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

翁升;陈瑶颉;谭新庆;郑力航;梁业飞

关键词:药物利用评估, 经济学, 药学
摘要:目的 评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个月门诊处方和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6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32.01%,注射剂应用率达12.87%;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7.8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15.75s,实际药品调配率为98.91%,药物标示完整率达10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达96%.结论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均较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来评价和比较医疗单位的用药状况具有可操作性.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

    目的 评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个月门诊处方和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6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32.01%,注射剂应用率达12.87%;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7.8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15.75s,实际药品调配率为98.91%,药物标示完整率达10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达96%.结论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均较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来评价和比较医疗单位的用药状况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翁升;陈瑶颉;谭新庆;郑力航;梁业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 拟建立一套较为简便、有效和实用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探讨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由人脐静脉血获得MSCs,纯化培养后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培养液诱导,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诱导后细胞.结果 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态学上可见间充质样的细胞,间充质样细胞为类似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形态.诱导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结论 人脐血MSCs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农丕地;黄海玲;解继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围生期窒息患儿脐血血气分析与脑损伤的关系

    围生期窒息是指胎儿窒息(宫内窘迫)、产程中和出生时的窒息,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并危及胎儿健康甚至生命.

    作者:杨彤;黄献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门区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经手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表现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4例平扫表现肝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多期增强扫描,延迟强化特征.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图像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肝门部胆管癌诊断.

    作者:李东;陈爽;夏裕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

    近3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昌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基因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病死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作者:邓益斌;王燕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国内报道检出率为1.22%~3.3%[1],主要分布在胃窦部.

    作者:罗致;黄赞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 测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IGT40例,糖耐量正常(NGT组)15例.对4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100mg/d干预治疗试验.结果 ①IGT组血清CRP水平比NGT组明显增高(P<0.01);②IGT治疗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血清CRP水平从(5.58±0.82)mg/L下降到(4.78±0.53)mg/L(P<0.01);安慰剂组从(5.65±0.82)mg/L下降到(5.61±0.72)mg/L(P>0.05).结论 ①糖耐量减低时,血清CRP水平已经升高;②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后,随着糖代谢的改善,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作者:黄沛玲;谢志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人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2005~2007年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抗糖尿病药物总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2007年金额排序前3位为阿卡波糖、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格列喹酮(糖适平)、DDDs排序前3位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喹酮.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原则,但用药选择趋向合资产品,用药档次较高.

    作者:唐凤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痫样放电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癫痫控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癫痫病人有痫样放电者外周血NSE的浓度.结果 常规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每屏都存在痫样放电波者(频发组)血清NSE浓度为(14.15±0.64)μg/L,与对照组(7.98±0.48)μg/L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常规脑电图未能发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痫样放电波发生次数<10次者(非频发组)的(11.02±4.12)μg/L比较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痫样放电引起血清NSE升高,对脑细胞存在损伤,血清NSE检测对药物控制癫痫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动态检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作者:韦世革;黄瑞雅;蒙兰青;袁胜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低水准线,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

    作者:银联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二苯乙烯苷对D-半乳糖致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APP、A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D-半乳糖致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 连续给昆明种小鼠灌胃TSG 50天,同时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痴呆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并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PP、Aβ平均光密度和阳性细胞数.结果 在隐蔽平台试验中拟痴呆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TSG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探索试验中TSG各剂量组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TSG各剂量组能降低拟痴呆小鼠脑内APP、Aβ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数(P<0.05).以上效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TSG各剂量能明显地改善拟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减少或抑制APP、Aβ的过度产生,保护神经元免受Aβ的神经毒性.

    作者:黄忠仕;谢海源;农嵩;李韬;张树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腹部多发伤并ARDS的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胸腹部多发伤治疗经验.方法 针对不同的受伤部位,施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术后辅予机械通气.结果 38例中存活34例,死亡4例.结论 治疗及时,合理应用呼吸机及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补充营养,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成功救治胸腹部多发伤并ARDS的关键措施.

    作者:李卫军;刘海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促排卵主要问题探讨

    超促排卵打破了生理周期一个月只排一个卵的局限,增加了获卵数,从而提高了妊娠率.随着促排卵药物的改进和不断纯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如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黄体功能不足(LPD)、空泡综合征(EFS)及卵巢肿瘤等.

    作者:陈大霞;雷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应供给足够的营养,为其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在婴儿喂养中,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就这两个问题的相关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杨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梅毒患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 ,观察各种方法 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种方法 对74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检查.结果 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3种试验方法 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三期梅毒组和临床治愈后复查组TP-ELISA法与TPHA法检测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与RPR法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 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荣伟;苏国生;农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功能重建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肘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肘关节功能、稳定性的重建.方法 对31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行手术复位固定、冠状突稳定性重建,必要时行桡骨头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肘关节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结论 复位或重建尺骨冠状突骨折和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有利于肘关节的稳定,避免反复出现肘关节后脱位的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将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除了对症支持治疗外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尿量、尿常规、肾功能恢复等指征.结果 血液透析对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体征消失快、尿常规、肾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经过.结果 26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3天.无一例出现肠坏死.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时间概念好定在4周左右.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有:①发生于手术后早期,常于术后3~7天左右开始出现症状;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③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④虽有机械因素,但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⑤保守治疗大都有效.炎性肠梗阻好先试行保守治疗.

    作者:朱维刚;陈绪丰;孟祥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建议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临床教学,临床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临床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主要阶段.

    作者:苏会璇;周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