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马德智;陆玉敏;李保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脊髓炎/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2例急性脊髓炎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中病变累及颈髓者5例,颈髓至上段胸髓者1例,颈髓中、下段至上、中段胸髓者4例,下段胸髓受累2例;病变范围达4个以上椎体者10例;病变在T2WI上容易识别,均呈高或较高信号影,矢状位结合横轴位观察才能避免误判;5例脊髓轻度增粗,3例较明显增粗,4例脊髓形态改变不明显,脊髓形态改变在矢状位T1WI上显示清楚;3例行MRI对比增强检查,其中1例呈中度条状强化,2例呈轻度斑片状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 MRI能直观地反映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是该病的一种理想影像检查和诊断技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2例急性脊髓炎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中病变累及颈髓者5例,颈髓至上段胸髓者1例,颈髓中、下段至上、中段胸髓者4例,下段胸髓受累2例;病变范围达4个以上椎体者10例;病变在T2WI上容易识别,均呈高或较高信号影,矢状位结合横轴位观察才能避免误判;5例脊髓轻度增粗,3例较明显增粗,4例脊髓形态改变不明显,脊髓形态改变在矢状位T1WI上显示清楚;3例行MRI对比增强检查,其中1例呈中度条状强化,2例呈轻度斑片状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 MRI能直观地反映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是该病的一种理想影像检查和诊断技术.

    作者:马德智;陆玉敏;李保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术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亚低温联合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颅内压(ICP)、入出院时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预后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度明显提高(P<0.01),GCS评分和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脑出血术后患者经亚低温联合HBO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华东;赵邦;黄海能;张高炼;邓元央;付黄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分析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塞(ACI组)和恢复期脑梗塞(CI组)的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CI组高于CI组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P均<0.01.ACI组和CI组的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ACI组低于VBI组(P均<0.01);ACI组与CI组比较,CGRP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T、CGRP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其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演变及程度指标之一.

    作者:刘海涛;彭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娠及流产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P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它是近年来发现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效促有丝分裂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生长及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妹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试验结果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52例肺部感染中,共检出44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GNB)居多(33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居首位,为17株,大肠埃希杆菌次之,为7株;革兰阳性菌(GPB)为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粪肠球菌1株;白色念珠菌4株.GPB对万古霉素较敏感,GNB对现有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 老年糖尿病出现肺部感染时要重视病原学检查,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氧与葡萄糖摄取量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量(CEO2)及脑葡萄糖摄取量(CEG)的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期存活超过7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在入院或手术后12h内、第3天、第7天分别同步在颈内静脉球部及股动脉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及血糖检查,计算出CEO2及CEG,对存活病人及死亡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存活47例,死亡15例.在伤后12h内存活组及死亡组的CEO2、CEG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第3天起出现进行性下降;第7天死亡组病人的CEO2和CEG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均<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动态监测CEO2及CEG,对正确掌握病情、估计预后和指导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峰;吴全理;罗大山;姚业轩;陈群;黄少伟;李齐广;韩方华;潘明远;陈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200例施行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CSEA,B组为硬膜外麻醉(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血压下降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诱导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CSEA和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CSEA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更适合剖宫产手术.

    作者:韦雪;韦惠;蓝英年;韦路;蓝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应供给足够的营养,为其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在婴儿喂养中,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就这两个问题的相关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杨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5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病常见的病因为原发性高血压病(37/52),常见的诱因有过度劳累(18/52)、饮酒(12/52),多以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剧烈头痛、头晕起病.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等控制血压,并予口服降压药物维持治疗,52例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治愈50例,死亡2例.结论 高血压脑病治疗效果好,但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覃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功能重建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肘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肘关节功能、稳定性的重建.方法 对31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行手术复位固定、冠状突稳定性重建,必要时行桡骨头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肘关节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结论 复位或重建尺骨冠状突骨折和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有利于肘关节的稳定,避免反复出现肘关节后脱位的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环节质量管理浅谈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医疗的后勤保障科室,是医院唯一的医用器材灭菌供应单位.它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1].

    作者:范小杏;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细胞色素P450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 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1(GST T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8例ALL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CYP1A1 MSP1多态、GST M1和GST T1等基因的多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ALL组的CYP1A1基因MSP1多态纯合子突变型(C型)的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携带C型的个体患ALL的危险度比杂合子突变型(B型)与野生型(A型)个体的高(OR=1.97,95% CI:1.06~3.64).ALL组中单一的GST M1或GST T1缺失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携带CYPlAl C型和GST M1、GST 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个体患ALL的风险增加(OR=2.20, 95% CI:1.15~4.22).结论 CYP1A1基因MSP1多态C型与ALL的易感性可能有关;单一的GST M1或GST T1缺失型与ALL易感性可能无关.同时携带CYP1A1 C型和GST M1、GST 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ALL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姜烈君;陈明;覃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79例,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逐例分析及总结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结果 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症42例,占所有心内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56%,过度血糖控制治疗、进食少或未及时进食、体能消耗、心功能衰竭以及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β-B)等都是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尤其对使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以及合并使用β-B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更应密切监测血糖,强调饮食与药物治疗的配合,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韦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肌肉注射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46岁,因腹痛8h入院.查体:T36.8℃,P 78次/min,R20次/min,BP17.33/9.33kPa,急性痛苦病容,精神差,检查合作;

    作者: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触发点疼痛原理诊治足跟痛31例

    目的 探讨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足跟痛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1例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0天治疗1次,治疗2~3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1个月,并做腓肠肌、比目鱼肌、庶方肌的牵张锻炼.结果 优24例(30足),占77.42%;良4例(5足),占12.90%;好转3例(4足),占9.68%;无效0例.优良率为90.32%,有效率为100%.结论 跟痛症的跟部疼痛是腓肠肌、比目鱼肌、庶方肌肌筋膜触发点的牵涉痛,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树生;庄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诊断及治疗经过.15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有不规则肝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填塞加肝动脉结扎术、填塞及缝合止血.结果 15例均手术止血成功,1例因肝功能、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肝癌破裂出血手术治疗止血效果确切,不同病情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唐建周;游波;黄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住院的56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手足口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烦躁、哭闹、神萎、拒食、口腔疼痛、流涎,手、足、口腔、臀部疱疹,口腔溃疡,大便干结.扁桃体充血、肿大,有脓点或灰白色分泌物,伴咽痛,吞咽困难,双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湿疹等.所有病例均有轻度酸中毒;5例病人合并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合并肺炎有胸片异常;2例合并心肌炎,心肌酶谱各项增高.无肺水肿、腹泻、脑膜脑炎、无菌性脑炎及弛缓性麻痹.经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呼吸道感染较多见,治疗效果好.

    作者:钟运宏;黄丽静;李锡芳;杨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残胃癌32例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残胃癌的诊断方法 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残胃癌临床资料,早期癌8例中行部分残胃切除术2例,行全残胃切除术6例;进行期癌24例中全残胃切除术14例,联合横结肠、脾切除术10例.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100%,早期癌病例3年生存率为100%;进行期癌中8例生存平均16个月,16例于手术后平均8个月死亡.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术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陈建刚;孙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颌面复合损伤的救治体会

    临床上颅脑损伤中约有30%合并有颌面伤,重型颅脑颌面复合损伤者尤属多见[1].

    作者:林晓;甘兆泉;陈二南;许荣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熟型疣状胃炎内镜下光电治疗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国内报道检出率为1.22%~3.3%[1],主要分布在胃窦部.

    作者:罗致;黄赞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