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两年观察

田峰;陆俊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喹硫平, 氯丙嗪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作用特点.方法:选取本院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分为利培酮组39例,富马酸喹硫平组31例,盐酸氯丙嗪组30例,药物治疗剂量可由经治医师进行适当调整,并于入组时、1年末、2年末应用阴性阳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筛选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2年末时,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和氯丙嗪组复发率分别为:2例(5.13% )、2例(6.66% )、6例(20%).利培酮组,喹硫平组PANSSl量表减分明显,而氯丙嗪组甚至出现恶化趋势.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盐酸氯丙嗪,能够更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各类残留症状,有利于全程治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300例孤残婴幼儿社会适应性行为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孤残婴幼儿社会适应行为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提高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左启华等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量表>,对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300名孤残婴幼儿进行社会适应性行为测评和系统分析.结果: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婴幼儿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明显落后;各年龄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接受各种干预的孤残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与未进行干预的孤残婴幼儿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较低,且早期干预对其有明显影响.

    作者:叶志宏;任园嫚;郑维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与卵子体外受精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常规体外受精中(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男性的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并分析其与卵子的体外受精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几种可靠的判断精子生育力的参数与指标.方法:选择2008年7月1日到2009年12月30日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疗中心进行控制性长方案超排卵下行常规IVF-ET的100对夫妻,共100个周期的资料做前瞻性分析,男方精液常规分析属正常范围,分析100份标本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顶体完整率以及精子顶体反应率;观察并记录获卵个数、成熟卵个数、受精卵个数、未受精卵个数,计算其受精率.然后应用计量资料t检验,F检验以及线性相关等统计学方法对精子各项参数与卵子受精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1,精液标本按其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分为3组,A组:≥5%而<10%、B组:≥10%而<15%、C组:≥15%,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67.05%、74.51%、82.49%,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按顶体完整率分为两组,A组:≤85%组、B组:>85%组,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74.25%和8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按顶体反应率分为三组,A组:<14%、B组:≥14%而≤25%、C组:>25%,其卵子体外受精率分别为73.45%、77.19%、82.74%,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按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分为两组<15%和>15%组,所对应的顶体完整率分别为79.51%、87.2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5,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精子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顶体反应率的标准化系数和P值分别为0.352、0.497、0.271;0.045、0.005、0.017,各个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又以顶体完整率的标准化系数大.结论:1.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约有5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子形态异常.卵子的受精率随正常形态精子所占百分率的升高而增高;其正常精子形态率≥5%,仍可得到一个较好的体外受精率,因此可行常规体外受精助孕.2.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约有65 %男性的精子顶体完整率>85%,随着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增加,卵子的受精率也明显增高;3.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其78%男性精子顶体反应率≥14%,在体外受精中卵子的受精率随着精子顶体反应率所占百分比的增加而增高;4.上述三者都是影响卵子受精的重要因素,卵子体外受精率与以上三项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其中又以顶体完整率对卵子体外受精率的影响程度大.5.对于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的男性,若正常精子形态率≥5%,在体外受精助孕前,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子顶体反应率的检测,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张冉;丘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住院离休干部心理护理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离休干部已成为日益减少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作为老年人中特殊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也倍受关注.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1],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保持身体健康.有针对性的做好离休干部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智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35例先天愚型婴幼儿体格发育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先天愚型婴幼儿体格发育落后程度,为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打下基础.方法:在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对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35例先天愚型婴幼儿按月龄进行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测量,测量值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婴幼儿及同期测量的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婴幼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先天愚型婴幼儿体格生长规律为生后第一年体重、身长增速快,生后第2年开始逐渐减慢;头围、胸围交叉时间约为33月龄;体格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及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孤残婴幼儿,8~18月龄先天愚型婴幼儿的体重、头围、胸围落后更加显著(P<0.05).结论:先天愚型婴幼儿体格生长规律与正常婴幼儿基本一致;头围、胸围交叉时间延后;体格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及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婴幼儿.

    作者:龚佩花;何彬;黄慧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索养老护理队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促进养老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苏州市区部分老年人群和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了养老服务需求情况等分析.结果:养老护理队伍缺口巨大;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滞后;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结论: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专业化护理服务队伍势在必行.

    作者:庄梅宝;孙小娅;向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悬空牵引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的体会

    目的:观察和探讨悬空牵引踩跷法治疗身高体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针对施用普通按摩手法疗效不佳的26例筋骨健壮,身高体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用悬空牵引踩跷法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42.31%;好转13例,占50%;未愈2例,占7.69%.总有效率92.31%.结论:对于身体健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用普通按摩手法疗效不佳者,改用悬空牵引踩跷法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兵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透视下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观察透视下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临床上依据未被破坏的距骨下关节面为模板,透视下通过撬拔重塑跟骨距下关节面,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5例新鲜、闭合、累积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恢复了Bohler's角及Gissan's角;恢复跟骨的宽度;跟距后关节面基本平整,术后无骨折明显再移位、跟骨塌陷发生.结论:透视下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骨折复位较好、固定确切,疗效良好.

