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屏风散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葛延全

关键词:玉屏风散, 皮肤疾病, 中医诊断, 治疗效果, 西医诊断, 清热燥湿, 配合应用, 辨证用药, 荆芥穗, 疾病时, 煅石膏, 炒白术, 症状, 液体, 药渣, 熏洗, 痛痒, 随访, 水泡, 湿疹
摘要:近3年来,笔者于治疗皮肤疾病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均配合应用玉屏风散,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现举例如下.1足湿癣刘某,男,57岁,1998年6月17日就诊.患者双足五趾丫间皮肤轻者肤色潮红,散在黄色水泡,形如麻粒,重者糜烂痛痒,搔后破溃流出黄色液体,浸淫正常皮肤后上述症状复现已3月余,近来加重10余天,舌红苔根部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足湿癣.西医诊断:湿疹.治则: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方药:苦参、煅石膏各30g,黄柏、苍术、荆芥穗各10g,甘草6g,黄芪、防风各12g,炒白术24g.6剂,水煎服,日1剂,所余药渣加入适量清水煎20分钟后熏洗.用药5剂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法在血虚证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血虚一证治疗多取养血为法.笔者自1993年以来,在辨治以血虚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病证同时,常配合运用活血法,以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获益颇多.兹举验案如下.1病毒性心肌炎吴某,男,28岁,1997年8月25日初诊.半年前患感冒后出现心悸不宁,头晕乏力,而色无华,失眠,病初曾住我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给予参麦注射液、能量合剂等静滴,口服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平片,0.15g,q8h等治疗.住院期间心悸改善,早搏偶发.出院后病情时有反复,或轻或重.诊前半月因劳累过度,前症复现,查心律不齐,闻及早搏每分钟3次,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结代,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部分ST-T改变.治疗取调补气血,活血养心法.药用炙黄芪、党参、阿胶(烊)、麦冬、鸡血藤各15g,炙甘草、全当归、参三七、川芎、炒白芍各10g,酸枣仁、生地黄、丹参各20g.每日1剂.经服14剂药后,患者偶觉心悸,头晕消失,精神、体力明显改善,能入睡,心电图复查已恢复正常.原方继进20剂,诸症消失.后嘱予归脾丸调理善后,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作者:王国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仙丸加减治疗骨质增生病14O例

    笔者从1994~2000年,以自拟骨仙丸并随证加减治疗骨质增生140例,收效明显,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0例中,男56例,女84例;年龄小41岁,大75岁;干部87例,工人29例,农民24例;腰椎48例,颈椎46例,膝关节42例,跟骨骨刺4例;病程6个月以上108例,10年以上32例.诊断标准按《中医伤科学》有关诊断治疗标准[1].2治疗方法自拟骨仙丸;狗脊、骨碎补、川断、木瓜、萆各15g,淫羊藿、独活、木香、制川乌、制草乌、川牛膝、当归、秦艽各10g,鸡血藤5g,白芍20g,细辛3g.用法: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为9g,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或清酒服下.也可改汤剂,加开水1500ml,熬至300~450ml,每次100~150ml,1日3次内服,30天为一疗程.药渣可加白酒炒热外敷患部,1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更佳.

    作者:项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疱疹愈合后4~6周,皮肤的疼痛持续存在者.其发病率约占带状疱疹患者的10%,且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临床以患处周围持续烧灼样、刀割样或电击样疼痛为特征,常因穿衣或触及患处而使疼痛加重.疼痛持续时间可达数周、数月甚至1年.笔者近年来应用正清风痛宁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7~71岁,平均64.2岁;病程1~9个月(疱疹愈合后);发病部位在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胸部18例,腰部12例,股外侧2例.

    作者:高丽青;东方湘云;严琼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笔者从1993年开始自拟洋参蛭蝎片治疗缺血中风,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按《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CT明确诊断.为观察之便,按肌力六级分类法将病情分成轻、中、重三型.轻型仅有口舌歪斜,或偏身麻木,患侧肌力在4级以上(含4级);中型口舌歪斜,伴语言蹇涩,患侧肢体肌力在2~3级(含2级);重型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甚至失语,患侧肌力为0~1级(含1级).排除标准为:神志昏迷,不能自行口服药物者;有严重合并症者,如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原有肢体运动障碍者;发病已超过4个月以上者.所有病例均为我院1997年6月~2000年6月的门诊或住院病人.按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两组情况见表1.

