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智敏;向延根;马小华;石国民;范任华;彭雪峰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术中监测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观察两组检查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睁眼时间、清醒时间.麻醉前及检查结束后30 min采用麻醉定向力评分、手术应激指数(SSI)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HR、SpO2、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间点对照组DBP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低血压、低血氧、心动过缓、检查后恶心呕吐、疼痛及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麻醉定向力评分、SSI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水平,降低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张安传;尹鸿;张传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rpoB基因不同突变位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体外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方法 收集人型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03株,利用基因芯片法筛选rpoB耐药突变基因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对所有菌株进行不同浓度的利福平药敏试验,观察不同菌株对利福平的MIC.结果 基因芯片共分离出55株rpoB突变株,48株非突变株.突变株MIC值为(459.6±205.8)μg/ml,高于非突变株的(5.0±4.5)μg/ml(P <0.05).55株rpoB突变株中突变位点分别为531(C→T)、526(C→G/T)和516(A→G/T),531(C→T)位点突变株的MIC值为(576.0±29.3)μg/ml,均高于516(A→G/T)的(432.9±38.2) μg/ml和526(C→G/T)的(355.5±59.5) μg/ml(P<0.05),但526(C→G/T)、516(A→G/T)位点突变株的M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株与其耐药表型相关性较高.不同突变位点的结核杆分枝菌菌株对利福平的耐药程度有差异,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万智敏;向延根;马小华;石国民;范任华;彭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延续护理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访.对比两组肝功能及遵医行为量表得分.结果 出院后3个月,延续护理组TBIL、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组出院后3个月TBIL、ALT水平低于出院时水平(P<0.05),A/G比值高于出院时比值(P<0.05).出院后3个月延续护理组的合理饮食、烟酒控制、正确服药及定期复查4个条目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组出院后3个月的合理饮食、烟酒控制2个条目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的合理饮食、烟酒控制、正确服药及定期复查这4个条目得分及总分较出院时均下降(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并能改善和保持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李雪飞;卢霞;李小玲;颜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使用脱氢表雄酮(DHEA)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进行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IVF-ET的DOR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在IVF-ET前给予DHEA治疗,对照组在IVF-ET前给予淀粉安慰剂治疗.经阴道彩色超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基础窦卵泡数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后者包括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的流速/舒张期低值的流速(S/D).结果 在122例患者中,共110例完成试验,其中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前两组窦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窦卵泡数量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窦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PSV、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S/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V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PSV、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EA能明显降低DOR患者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S/D,并显著提高窦卵泡数量和PSV;彩色超声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是一种评估DHEA治疗疗效的较好方法.
作者:袁华;欧奇志;李柳铭;马燕;吴惠梅;吴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小切口潜行松解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8例,采用小切口潜行松解术,B组9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优良率96.2%,B组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潜行松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栋;赵波;李锋涛;秦杰;董军;贺西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结构及功能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心房颤动(AF)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0例行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165例术后发生AF的患者作为心房颤动组(AF组),非AF患者165例作为非心房颤动组(NAF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心脏彩超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分析影响OPCAB术后AF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独立危险因素预测OPCAB术后AF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 AF组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大于NAF组,左室射血分数小于NA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是OPCAB术后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房内径预测OPCAB术后A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66.8%.结论 左房内径是OPCAB术后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末容积、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影响OPCAB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韩宏光;王辉山;金岩;于岩;赵洋;李晓密;徐莉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分娩镇痛效果并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方法 待产妇396例,均给予硬膜外镇痛,对可能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如产前焦虑、抑郁、年龄、产次、体重指数、硬膜外麻醉失败史、孕周、催产素应用、产程时间、宫口扩张程度、放置导管顺畅与否、硬膜外镇痛时间和胎儿体重、麻醉者工作年限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胎儿体重、宫口扩张度、硬膜外置管顺畅度、产程时间、硬膜外镇痛时间、产前抑郁、产前焦虑等是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宫口扩张度、产程时间、产前焦虑是镇痛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体重指数、宫口扩张度、产程时间、产前焦虑是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池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保留功能的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单侧慢性额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组行鼻内镜下保留黏膜功能额窦开放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为93.88%,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保留黏膜功能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效果好.
作者:张雁冰;徐明安;周汝环;邵成奇;曹峰;李坤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开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观察组),开颅术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5例(对照组),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高、术中输血、二次手术、气管切开、术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超过48 h、吸烟史、术后白蛋白水平下降、术前高血糖均为开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增加、术后GCS得分低、ASA评级高、术中输血、二次手术、气管切开、术后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超过48 h、吸烟史、术后白蛋白水平下降、术前高血糖是开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苏东;黄玮;余永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将111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经会阴组56例与经直肠组55例,分别在TRUS引导下行经会阴与经直肠系统性穿刺活检,每例8~9针,比较两组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及Gleason评分.结果 经会阴组获取的标本长度为(15.75±2.54) mm,长于经直肠组的(14.40±2.62)mm(P <0.05).经会阴组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42.86%,高于经直肠组的34.55% (P <0.05);经会阴组单针穿刺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为26.77%,高于经直肠组的19.32% (P <0.05).在206份阳性标本中,前列腺周缘区169份(82.04%),前列腺前区37份(17.96%).两组间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较经直肠穿刺活检准确性更高.