    作者:邱明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床头交接班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头交接班制度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护理交接班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程序及内容,观察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陪护人员对防范不良事件的能力.结果:实施床头交接班后,患者满意率由62.69%上升至98.45%,护理质量提升,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并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促进和发挥了陪护人员的作用,较好的防范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在护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原琳琳;刘晓利;胡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精神障碍患者营养治疗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多数为获得性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的结果[1].由于成人甲减的发生与饮食营养有很大关系,我院于2011年4月收治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精神障碍的患者,经采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研究组患者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1年.采用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于入组时、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年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照组不实施干预.结果:电话回访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PRS总分、SDSS、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定萍;黎文云;万蓉;万纯;钟立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体育活动训练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训练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取37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工娱疗法,运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体育活动训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的评分.结果:通过实施体育活动训练,患者治疗后的自身对照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项目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病情总估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育活动训练在慢性精神病患者康复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快速血浆NT-proBNP检测技术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意义

    目的:检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含量,探讨其对急诊呼吸困难鉴别的意义,对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32例作为A组,明确诊断为肺源性呼吸困难46例作为B组,检测两组血浆中NT-proBNP含量.结果:A、B两组血浆中NT-proBN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快速NT-proBNP检测,有助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及肺源性呼吸困难.

    作者:王卓;朱晓明;毕琳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海安镇农村社区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为做好小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某农村社区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资料,对身高、体重、肥胖率和视力不良、龋齿、沙眼等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小学生身高平均值略低于全国平均值.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呈增长趋势(x2=72.71,P<0.01).龋齿、沙眼等患病率低于相关报道.结论:社会、学校和家庭需相互配合,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小学生生长发育、控制和减少视力不良等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王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唇、腭裂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现状,为有效改进保育、护理等措施打下基础.方法:对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0~3岁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主要衡量指标进行定时测量.结果: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社会正常婴幼儿和机构内婴幼儿;接受唇、腭裂修补术与尚未进行修补术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总体水平明显落后,早期进行唇、腭裂修补术对其有明显影响.

    作者:任园嫚;袁仿来;叶志宏;郑维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的可行性.方法:总结了36例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女性患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及体会,做好设备器械的准备工作和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患者体位的管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结果:手术顺利,恢复良好,美容效果更好.结论:熟练准确地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敬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总结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方法:将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方法:治疗组予双黄连粉针剂与丹参粉针剂分别静脉滴注,口服丽珠风片,患眼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照组予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余方法与用药同治疗组.两组均以7日为1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7.61%,治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治愈率66.67%.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比较满意,宜注意防止复发.

    作者:王丽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三联10天方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索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案及临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尿素14C呼气试验和病理活检吉姆萨染色均为阳性的胃溃疡急性期病人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10天方案;治疗组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10天方案进行对照研究.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症状改善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为73.8%(31/42),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7%(4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3,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0.9%(34/42),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0.7%(4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3,P﹥0.05).对照组上腹痛、反酸、嗳气及饱胀不适改善率为93.3%(35/45)、80.9%(34/45)、76.2%(32/45)和71.4%(30/45),治疗组分别为88.9%(48/54)、83.3%(45/54)、77.8%( 42/54)和70.4%( 38/54).无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0.625、0.092、0.034和0.013,P﹥0.05).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10天方案可作为克拉霉素或甲硝唑耐药地区根除Hp的方案之一.

    作者:姚小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精神问卷(NPI)对广州市老人院痴呆病区的99例已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中95.95%在近一 月内至少有一种神经精神症状,95.59%的痴呆患者近一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症状,常见的表现:情绪不稳61例(61.6%)、攻击57例(57.6%)、异常行为56例(56.6%)、焦虑56例(56.6%)、幻觉 34例(34.3%)、烦躁48例(48.5%)、脱抑制42例(42.6%)、冷漠42例(42.4%)、妄想31例(31.3%)、欣快25例(25.3),其中86例(86.9%)出现2种以上神经精神症状.不同严重程度的痴呆患者NPI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程度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中异常行为、幻想及攻击为临床显著性症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中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患病率高,程度更严重,具临床意义.因此在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中更应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

    作者:成林平;李玉梅;宋汉聪;陈智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幸福感与自测健康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幸福感与自测健康及自我和谐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为精神科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并做对照研究.结果: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总体幸福感、自测健康总分以及自我和谐总分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总体幸福感总分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他各因子无显著相关;总体幸福感总分和自测健康总分医生高于护士,有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的自我和谐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综合性医院的总体幸福感、自测健康和自我和谐总分与专科医院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的幸福感、自测健康和自我和谐无性别差异;幸福感和自测健康受职业性质的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管理者和自身的重视.

    作者:王东明;杜文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将这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给予目标激励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和张明园的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ISE)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患者精神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前后NOISE量表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目标式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患者对精神科知识的认知,更改善和缓解了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社会能力及社会兴趣,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郭仲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