    作者:康承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结合盆腔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于1999年1月`2000年4月采用中药结合盆腔插管注药方法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60例中,年龄23~46岁;病程0.5~10年;已婚并生育者48例,已婚未孕者12例.临床症状为下腹坠胀痛和牵拉感,劳累及性交后加重,白带增多,月经失调,尿频,尿急等症.妇科检查宫颈糜烂者26例,阴道炎16例,单侧附件增厚19例,双侧附件增厚18例,子宫压痛16例,触及单侧附件包块4例,双侧附件包块2例,B超提示盆腔积液43例,单侧或双侧炎性包块6例.

    作者:孙宏;张企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对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在药物流产后对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的作用.方法:将106例药物流产患者分为加服中药的治疗组69例及不服中药的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比较在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长短上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药物流产后应用中药能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李晓燕;谭露;刘文凤;秦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艾叶应用举隅

    笔者在临床中以艾叶外用治疗各种疾患,取得较好效果,现简述如下.1手足癣艾叶煎剂(艾叶、白藓皮、蛇床子各30g,川椒15g,加水1000ml,煎至600ml),煎时用热气熏患肢,待温后浸泡30分钟左右(药渣勿捞出),将患肢擦干.每天1剂,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重者2~3疗程.曾治吴某,男,64岁.患足癣3年余,反复发作,曾用过多种癣药治疗,收效甚微,近月加重,以右足为甚,并继发感染引起右下肢淋巴管炎,身热恶寒,在某医院皮肤科就诊,予青霉素肌注、内服中药、浸泡高锰酸钾溶液、外搽达克宁等治疗,热退、淋巴管炎消退,但患足皮损无改善.右足趾间及足跟两侧见水疱、糜烂,有渗液、瘙痒,足底部皮肤角化脱屑、粗糙、右足趾间亦有破溃点.用上方3剂3天后瘙痒减轻,糜烂处已干爽,续用5剂,诸症悉除,追访5年未见复发.

    作者:吴素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青春期少女月经后期78例

    青春期少女初潮1~2年内,天癸初至,冲任脉始盛,常有月经周期不准的现象,一般不作病症论治.但若月经来潮已3~4年,且开始几年月经周期尚可,以后逐渐延后7天以上,或40~50天一至,或2~3个月一行,甚至继发闭经,则需用药治疗.本研究针对上述17~19岁青春期少女,从1997年9月~1999年3月治疗78例患者,并与西医治疗的60例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作者:李雯;朱雪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男性不育症53例

    男性生殖系解脲支原体感染可直接影响精液质量,如精子活率、活力低下,精液粘稠不液化,诱发抗精子抗体(AsAb)产生,流产等而影响生育,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10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初诊,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生殖系统检查发育正常,排除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等疾病,婚后2年不育,精液解脲支原体(uu)培养阳性.10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53例,年龄23~37岁,平均29.5岁;病程2~6年;精液粘稠不液化者42例,精子凝集者(程度不等)19例;血液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者28例,精浆AsAb阳性者20例,两者均阳性者为15例;精子密度低于20×106/ml者8例;精子活率低于20%者7例,20%~40%者15例,40%~50%者20例,50%以上者11例;活力分级为0级6例,1级14例,2级25例,3级以上8例;精子畸形率20%~30%之间者16例,大于30%者7例;精液脓细胞计数≥106/ml者12例.

    作者:孙中明;金东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60例

    自1986年10月~1999年8月,作者用中药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29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0例,男90例,女70例;年龄6个月~2岁50例,2~5岁90例,5~8岁20例.对照组135例,男70例,女65例;年龄6个月`2岁35例,2~5岁70例,5~8岁30例.咳喘每年反复发作3~4次165例,》5次130例;病程短6个月,长3~5年.均有发热,喘息,咳嗽和肺部喘鸣音.胸部X射线检查治疗组肺部小点片状阴影50例,肺纹理增粗90例,20例心肺未见异常;对照组X射线表现与治疗组相仿.两组白血球平均(4~15)×109/L,分类以淋巴细胞增高的病例较多.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南京会议制订的标准.

    作者:骆跃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六神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56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六神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般资料156例中,男90例,女66例;年龄10岁以下123例,11岁以上33例;病程2天.均有流行病史及与腮腺病人接触史,均有发热,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无并发症.2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大小,口服六神丸5~8粒,每日3次,同时取10粒六神丸研细加少量米醋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次.3疗效标准治疗后腮肿及疼痛发热消失,精神转佳,食欲增加为痊愈.

