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定位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丁水清;周永强;陈建荣;王小乐

关键词:第三磨牙阻生, 下颌, 锥形束CT, 定位, 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定位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6例(148颗牙)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为CBCT组48例(75颗牙)和曲面断层片组48例(73颗牙),术前分别采用CBCT、曲面断层片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中情况的符合率、手术时间、术中断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BCT组牙根分叉情况、牙根与邻牙和下牙槽神经管位置关系的评估与术中实际情况符合率均高于曲面断层片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断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低于断层片组(P<0.05).结论 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能够提供精确的三维影像信息,有利于术前定位和评估,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停药研究进展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应用于临床后,CML的治疗获得了极大的突破.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TKI停药研究的报道,本文就CML患者TKI停药的可行性、TKI成功停药的预测因素、TKI停药后监测及停药后复发患者处理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雪梅;陈娟;周小辉;隆耀莹;唐晓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0T MRI高分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及MRI高分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特点,并计算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达峰时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早期宫颈癌ⅠB期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4.7%(18/19)、100.0%(11/11),ⅡA期为66.7%(4/6)、95.8%(23/24),ⅡB期为100.0%(4/4)、92.3%(24/26),对宫颈癌分期的总准确度为86.7%(26/30).宫颈癌灶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灶以Ⅰ、Ⅱ型曲线为主,而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以Ⅲ、Ⅳ型曲线为主.宫颈癌灶的早期强化率与未受肿瘤侵犯的子宫肌层的早期强化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 MRI高分辨率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其对宫颈癌分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作者:韦洁勤;陆力坚;白杨;李伟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时机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尿管的拔管时机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4 h内拔管组56例和24 h后拔管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及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量,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再插管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4 h内拔管组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短于24 h后拔管组(P<0.05).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再插管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拔管组患者舒适度高于24 h后拔管组(P<0.05).结论 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内拔出尿管可缩短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且不增加尿潴留及再插管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感.

    作者:向佳;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腹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发生腹胀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57例Ⅱ型呼吸衰竭并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结果 57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45.61%)发生腹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张口呼吸、24 h通气时间≥10 h、不能自主进食是发生腹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为预防呼吸衰竭患者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发生腹胀,应改变患者张口呼吸的习惯、及早进行自主进食以及定时脱机休息减少无创通气时间.

    作者:杜丽娟;尚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速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及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痊愈1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效果好.

    作者:雷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广西贵港市12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龋病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贵港市12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龋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港市不同地区抽取1664名12岁儿童进行龋病调查,其中留守儿童841名,非留守儿童823名.结果 在广西贵港地区12岁儿童中,总患龋率为41.53%(691/1664),留守儿童患龋率为47.8%(402/841),非留守儿童患龋率为35.12%(289/8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龋齿充填率为11.43%(79/69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龋齿充填率分别为10.70%(43/402)、12.46%(36/289);总窝沟封闭率为5.47%(91/1664),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窝沟封闭率为4.64%(39/841)、6.32%(52/823);两组儿童的龋齿充填率、窝沟封闭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贵港市12岁儿童患龋率较高,留守儿童患龋率高于非留守儿童.

    作者:甘敏福;顾杰林;叶翀;谭治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结石能谱CT值与原子序数测定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在体外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排石可见度高、操作方便、节约空间等优点.能谱CT是有效检测并确诊结石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对结石进行定位,还能通过测定结石CT值和原子序数对结石进行初步定性.本文对ESWL的发展及能谱CT值与原子序数测定在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石才汇;毕革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瑜伽对初产妇体重控制、焦虑、疼痛及产程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瑜伽对初产妇体重控制、焦虑、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瑜伽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瑜伽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上,于孕13周开始训练瑜伽冥想、呼吸、体位法联合瑜伽音乐.比较两组产妇体重控制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产程时间,分别采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估产妇的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瑜伽组孕足月时体质指数(BMI)、孕期BMI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瑜伽组焦虑和信息需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瑜伽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进行瑜伽练习可控制初产妇体重,减少巨大儿发生率,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焦虑水平、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王敏;张海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定位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定位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6例(148颗牙)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分为CBCT组48例(75颗牙)和曲面断层片组48例(73颗牙),术前分别采用CBCT、曲面断层片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中情况的符合率、手术时间、术中断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BCT组牙根分叉情况、牙根与邻牙和下牙槽神经管位置关系的评估与术中实际情况符合率均高于曲面断层片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断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低于断层片组(P<0.05).结论 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能够提供精确的三维影像信息,有利于术前定位和评估,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水清;周永强;陈建荣;王小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271例作为观察组,尿酸正常老年人2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人群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以及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尿酸组TG及TC水平、超重或肥胖者比例、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合并高血压、TG、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老年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对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相加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S=1.41,两者的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19.1%.结论 男性、年龄大、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合并高血压、高TG水平、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老年人易发生高尿酸血症,而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共同存在时可增加患病风险.

