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王珍;王燕

关键词:孕产妇,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孕产妇死亡案例,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WHO十二格表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①孕产妇死亡率:2005-2012年衡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6.71/10万.②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90例死亡孕产妇中仅40例进行了孕期系统管理,占21.05%.③死亡原因构成比及顺位: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栓塞性疾病.④评审结论:190例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为150例,不可避免死亡为40例.结论 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严格准入制度,取缔非法接生,杜绝非专业人员跨行接生,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一步到位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道分泌物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54例新生儿ARDS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IL 6水平,记录上机后24、48、72 h PA-aO2及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存活患儿治疗后呼吸道分泌物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PAaO2明显降低,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可显著改善呼吸道分泌物IL-6水平,缓解新生儿A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贾西燕;张慧娟;李同川;刘九月;贾湘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松滋市0~6岁儿童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了解松滋市0~6岁儿童骨营养状况.方法 对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3700名0~6岁儿童采用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7000 SP型超声骨密度测试仪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的骨密度检测Z值比较:正常男童47.1%,女童47.4%;轻度不足男童10.2%,女童9.3%;中度不足男童10.6%,女童9.6%;严重不足男童32.0%,女重33.7%,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小,骨密度不足的发生率越高,尤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为明显,骨密度不足者高达90%以上.结论 做好婴幼儿系统管理,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骨密度检测,指导家长科学、及时地给孩子补钙;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家长的对孩子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作者:李芳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目的 构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方法 运用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从初选的若干个指标中筛选出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3个市的全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的机构运行情况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与3个市的卫生行政部门2010年对其辖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考核排序结果进行比较,论证结果一致性.结果 根据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筛选出7个一级评价指标和41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A、B、C3个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顺位与其卫生行政部门的实际考核结果比较,结果均呈正相关性[rA=0.929(P<0.05)、rB=0.933(P<0.05)、rC=0.786(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能力,筛选后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全面的对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邵子瑜;傅苏林;陈军;杨亚红;王燕;孙瑜;丁婧;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烟酒因素与乳腺增生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乳腺增生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表明病例组吸烟/被动吸烟和饮酒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被动吸烟和过量饮酒是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提倡全民戒烟、公共场所禁烟,控制酒量,以降低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

    作者:段克姿;姚玲;王瑞珍;李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药物治疗进展

    作为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及药物治疗为辅.有25%的患者为绝经前女性,而3%~5%的患者年龄<40岁,甚至更年轻[1].年轻未生育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目的不仅是延长生存时间,减少复发,很多患者还要求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陈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对于人工流产后口服优思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过电话随访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对于提高患者人工流产(人流)后口服优思明服药依从性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28例门诊人流后即日起开始口服优思明的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114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离开时给予常规口头及书面优思明用法以及对避孕、减少宫腔粘连、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促进月经复潮等方面优点的健康教育.随访组还接受电话随访健康教育,且患者可随时咨询预约护士.结果 两组患者从服药依从性、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率、子宫内膜修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门诊人流后即日起开始口服优思明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其避孕成功率,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赖微;李胜梅;谭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孕产妇死亡案例,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WHO十二格表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①孕产妇死亡率:2005-2012年衡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6.71/10万.②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90例死亡孕产妇中仅40例进行了孕期系统管理,占21.05%.③死亡原因构成比及顺位: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栓塞性疾病.④评审结论:190例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为150例,不可避免死亡为40例.结论 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严格准入制度,取缔非法接生,杜绝非专业人员跨行接生,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一步到位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珍;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抽取宝鸡市妇幼保健院150例产妇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初产妇单胎头位,活跃期停滞组70例作为停滞组,同期分娩的产程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胎方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潜伏期时限、产力、分娩方式、产妇心理状态及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停滞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盆正常情况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与胎方位异常、新生儿体重、潜伏期长短、产力异常及产妇心理状态有较大联系.

    作者:李彩虹;赵雪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郑州市2009-2012年儿童血铅水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009-2012年郑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铅中毒防治实施及儿童血铅水平监测、筛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制定的统一调查问卷,调查了5975例患儿,由家长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填写,经统计学分析儿童血铅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铅中毒原因.结果 郑州市儿童的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结论 郑州市儿童血铅总体异常率为7.2%,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血铅异常率高于女童,4~5岁组和6~岁组年龄段儿童血铅异常率比较高.