    作者:黄淑华;于方英;蒋洪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136例

    1992~1999年间,我们采用加味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1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36例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小14岁,大83岁,平均45.8岁;病程长7天,短4小时.其中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72例,胆总管结石15例,胆道蛔虫9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拒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绛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或脉弦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所有病例均符合《现代内科学》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

    作者:史一成;袁明;费树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6例

    笔者自1997年9月~1999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6例,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年龄45~56岁,平均48岁.病程短1年,长5年.症状表现为经期紊乱,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减少,渐至绝经.伴头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面目、下肢浮肿,纳差或纳呆,便溏,四肢无力等.2治疗方法西药用维尼安1mg,1日1次,连服6天.症状好转后改为半个月服2mg,症状基本控制后,改为1个月服2mg.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口腔粘膜溃疡21例

    自1998年1月以来,我们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难愈性口腔粘膜溃疡2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中,年龄20~25岁15例,26~30岁4例,30~40岁2例;单发溃疡16例,多发溃疡5例;溃疡面直径约0.1~0.6cm;病程均在7天以上.临床表现为口腔灼热疼痛,溃疡表面灰白,周围红肿,伴少量渗出物,舌苔薄黄而腻,脉细数或濡.全部病例曾用中药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疗,效果不好.

    作者:李凤;杨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泌尿排石汤配合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86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简称ESWL),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创伤极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疗法,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9月以来,应用中药泌尿排石汤配合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小6岁,大62岁,平均43岁;病程短1个月,长15年.治疗前均经X线腹部平片、B超或肾盂静脉造影检测明确诊断.其中肾结石34例,单发28例,多发6例;左侧12例,右侧18例,双侧4例.输尿管结石49例,单发36例,多发13例;左侧20例,右侧24例,双侧5例;膀胱结石3例.结石直径小0.5cm×0.6cm,大2.5em×3.5cm,多数为1~3em.

    作者:陈良金;陈涛;杨凤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活络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

    目的:研究活络液治疗DPN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12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控制血糖和抗凝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活络液,对照组加用VitB1及VitB12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ET、足背静脉血气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络液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降糖、降脂,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作者:于凤泉;邱云霞;徐方江;李胜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玉屏风散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近3年来,笔者于治疗皮肤疾病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均配合应用玉屏风散,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现举例如下.1足湿癣刘某,男,57岁,1998年6月17日就诊.患者双足五趾丫间皮肤轻者肤色潮红,散在黄色水泡,形如麻粒,重者糜烂痛痒,搔后破溃流出黄色液体,浸淫正常皮肤后上述症状复现已3月余,近来加重10余天,舌红苔根部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足湿癣.西医诊断:湿疹.治则: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方药:苦参、煅石膏各30g,黄柏、苍术、荆芥穗各10g,甘草6g,黄芪、防风各12g,炒白术24g.6剂,水煎服,日1剂,所余药渣加入适量清水煎20分钟后熏洗.用药5剂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葛延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头痛16O例

    自1995~2000年,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头痛1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中,男68例,女92例;年龄小24例,大75岁;病程短2个月,长20余年.其中神经血管性头痛89例,高血压头痛28例,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15例,外伤头痛32例.辨证均以肝气郁结为主,兼肝郁化火者16例,兼气血虚弱者63例,兼痰湿者16例,兼淤血者23例,兼外感风寒者12例.2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川芎各15g,甘草、枳壳、白芍、香附、陈皮各10g.兼肝郁化火者加黄芩、知母、栀子、龙胆草、牛膝各10g;兼气血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各10g;兼痰湿者加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各10g;兼淤血者加桃仁、红花、地龙各10g;兼外感风寒者加葛根、羌活各10g,细辛3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3天后开始下一疗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1997年6月以来,笔者应用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1例,女19例;年龄小19岁,大65岁,以25~45岁为多(49例);病程1天~6个月38例,6个月~1年15例,1~5年7例;有外伤史者52例,有受凉史者5例,无明显原因者3例;腰痛合并臀膝部疼痛者19例,仅有腰痛者41例.

    作者:陈洪福;张静;井夫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踝关节扭伤95例观察

    自1995年以来,作者采用手法理伤和外敷田七膏、内服中药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以单纯外敷田七膏和内服中药作为对照进行疗效比较,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143例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48例.全部病例均有踝关节扭伤史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并排除骨折病例.男82例,女61例;年龄大78岁,小6岁,平均32.3岁;病程24小时内47例,2~5天56例,5~10天26例,10天以上1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差异.

    作者:陈一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