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6例HBsAg携带产妇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调查

黄炜;常正义;黄卫彤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DNA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母婴之间传播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反应(PCR) 检测176例产妇乙肝5项标志物及其新生儿脐血的HBV-DNA.结果新生儿脐血HBV-DNA阳性率为57.95%(102/176),与母体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χ2=93.27,P<0.01).结论当母血HBsAg、HBeAg、HBV-DNA阳性时,其脐血的阳性检出率就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LTB)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DM合并LTB患者(DM组)与同期住院64例非DM LTB患者(非DM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M组无呼吸道症状和病情属重度的比例均高于非DM组(P<0.05),DM组空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M组(P<0.01).结论 DM LTB患者缺乏呼吸道症状的比例和空洞发生率高,病灶范围大,病情重.

    作者:俸东升;黄若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胃粘膜pH值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检测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胃粘膜pH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插胃管抽取胃液,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胃液PCO2和动脉血HCO-3,并用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胃粘膜pH.结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组胃粘膜pH(7.3247±0.067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4715±0.0921),t=7.39,P<0.01.结论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胃粘膜pH值,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洪立;杨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概况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发展凶险,目前治疗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病死率仍在20%左右[1,2],而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病死率更高达30%~60%[2].因此,SAP的治疗虽已基本有章可循,但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之中.现就SAP的治疗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进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Gamma钉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28例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生活中轻微外伤即可发生.Gamma钉以其固定牢靠、创伤少、操作易于掌握、可早期下床活动等特点已广泛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操作不当,可带来诸多并发症.自1996年3月~2003年1月,我科应用国产Gamma钉治疗165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出现并发症2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诊断胆汁反流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在判断胆汁反流中的作用.方法对117例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检查,并和同期进行胃镜检查结果相对比. 结果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与胃镜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为79.49% %.但胃镜检查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十二指肠反流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没有刺激因素干扰,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梁绍奖;罗章伟;滕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模拟病案讨论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模拟教学,就是遵照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遵循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原则,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设计模拟疾病的状态作为学生临床教学内容的方法[1].模拟病案讨论是模拟教学的具体体现,笔者开展模拟病案讨论教学,对学生临床思维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和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民登;李定彪;周喜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出血外科手术继发呃逆21例报告

    脑出血可并发呃逆,尤其是外科手术手断发呃逆为其并发症之一临床脑外科报道较少.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216例脑出血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182例术手继发呃逆21例,现将其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何生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热式磁振疗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42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温热式磁振疗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以眩晕为症状的8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温热式磁振治疗仪治疗,每次15~2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后,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00,P<0.05),治疗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温热式磁振疗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疗程短,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动脉栓塞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联合经皮穿刺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应用TAE+PEI治疗(治疗组),29例采用单纯TAE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的下降情况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肿瘤缩小明显,AFP下降率高于单纯TAE组(P均<0.05),患者的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AE+PEI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优于单纯TAE.

    作者:邓燕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护理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腰大池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的手段,能够尽快地消除脑脊液(CSF)循环通道的积血和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以及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损害,不断地将不正常的CSF排出体外,减少蛛网膜的粘连和脑水肿反应并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而新分泌出来的CSF又不断地起着良好的稀释和冲洗作用,有利于中断颅内恶性循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诊病例手术麻醉的护理

    麻醉护理工作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项护理内容.麻醉护理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师,从药品的管理、麻醉器械的准备、特殊液路的建立、病人体位的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各种麻醉穿刺到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麻醉护理均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灌洗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肺灌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柳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清除壳核脑出血21例体会

    目的总结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清除壳核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21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清除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CT复查,17例血肿完全清除,其余4例血肿清除均在2/ 3以上.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测:Ⅰ级1例,占5.9%;Ⅱ级3例,占17.6%;Ⅲ级8例,占47.1%;Ⅳ级4例,占23.5%;Ⅴ级1例,占5.9%.死亡4例,病死率为19%.结论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清除壳核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术后再出血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子聪;利文倩;黄国洲;周传凯;吴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高血糖浓度在C肽释放试验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高血糖浓度对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153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葡萄糖耐量(OGTT)+C肽释放试验,根据OGTT后2h血糖(PPG)不同浓度分为4组,1组:11.1mmol/ L ≤PPG≤13.9mmol/ L;2组:14mmol/ L ≤PPG≤16mmol/ L;3组:16mmol/ L≤PPG≤20mmol/ L;4组:PPG>20mmol/ L.4组病人经治疗PPG<11.1mmol/ L后再重复测OGTT及C肽释放试验,并进行C肽值比较.结果 1组、2组治疗前后C肽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4组治疗前后C肽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PPG>16mmol/ L时在C肽释放试验中可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

    作者:韦华;谢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制庆大霉素链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庆大霉素链在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g骨水泥中加入2g庆大霉素粉,制成珠链.共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8例42处.结果有效40处,伤口感染2处,感染率为4.76%.结论自制庆大霉素链能有效地预防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感染,价格低廉.

    作者:杨孙强;邓思殷;黄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26例分析

    目的应用改进的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上唇外形.方法对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首次手术,于患侧鼻底部设计三角皮瓣转移下降上唇,白唇部裂隙切口直线缝合.结果 26例患者修复后上唇外形良好,双侧上唇高度对称,人中形状完整.结论鼻底三角瓣法适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修复.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91例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设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但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有助于乙肝病的分型、病情预后及疗效的动态观察.

    作者:黄之虎;钟月华;陆作洁;黄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D-CT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初诊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进行病变区域3D-CT扫描,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治疗方案.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确切的诊断并施行了手术治疗.所有病例近期效果满意,其中15例颅骨整复外观恢复良好.结论 3D-CT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颅骨解剖结构以及骨折分型,减少开颅的盲目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韦以存;李廷阳;杨军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芒硝、大黄配伍外敷用于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5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敷芒硝、大黄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妇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外敷芒硝、大黄)与对照组各52例,拆线时分别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0,P<0.01),乙、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芒硝、大黄配伍用于切口外敷,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无副作用,是一种促进切口愈合、预防切口感染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莲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在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使用微波热凝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6例(56侧).结果治愈53例,占94.64%,好转3例,占5.3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覃启才;谭慧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