    作者:胡梦妍;刘锦波;周春华;李新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神经性钙黏附蛋白甲基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神经性钙黏附蛋白(CDH2)甲基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结肠腺癌或直肠腺癌患者174例,提取原发肿瘤组织及其周边≥3 cm正常肠黏膜组织的DNA,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CDH2的甲基化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74名患者中,CDH2甲基化阴性者共116例(66.7%),CDH2甲基化阳性者共58例患者(33.3%).不同CDH2甲基化状态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前癌胚抗原及肿瘤抗原19-9阳性率、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T分期及病理N分期增高、CDH2甲基化阴性状态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呈低甲基化状态,CDH2甲基化程度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孙伟峰;陈实;陈泽华;梁三海;王华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广西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目的 探索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总结其对提高社会公众和高危人群知晓率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广西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的新策略、新措施、新模式;对社会公众及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警示性、有效性的艾滋病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结果 2012~2016年广西新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及艾滋病死亡病例数逐年减少.广西农村留守老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80.8%提高至94.0%;广西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83.8%提高至99.0%,发生高危性行为时的自觉使用安全套率由约60%提高到约90%;广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和校外青少年等公众人群以及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广西率先建立并实施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该模式可全面提高社会公众和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效遏制广西艾滋病疫情的快速增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葛宪民;唐振柱;李国坚;耿文奎;沈智勇;陆庆林;蓝光华;蓝文展;朱秋映;陈赤;刘伟;韦辉;张鸿满;吴兴华;马锐;周月姣;杨艳;陈怡;李润泉;王学燕;宫学林;陈欢欢;陆华湘;罗柳红;李剑军;朱金辉;黄玉满;刘帅凤;梁淑家;郑志刚;陈礼;韦舒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Apelin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Apel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1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9例,同时选择27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空腹血清Apelin及全血hs-CPR,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组Apelin水平与hs-CP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对照组的Apelin及hs-CRP水平依次降低(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Apelin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Apelin水平、hs-CPR均升高,Apelin可能与炎症因子共同参与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杨冬莲;陈露文;钟秋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真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米卡芬净注射液与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早期真菌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4例拟行HSCT的患者随机分为米卡芬净组和伊曲康唑组各22例,从预处理开始分别使用米卡芬净注射液、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真菌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米卡芬净注射液组和伊曲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1%和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组呕吐的发生率高于米卡芬净组(P<0.05).结论 米卡芬净注射液和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造HSCT患者早期真菌感染效果相近,伊曲康唑口服液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章忠明;李桥川;刘练金;马劼;陈玮;周贻振;赖永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合并HPV感染的CINⅠ患者227例,其中应用期待方法25例(A组),行LEEP治疗69例(B组),应用rhIL-2治疗65例(C组),LEEP联合rhIL-2治疗68例(D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HPV定量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结果 治疗后4个月,D组的HPV总转阴率、低载量或高载量HPV转阴率高(P<0.05),而A组低(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的宫颈病变治愈率高于其他两组,A组的治愈率低于其他3组(P<0.05),但B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HPV感染的CINⅠ患者,LEEP联合rhIL-2治疗的治疗效果佳;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LEEP效果优于rhIL-2,但在治疗HPV感染方面,两种方案疗效相当.

    作者:蔡昱;翟建军;段仙芝;何川;田秀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56例ICU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28 d的存活状态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使用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Ⅲ(SAPSⅢ)、SAPSⅡ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种评分系统的得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的SAPSⅢ、SAPSⅡ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SAPSⅢ、SAPSⅡ及APACHEⅡ预测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SⅢ预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效果与SAPSⅡ及APACHEⅡ相似.

    作者:熊泽忠;梁大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合并肾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合并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将90例初诊M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血肌酐<133μmol/L)51例、肾功能损害组(血肌酐≥133μmol/L)3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高于肾功能损害组(P<0.05),而平均动脉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尿酸、血钙、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及蛋白尿者比例低于肾功能损害组(P<0.05).肾功能正常组血肌酐翻倍事件及终末期肾病发生率、死亡者比例均低于肾功能损害组(P<0.05),肾功能正常组血肌酐翻倍、终末期肾病、死亡中位发生时间均长于肾功能损害组(P<0.05).血钙、平均动脉压、hs-CRP水平升高及肾功能损害是MM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肾功能损害的MM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预后更差.

    作者:李富浩;贺红光;唐盛;黄亿芸;叶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择期行PCNL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36例和联合组36例.B超组采用常规B超引导穿刺,联合组采用B超联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比较两组1次工作通道建立成功率、术后24 h疼痛程度、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1次建立通道的成功率为94.3%,高于B超组的77.8%(P<0.05).联合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超组(P<0.05).结论 B超联合实时彩超引导穿刺定位可提高PCNL穿刺的安全性与精确性,减少出血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邝世航;黄双艺;乐有为;冯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内镜与病理检查结果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拟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观察电子内镜及病理组织活检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0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病理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6.89%,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83.04%,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胃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0.561.结论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为避免误诊现象出现,临床医师应结合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晓昉;贺菊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尘肺病患者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IgG、IgA、IgM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尘肺病患者40例作为尘肺组,其中Ⅰ期尘肺24例,Ⅱ期12例,Ⅲ期4例;再选取健康人员4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 尘肺病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Ig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尘肺病Ⅰ期患者血清IgA、IgM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但Ⅱ期、Ⅲ期患者血清IgA、IgM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肺病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升高,存在体液免疫亢进.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