作者:张步林;曾德禄;王伟;谢湘波;朱爱民;黄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左室心肌应变情况.方法 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于PCI术前、术后7d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2D-STE检查.结果 24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CI治疗,梗死相关血管430支中,PCI术后获成功开通249支(57.9%),开通不良113支(26.3%),开通差63支(14.7%),开通后重新阻塞5支(1.2%).PCI术后7 d,2D-STE检查提示左室异常节段室壁运动曲线的收缩峰值应变(PSS)、收缩峰值应变率(PSSR)、径向应变(RS)、环向应变(HS)较前明显降低(P<0.05),但1 19例(48.6%)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不良,表现为PSS< 10%,PSSR <3%,RS>-7%及HS>-5%.开通后阻塞者牛眼图节段颜色异常,变为淡粉色.结论 PCI术后7d,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已发生左心室重构,室壁张力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增强,但近半数的患者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或不良情况,应加强观察和治疗.2D-STE可以定量观察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应变情况,客观评价PCI术后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韦舒静;詹正民;郭佳妮;赵献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RAMS评分法在各类型车祸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RAMS评分法对566例各类型车祸伤的伤情进行评分,并分析其与急诊手术率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357例轻伤(CRAMS评分≥7分),160例重伤(CRAMS评分4~6分),49例危重伤(CRAMS评分≤3分);小汽车型车祸伤275例,摩托车型车祸伤180例,大货车型车祸伤111例.大货车型车祸伤在危重伤中所占比例大为51.02%(25/49).不同CRAMS评分伤员的急诊手术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AMS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P<0.05),急诊手术率越低(P<0.05).结论 CRAMS评分对车祸伤员的早期救治有指导作用,且能有效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石庆强;雷友才;邓双楠;周娟;唐琦;朱在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耳后隐蔽切口与改良S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良性腮腺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耳后隐蔽切口组和改良S切口组各60例.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Erey's综合征、耳部皮肤麻木、暂时性面瘫、感染和涎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发生永久性面瘫和术后出血的病例.术后6个月,耳后隐蔽切口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前降低(P<0.05),而改良S切口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前升高(P<0.05).术后6个月,耳后隐蔽切口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改良S切口组(P<0.05).结论 与改良S切口相比,耳后隐蔽切口行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并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林晨阳;罗艳荣;许志亮;宗井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及汉族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及其基因位点+276G/T和-11377C/G的多态性.方法 壮族MS患者(壮族MS组)、壮族正常人(壮族正常组)、汉族MS患者(汉族MS组)和汉族正常人(汉族正常组)各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脂联素浓度,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联素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1)与同族正常组比较,两个MS组HDL-C和脂联素均显著降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明显升高(P<0.05);两个MS组间的FPG、BMI、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LDL-C和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的脂联素+ 276和-1137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W群体遗传平衡法则(P>0.05).与同族正常组比较,壮族、汉族MS组的脂联素+276GT和TT基因频率明显升高(P<0.05).4组的脂联素-11377位点绝大部分是野生型CC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壮族、汉族MS组中脂联素+276位点携带GG型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为GT和TT型的患者(P<0.05).壮族、汉族MS组脂联素+276位点GT型的患者脂联素水平较TT型患者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MS组脂联素+276位点GG、GT、TT基因型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壮族MS组相同基因型患者(P<0.05).两个MS组中脂联素-11377位点CC型和CG型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和汉族MS发生可能与脂联素+276位点T基因型导致血清中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关.脂联素+276基因位点可作为MS的筛选基因之一.
作者:黄生金;陆俊佳;朱旭;杨兰;郑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难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10例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非常规T氏靶向技术摘除脱出游离髓核,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2~3h,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0%.疗效为良的2例中,有1例术后腰椎MRI提示未摘除完全.1例疗效差,复查的腰椎CT提示未完全摘除,后行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结论 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仍是挑战,在熟练掌握基本穿刺技术的前提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私人定制”式的靶点技术.
作者:刘万祥;陈远明;黄民锋;周先明;陈锋;黄保华;温永福;陈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38膝)及观察组30例(44膝).两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局部熏洗,对照组术后给予温水熏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对两组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ysholm评分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KOA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
作者:黄坚汉;蒙诗景;孟林;夏丽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9 62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肠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 62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多发性息肉3 271例占33.99%;男性多发息肉检出率为37.18%,明显高于女性的29.10% (P <0.05);≥40岁患者多发息肉检出率为37.15%,明显高于<40岁的22.23% (P <0.05).多发息内在各肠段均有发生.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腺瘤性、增生性、炎症性息肉.结论 多发性结直肠息肉临床常见,男性、中老年是好发人群,可发生于结肠各个部位,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腺瘤性、增生性、炎症性息肉.
作者:黄永红;刘志先;高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耐药大肠埃希菌是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多变.中药及其方剂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机制主要有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消除R质粒、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干扰细菌的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消除炎症反应等.构建新的方剂,纯化中药的有效成分、明确其分子结构,探讨其消除耐药的机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坤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双腔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晚期结肠癌患者1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所有患者都常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组在化疗期间采用双腔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普通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 化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血清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而血清CD8+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治疗组血清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每次化疗的出院时间、胃管拔管时间与营养管拔管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2% (P <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采用双腔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加有效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娇;冯觉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埃兹蛋白与肿瘤转移高度相关,本文对埃兹蛋白的结构与分布、活化及调节等特性及其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能对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提供信息基础,进而发现新的治疗靶向,阻断肿瘤转移过程.
作者:李翡;郑伟;严谨;王灿灿;贺丰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