    作者:陈红敏;罗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贫血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儿童贫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479名1~5岁儿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铁蛋白,并问卷调查儿童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以及儿童营养与饮食状况.结果 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26%,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1~2岁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在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铁蛋白含量、食用肉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家庭状况等因素相关.开展普及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合理膳食,减少孕期及哺乳期贫血的发生,对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尚煜;闫承生;崔晓静;麻秀玉;李华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实施中澳农村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影响

    目的 探索适合我国中部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模式,为我国农村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在湖南省3个试点县实施中澳“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内容包括建立儿童保健工作制度、配备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和硬件设施设备、开展人员能力建设、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建立儿童保健信息系统、省内交叉督导等.结果 试点县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基本形成了适合当地的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模式.结论 中澳农村儿童保健项目可极大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项目经验值得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

    作者:方俊群;廖凯;王华;杜其云;姚宽保;彭中华;罗家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围生儿的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收治的GDM孕妇分娩的124例围生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非GDM孕妇分娩的120例围生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的差异.结果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围生儿合并低血糖症、巨大儿、足月小样儿、围生期窒息、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及湿肺等风险.结论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儿危害性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明瑛;康旭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0~3岁脑瘫患儿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0~3岁脑瘫患儿语言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0~3岁小儿脑瘫患者110例,全部运用语言康复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患儿在自理、运动及社交3方面能力评分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语言训练是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杰磊;张庆梅;王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2012年武汉市硚口区妇女常见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妇女常见病谱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妇女常见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武汉市硚口区妇女病普查工作报表.结果 武汉市硚口区179 268名妇女中患妇科病47 733人,患病率为26.63%,生殖道感染疾病以患子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阴道炎中以患细菌性阴道病为主.结论 加强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定期进行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对降低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维护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儿童保健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我国儿童保健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我国妇幼保健工作的两个高潮.这期间承担儿童保健工作的妇幼保健机构三级网络逐步建立、农村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得到开展,儿童保健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在儿童健康和医疗服务领域形成了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体系.

    作者:朱宗涵;金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0名艾滋病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30名HIV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进行追踪随访管理.其中引产1人,孕期实施母婴阻断的26人,产时阻断的4人.住院分娩的30名(1例双胎)婴幼儿进行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采取人工喂养措施,并对其中30名婴儿进行了早期诊断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30名婴儿中有2名早期诊断为阳性并感染HIV病毒死亡,母婴传播率0.06%.其余28名婴幼儿两次早期诊断均为阴性,14名满18个月的儿童HIV试验结果确证是阴性.结论 有效的随访和管理可以提高随访依从性,更好地监测母婴阻断的效果,提高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在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张华;丘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方法技巧与诊断思路

    目的 探讨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方法技巧与诊断思路的应用问题.方法 结合开展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人员进行系统、规范性培训前后情况,以及Ⅱ级与Ⅲ级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方法技巧与诊断思路应用的临床意义.结果 规范性培训前的Ⅱ级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发育异常检出率为0.93%;规范性培训后的Ⅱ级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发育异常检出率为1.29%;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检出率为4.95%.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一项综合、系统、全方位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超声检查的过程,而是会涉及到检查日程的合理安排、人员选择及培训、规范化操作以及检查方法技巧与诊断思路等方面内容.超声检查人员系统规范性培训、超声检查方法技巧与诊断思路的应用,有助于保证产前超声检查的质量和胎儿发育异常的检查率.

    作者:涂长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产前超声检查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146例巨大儿和292例正常足月儿的产前超声检测参数:胎儿腹围(AC)、股骨长径(FL)、双顶径(BPD)、头围(HC),Logistic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方程,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①巨大儿组AC(36.65±1.36)cm和FL(78.76±2.79) mm大于非巨大儿组AC (34.66±1.33) cm和FL(74.52±3.08) mm,P=0.000.②AC(OR=3.454)和FL(OR=1.738)均入选以巨大儿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方程,巨大儿预测方程:P=1/[1 +EXP(87.331-1.239AC-0.553FL)].③方程预测巨大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919~0.962)大于AC0.845(95%CI:0.807~0.883)和FL0.837(95%CI:0.797~0.877)的预测面积,P=0.000,方程、AC和FL诊断巨大儿的敏感性分别是0.842、0.712和0.753,特异性分别是0.904、0.853和0.812,一致率分别是0.884、0.806和0.792.结论 超声测量的胎儿AC和FL是预测巨大儿的显著参数,将这两个指标综合考虑可提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

    作者:刘艳丽;刘淑霞;闫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助产机构孕期HIV检测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孕期尽早进行HIV检测是艾滋病母婴阻断的重要前提;了解基层助产机构HIV检测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HIV检测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东省内所有县级及乡级有助产服务的机构作为调查地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定性资料分析采用分类和主题归纳法,定量资料用EpiData数据库整理,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调查地区孕期HIV的检测率为65%.经济条件较好的珠江三角地区孕期HIV检测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和粤东地区孕期HIV检测率较低.影响基层助产机构开展孕期HIV检测服务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资金、HIV检测能力及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要求高低.结论 基层助产机构的服务资源及服务管理能力是影响孕期HIV检测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孕期HIV检测率,需关注基层助产机构的服务资源和能力,更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并提高管理能力.

    作者:夏建红;张小庄;陈婷婷;温济英;李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