保存类脂、脂肪等成分,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更能完好地保存大部分的抗原活性及各种酶类.尤其对有机溶剂或热温度耐受差的细胞表面抗原和水解酶的保存就更好.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要制作高质量的冰冻切片并非易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吴江锋;李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的途径是股动脉穿刺,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状动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经,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易于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易被医生、患者及家属接受.我科自2009年10月- 2011年8月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共217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秀练;覃顺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行常规表面局部麻醉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芬大尼行静脉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利多卡因呼吸道表面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缺氧、心率明显波动、恶心呕吐、屏气的发生率;观寨组患者末后恢复清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两组患者术后反馈.结果 观察组术中缺氧及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心率明显波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进镜时均无恶心或呕吐、屏气表现,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比例较高.观察组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操作无记忆,有记忆的极少数患者也无明显痛苦回忆.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大尼在支气管镜操作中镇静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恢复清醒时间短、术后均无痛苦记忆.
作者:冯洁美;陈昌枝;朱贵朝;黄进代;谭泰英;杨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14岁以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98例14岁以下的法乐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术.58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5例行跨环补片,1例术前接受体-肺侧支栓塞术.结果 本组早期死亡2例(2.0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8.16%),心律失常3例(3.06%),术后残余漏2例(2.04%),渗漏综合征2例(2.04%),胸液过多需剖胸止血1例(1.02%),余治愈出院后随访时间8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转流技术、手术方法改进及重视术后重症监护技术可提高小儿法乐四联症矫治术成功率.
作者:李树松;方海宁;谭伟;罗又桥;曹辉庆;赖纪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50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科,其中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326例,药物保守治疗124例(其中19例24h内改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450例病例中,恢复良好259例(57.55%),轻残71例(15.78%),重残31例(6.89%),植物生存37例(8.22%),死亡52例(11.56%);死因为脑疝加重、合并弥散性脑肿胀或严重失血性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处理分清主次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同时还应重视ICU监护及后期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韦廷求;韦树德;莫建华;蒙智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原因及通过干预策略达到有效地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发生VAP的117例患者进行研究及分析,并对其病原菌进行监测,同时实施干预策略.结果 经过有效的干预策略,可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只要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黄华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